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护理研究

2016-06-15张媛

当代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腹膜炎自发性腹水

张媛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护理研究

张媛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将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比较其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参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较参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是一种肝硬化疾病常见的并发症,而该病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变得复杂,若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严重恶化,最终死亡[1]。本院近年来在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参照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3.2±2.8)岁;观察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52.8±2.7)岁。2组基本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患者采取常规的保肝、利尿、抗感染等治疗措施。

1.3 护理方法

1.3.1 常规护理 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有:(1)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无发热、腹痛加重等;(3)观察腹水变化情况,并记录24 h的出入量;(4)合理饮食,以摄入低盐食物为主。

1.3.2 综合护理 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如下护理。

(1)一般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腹部体征的变化情况,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并定时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查,增加到患者病房巡视的次数,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叮嘱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保证睡眠质量,促进身体康复。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鼓励并协助其变换体位,防止褥疮的发生。每天须明确记录24 h液体出入量、测腹围以及清晨称体质量。

(2)心理护理。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因病程迁延,治疗时间长,且预后效果欠佳,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因而使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紧张、消极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注意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定时与患者沟通,理解患者的痛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可能取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与配合。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积极影响,并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腹腔穿刺护理。进行腹腔穿刺时,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放腹水。放腹水时应控制好速度,不宜过快,首次放出腹水量应不超过1000 mL。大量腹水放出后,应用无菌纱布局部覆盖并进行腹带包扎,以免腹内压突降。观察并记录放出的腹水量、颜色及性质,并将标本及时送检。穿刺结束后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少6 h,并定期检查穿刺部位是否有渗液、周围皮肤有无红肿、发痒等现象,并及时更换敷料和腹带。

(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饮食,以摄入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主要是植物蛋白)等清淡的饮食为主,忌食辛辣、生冷、坚硬的食物,多食新鲜的果蔬。同时应控制盐量、水量的摄入,食盐每天以少于2 g为宜,钠的摄入量每天为500 mg左右,进水量每天不超过1000 mL。

(5)出院健康指导。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病程长、治疗时间长,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完善出院指导,包括:嘱患者饮食科学、加强营养的补给;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遵医嘱用药;劳逸结合,适量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回医院复诊,若有不适应随时就诊。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护理后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应用焦虑自量表(SAS)[2]和抑郁自量表(SDS)[3]对护理后2组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及比较。

1.5 疗效评价标准[4]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腹腔积液明显减少,腹水细菌培养显示阴性;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5]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护理后的疗效情况比较 护理后,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较参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后的疗效情况比较[n(%)]

2.2 2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情况比较 护理后,参照组的SAS评分为(55.4±6.1)分,SDS评分为(57.3±7.2)分;观察组的SAS评分为(23.6±4.7)分,SDS评分为(24.5±3.8)分。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类型,由于肝脏功能受到损害,易形成腹水,从而丢失大量的白蛋白,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并促使机体多个器官出现衰竭情况,极易引起各种并发症[6],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就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肝硬化患者出现自发性腹膜炎对身体的影响很大,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关键,另外,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同样重要。

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同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其总有效率(93.75%)显著较参照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均明显得到改善,其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参照组优(P<0.05)。这一研究成果与杨红[7]、郝艳丽[8]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由此可见,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不良情绪,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 邵佩霞.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48例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3):326-327.

[2] 王玉文,王筱君.中年男性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观察及护理[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6):102-103.

[3] 马俊,周燕,曾凤丹,等.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8):165-167.

[4] 史赞.肝炎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7):19-20.

[5] 顾惠芳.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护理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1):252-253.

[6] 邓成薇.30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综合护理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9):141.

[7] 杨红.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349-350.

[8] 郝艳丽.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6):816-81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076

辽宁 116031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 (张媛)

猜你喜欢

腹膜炎自发性腹水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肉鸡腹水咋防治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