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诊断辅助识别体系研究

2016-06-15夏金荣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病症

夏金荣

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诊断辅助识别体系研究

夏金荣

目的 探讨以病毒性脑炎及出血热为基础,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构建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系统。方法 研究以脑炎、出血热为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构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辅助识别系统。结果 对302份病例(其中54例为感染性病症)应用该辅助系统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表明,临床诊断与系统第一诊断符合率为60.6%,前3位与前5位诊断提示率分别为74.5%、85.4%。结论 构建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及鉴别系统,存在提示、指导、引导及培训的功能,具有确切的实用性、灵活性及推广性。

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脑炎;出血热;诊断系统

近些年来,以脑炎、出血热为主要表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1]。本次研究主要以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中的病毒性脑炎与出血热为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构建鉴别诊断与临床诊断的辅助识别系统,为及时鉴别、诊断、处理新发病毒性传染病提供必要的临床数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脑炎、出血热为主要表现的病毒性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委内瑞拉出血热、巴西出血热、委内瑞拉马脑炎、尼巴病毒脑炎等。

1.2 资料收集 资料检索内容包括:(1)与病症相关的病历资料、病例报道、研究论文以及论著等;(2)国外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相关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资料收集范围包括: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症状等;鉴别诊断与诊断依据;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

1.3 辅助诊断系统评价体系的构建[2]对上述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相关资料借助于专家论证、统计学等手段结合的方法,确立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对临床诊断指标体系的确定,以我国当前已有的其他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通过采用Meta分析、循证医学理念等方法,组织临床、流行病等各专业专家,对本次研究搜集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上述评价指标,评价鉴别诊断与诊断的重要性程度,并逐渐探索临床可行的诊断指标体系,确定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从根本上构建辅助诊断系统的评价体系。

对临床专家诊断指标体系的评价借助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手段,再将分析的结果反馈给临床专家,由临床专家再借助于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审查,直至存在较强的合理性;再双重保证下,选择对鉴别病症最有利的临床特征,也就是可以对病症分类贡献更多信息的临床信息,以结果确保体系的合理性。

以西尼罗病毒病、禽流感以及埃博拉出血热等病毒性脑炎与出血热为临床表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作为重点,搜集全世界范围内各种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相关资料作为对照,对本次研究搜集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包括埃博拉出血热、西尼罗病毒病、尼巴病毒脑炎等以病毒性脑炎与出血热等为临床表现的诸多新发病毒性传染病毒的临床资料,筛选出无论是对早期识别还是对早期诊断都具有重要价值的临床指标,该临床指标的主要依据为出血热、脑炎、肺炎、发热伴皮疹等临床表现。

1.4 初步临床验证 采用该系统对302份病例(其中54例为感染性病症)进行初步验证。

2 结果

对302份病例(其中54例为感染性病症)应用该辅助系统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表明,临床诊断与系统第一诊断符合率为60.6%,前3位与前5位诊断提示率分别为74.5%、85.4%。见表1。

表1 系统诊断提示与临床诊断对比分析[n(%),n=302]

3 讨论

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就新发传染性疾病来说,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广为关注的重要卫生问题,于不就的将来很可能还会出现愈来愈多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3]。现阶段已经存在的一些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例如新流感、SARS等均已表明,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可直接对社会的稳定发展、经济的稳步增长以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4-5]。由于这些因素,也为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出现及流行提供可能[6]。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鉴别诊断与临床诊断的识别系统,是在借助于R语言以及J2EE技术的基础上,集合临床信息录入至系统、知识库查询以及专家系统算法三部分而形成的[7-8]。本次研究中采用该系统,对302份病例(其中54例为感染性病症)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表明,临床诊断与系统第一诊断符合率为60.6%,前3位与前5位诊断提示率分别为74.5%、85.4%,可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该系统的功能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9]:(1)与临床思维相符:该系统的临床信息录入界面,是依据长时间的临床经验结果以及病症特点,由医学专家进行总结,借助于医学的角度将其结构完整化,便于信息的拓展。临床医务工作者可以通过该系统,在相关病症资料并不完善的基础上,借助于与该系统之间的反馈,得到对尚不能明确病症的初步判断,对其是否为某种新发病毒性传染病进行识别,继而指导医务工作者采取下一步诊断及治疗举措;(2)具有引导及提示的功能:使用工作人员在提交患者尚不能明确病症的相关资料之后,系统便会通过网络对其作出初步的判断,提供给医师选择;若选择之后发现该病症仍难以鉴别,系统则会借助于特征选择或者是提取算法,筛取出对可鉴别病症作出最大贡献的特征,为临床医师的进一步处理做提示、引导,在逐步的相关病症资料信息的充实基础上,可帮助医生更尽早、准确的鉴别诊断某种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疑似病例;(3)具有指导以及培训的功能:该系统的临床信息录入系统中,几乎将所有研究病症类型的完整临床信息都存储其中,使用工作者便可参照界面显示的相应条目对患者进行询问,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同时该系统中囊括了与传染性病症相关的大量信息,可起到对使用工作者的培训功能。

[1] 肖昆.病毒性脑炎临床特征分析及临床诊断质量评价[J].医学信息,2014(14):279-280.

[2] 王萍,边文玲,余文发,等.动态脑电图监测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及预后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2912.

[3] 万江生,张沁,买买提明,等.42例病毒性脑炎病理与临床联系及MRI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64-65.

[4] 代瑛,沈建军,张喆,等.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Cys-C测定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7):884-886.

[5] 杨杜鹃,张海林,梁国栋,等.虫媒病毒相关出血热研究进展[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1,18(1):58-64.

[6] 刘自贵.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特征与防治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 2015(2):156-160.

[7] 陈晓兵,罗天友,彭娟,等.DTI对鉴别脑低级别胶质瘤、脑梗死和病毒性脑炎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2,27(7):730-734.

[8] 李芳,王振海,陈兵,等.磁共振DWI值对病毒性脑炎和脑低级星形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5):428-430,封3.

[9] 冯辉斌,周青山.促炎性细胞因子及降钙素原在颅内感染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3):17-1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103

江西 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夏金荣)

猜你喜欢

脑炎病毒性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青春期病症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