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学习知识体系的创建

2016-06-14谷瑞雪

关键词:串联矛盾高中历史

谷瑞雪

【摘要】高中历史的学习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对历史体系的建立,更好的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运用到考试及日常生活中。对于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充分发挥积极性,重视加强历史体系的串联。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叙述了高中历史体系的串联方法,阐述了时间串联法,历史人物串联法,矛盾串联法等多种串联方法,并就创建体系中的问题,阐述了个人见解,希望能够给与一些帮助与启发。

【关键词】历史体系高中学习探究

【分类号】G633.51

随着学习的深入,高中历史考查的已不再是对知识的简单记忆和背诵,而是要求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读、解释历史现象,这就要求学生要能掌握知识点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而学生在学习中在掌握课本知识后必须要熟练地运用知识串联法。所谓的知识串联法是指抓住知识点的历史线索,把握其中的联系性,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紧密的知识网。

一、高中历史知识串联方法

1.时间串联法

历史的进程都是伴随着时间的发展进行的,时间是历史发展的一个绳子,将一个个历史事件拴在绳子上,才有了历史的存在。在历史知识的串联当中,时间串联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建议先按单元线索看,然后按大事年表看。按单元线索看时,首先要明确每个单元知识的时间段、阶段特征,从课本中找出具体史实说明阶段特征,这样可以对本单元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可结合每一章的前言进行复习。看每节书时,先不要急于通读每个子目下的具体内容,而是要想想本节讲了几个问题,自己熟悉了哪些知识,一边想一边用笔在纸上写个提纲。针对自己不熟悉的却又非常重要的知识,要详看背景、影响等,略看过程。也可以以时间为主线,列出大事年表。比如,从上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等一直到新中国,这就是一条大事件主线,在主线的基础之上,列出每一个主线时代上的时间线,比如清朝从努尔哈赤到溥仪这些皇帝的在位时间,再列出每个皇帝在位期间的主要历史事件,比如光绪在位的时候发生的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等。

2.历史人物串联法

历史本身就是由人创造的,一部历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历史人物史。无论是在中国史,还是在世界史当中,都出现了一些对历史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重要人物。高中历史选修教材的《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以某一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为主线,例如以秦始皇作为其在位期间的历史串联线,以他为核心构建一个历史人物关系图,通过关系阐述著名的历史事件。比如说,秦始皇与吕不韦,就会联系到著名的《吕氏春秋》,秦始皇与公子扶苏,就联想到万里长城在历史中的作用。在构建人物关系的时候,要串联重要历史事件,以达到知识点串联的目的。

3.矛盾串联法

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都是彼此相联系的,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学习时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一些基本理论去理解分析。分析历史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本质的观点和方法主要有:个性和共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继承和发展、偶然性和必然性、因果关系、矛盾关系等。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的每一个历史事件当中都蕴含着矛盾,教师可以以矛盾为主线来串联知识点,这一点在近现代史的学习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近现代史的阶级矛盾,阶级矛盾的变化是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主要力量。又比如说,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促使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辛亥革命产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可以围绕这一矛盾,串联清政府到辛亥革命这一段时间的历史事件。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与日本帝国主义矛盾等历史事件的串联。同时也可以根据平时学生做题时遇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比如洋务运动时期对于西方专利制度的引入形成专卖,借此可以分析出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矛盾。

二、在历史知识体系创建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学生在串联历史知识时要找准串联的“点”,以“点”带“面”,以面概全,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谓的点就是指历史横向与纵向的交叉点,也就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坐标。学生可以以时间作为历史坐标进行知识串联,比如说,公元前二世纪,中国正处在西汉时期,同期在西方有神圣罗马帝国,对比分析两个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异同:前者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后者则是一个封建制国家,前者与后者都有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和文化。当然也可以以历史人物作为坐标,比如说,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阿拉伯世界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可以藉此对比两个著名人物对世界历史进程的贡献及影响:如李世民采取的民族大融合,而伊斯兰教却采取的是鲜明的民族排斥,这也为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兼容并包的政策,和中东地区动乱的趋势埋下了引子。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仅局限于点上,更能横向掌握历史发展进程。

2.以热点问题串联知识

比如说,朝鲜核问题、巴以问题、印巴问题,每一个问题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系。以巴以问题为例,巴以问题是当前世界最热点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伊斯兰教与犹太教,都将耶路撒冷作为自己的圣地,围绕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之间产生的争端。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14477平方公里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11655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从而为巴以冲突埋下了祸根。现在高考总会考查当下的热点问题,针对热点问题系统完整的理清事件发生的脉络,再加以多角度多史观的分析见解,会使学生对热点问题有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总之,串联知识点是高中历史知识学习的必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锻炼并提高自己创建历史知识体系的能力,进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创新。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形成自身的历史体系,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姜智.知识点关系、知识点结构图与知识点网络的应用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5).

【2】刘丽群.从结果到过程――论知识观的转变与我国新课程目标的建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04).

猜你喜欢

串联矛盾高中历史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