APP下载

社区人群社会经济状况与高血压关系研究

2016-06-15解峰卫建军陶勤芳

上海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危险因素高血压

解峰+卫建军+陶勤芳

摘 要 目的:调查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各指标(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收入、婚姻状况)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为重点人群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奉贤区下辖某社区居民2 500人,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其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收入、婚姻状况等信息,同时,对调查对象进行血压测量并记录结果,然后进行系统的专业分析。结果:调查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7%,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7.2%、16.9%。患病率最高者为61岁以上人群,达33.6%。除婚姻状况外,其余社会经济状况指标与高血压患病均有关。结论:社会经济状况各指标与高血压发病率紧密关联,对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可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关键词 高血压 社会经济状况 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10-0046-03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hypertension in the community population

XIE Feng, WEI Jangjun, TAO Qinfang

( Wusi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cators of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education level, professional nature, income and marital status) and hypertension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key popul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 500 peopl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a community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Fengxian District, an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ir education level, professional nature, income, marital status and other information were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blood pressures of 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measured and their results were recorded, then the profession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systematically. 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was 17% in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hypertension in the male and female were 17.2% and 16.9%, respectively. The highest prevalence rate was in the population over 61 years old, reaching 33.6%. In addition to the marital status, the other indicators of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were related to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Conclusion: The indicators of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hypertension in the population with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KEY WORDS socioeconomic condition; risk factor; hypertension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 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更多的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又少体力活动的职业,使得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本文旨在通过调查辖区内人群社会经济状况及高血压发病状况,探讨社区人群社会经济状况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系,为社区重点人群的高血压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奉贤区某社区常住居民2 500人进行调查,年龄18~95岁。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法相结合进行调查,调查工作在2014年10月—2015年7月间进行。调查结束后,对其资料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对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采用由专家鉴定合格的《社区人群健康状况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项目、危险因素调查、慢性病史等。研究对象的所处社会经济状况则采用《社区人群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状况、婚姻状况等信息。调查均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调查过程及调查结果进行质控。

1.2.2 医学体检法

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并测量血压,由工作人员在《社区人群健康状况调查表》中相应位置进行记录。高血压的测定标准:每位对象测量3次血压取平均值,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为高血压病患者(1 mmHg=0.133 kPa);以往有高血压病史,虽调查时血压不高但仍作为高血压病患者统计。

1.2.3 社会经济状况信息分类

按照受教育程度分为三类:小学及以下(未上学、文盲、小学)、中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职业分为白领(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及军人)、工人(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无业(学生、待业、离退休人员及其它劳动者)。按照收入分为三组:999元以下、1 000~2 999元、3 000以上。婚姻状况:已婚和单身(未婚、离异、丧偶)。

1.2.4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数据库录入数据,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构成比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社会经济状况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共选取调查对象2 500人,得到填写完整、符合调查要求的问卷2 463份,通过对所得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可知,本次调查包含男性1 154(46.9%)人,女性1 309(53.1%)人,其年龄构成见表1。

由表2可知,在所调查对象中,男性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7.2%和1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高血压患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61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最高,达33.6%,经线性趋势检验,可以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高趋势(χ2=140.916,P<0.001)。

由表3可知,当其他变量不变时,相对于小学以下文化,中学文化水平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增加了2.1倍,大学以上人群中高血压的危险增加了79.2%;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时,相对于1 000元以下收入水平,1 000~3 000元收入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降低24.7%,3 000元以上收入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降低了13.2%;当婚姻、教育、收入相同时,相对于无业人群,工人人群患高血压危险降低37.9%,白领人群降低34.4%。由此可见,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职业性质与高血压患病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2/3与血压升高有关[1],而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是积极控制高血压的重要途径[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这与大量相关报道相契合。上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开始关注社会经济状况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茅群霞[3]、赵丹丹等[4]、方芳等[5]的研究均表明,从受教育程度来看,高血压患病率随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下降;职业影响方面,职业种类级别越高,高血压的危险性就越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除婚姻状况外,其余社会经济状况指标与高血压患病均有相关性。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小学以下文化人群,中学文化水平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增加了2.1倍,提示受教育程度与高血压发病率呈正相关。然而,相对于小学以下文化人群,大学以上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增加了79.2%,增幅小于中学文化水平人群,这与该人群受教育程度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较高等综合因素有关,按照收入进行分组比较,相对于1 000元以下收入水平,1 000~3 000元收入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降低24.7%,3 000元以上收入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降低了13.2%,分析其变化原因为较高收入人群生活品质相应提高,但相对应的工作压力也相应增大,运动量减少,造成肥胖等高血压危险因素增多。当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相同时,相对于无业人群,工人人群患高血压危险降低37.9%,白领人群降低34.4%,该结果表明,高血压患病率与人群职业构成有密切关联,这与不同职业人群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健康认知等相关。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状况与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人群,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的健康干预,可有效增强高血压病预防的干预效果。对于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可采取对辖区内居民按照职业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对宣教对象进行分类,采取不同方式,有侧重点地加强相应居民高血压健康知识的宣教,提高高血压病健康宣教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文, 王增武, 陈伟伟.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关键在基层[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 18(6): 501-503.

[2] 冯霞, 杜文清, 陈虹. 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干预效果评价[J]. 浙江预防医学, 2012, 24(7): 83-85.

[3] 茅群霞. 心率及社会经济地位与我国成年人心血管病相关性研究[D]. 北京: 北京协和医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2010: 1-5.

[4] 赵丹丹, 武英, 李云. 唐山市40岁以上社区居民高血压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调查[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 12(6): 964-965.

[5] 方芳, 聂军. 广州市越秀区城市居民社会经济状况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13): 952-956.

猜你喜欢

危险因素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