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论语》感悟班主任的非权力影响力

2016-06-14孙劼

关键词:道德修养论语

孙劼

内容提要:班主任由于其特定的工作性质,对学生的一生来说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挑战性和使命感。对学生良好的影响是靠权力来制约还是靠教师内在的品格、学识和涵养等非权力因素来渗透是至关重要的。一位教师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对学生的情感倾注更能真正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关键词: 非权力影响力 道德修养 情感倾注

中图分类号:G635.1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曾经有过触类旁通之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以前读《论语》,只是觉得这些短短的文字是孔子在阐释为人之道、为政之道;最近重读《论语》,却让笔者更深刻的理解了非权力影响力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非权力影响力是指由班主任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等因素而产生的影响力,其特点是建立在学生信服的基础上,不带有强迫性,是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内化为学生的某种动机而发挥作用,使学生表现为自愿和主动。班主任的非权力影响力表现为班主任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对学生的情感倾注。

一、班主任自身的道德修养有利于班主任非权力影响力的形成。

(一)谦虚和诚恳。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在人群当中,其中一定有可以作我老师的,选择他们身上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身上的缺点就以此借镜反省。从某种角度来说,班主任的工作是重大的,但是做班主任的人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和强大,要放下所谓的架子,目中有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协调以及来自于社会和家长的期待。在学生面前,一定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恳态度,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得就是不懂得,这是一种智慧。没有一个人是全知全能的,有时候,学生理解、解决了我们的不懂、不能,反而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学生认为这是一个真诚的老师,他不会骗我们,是值得信赖的,这不仅不会有损于我们的权威,而且有利于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的培养,我们在不经意之间也完成了对学生的教育,何乐而不为呢?当然,班主任老师除了教好自己课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学习相应的教育理论外,还应尽可能的多读书,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养,否则就不具备当老师最基本的条件了。

(二)言而有信

班主任制定一项计划,要眼光长远,要有阶段性和目的性,因为天下没有任何一个完美无瑕的计划和办法,“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以我们不要只顾眼前,朝令夕改,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时间长了,当老师的就会失去诚信,这就是孔子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有如大车的横杆小车的挂钩,如果没有了它们,车子是绝对走不动的。“飓风起于萍末”,天下事都是一样,“其所由来者,渐也”,都是慢慢转变来的,所以对任何一个方法,一开始就要先透析它的前景,有可能产生哪些好的影响,有可能产生哪些流弊,毛病可能出在哪里,先找到病源,把它疏通了,再不会出毛病,然后才能真正做到言而有信,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学生也自然会信服你,进而受到诚信的教育。

(三)周而不比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意思是说,君子做人处事,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一个教育者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分彼此的。“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我们喜欢成绩优秀、听话乖巧的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任何一个发展的群体中,个体必然不同于有着相同型号和用途的产品,他们是人。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在这方面是看得很明白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想,有思想就一定会有良莠。有问题的思想不需要惧怕,有一些经过学生自己不断获得的文化知识,就可以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有一些就还需要老师们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其走上正路。

二、对学生的情感倾注有利于班主任非权力影响力的形成。

(一)从“父慈子孝”到爱的迁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意思是说,一个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是不喜欢犯上作乱的。孝和悌也许是为仁的根本吧。《论语》强调了“孝”,但是,《论语》也谈到了“孝”是有条件的,父慈子才孝。我们要求学生尊重老师,也不是单方面的一句空话。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优美的,但是让我作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在其位,谋其政,班主任工作要求我们从开始当班主任的那一刻起,就拥有甘当人梯,为学生服务的自我奉献精神,这种奉献是有回报的,当我们得到认可,看到桃李满天下时,那种满足与超越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人是有感情的,教师爱心的付出必然会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学生。

(二)对孔子“色难”的再理解。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通常的理解是,孝敬父母难在侍奉他们的态度上。用在班主任工作上又何尝不是“色难”呢?也许我们心里是和善的,但是由于我们年轻,怕学生不把自己当回事,就强作威严之状,殊不知教师的权威并非只是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也是举足轻重,不能小觑的。我们只要是将内在的爱心真诚的表现出来,不断地在工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这样与学生沟通起来,就有了成功的把握。

(三)因材施教,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首先要知人于微,善于仔细观察分析挖掘学生的优点,其次是让学生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真诚的和他们交流,帮助他们分析自己,找到自己身上诸多的优点,寻找利用身上的优点克服缺点的方法,从而立足诸多特点,确定人生发展方向。也让学生在欣喜于老师的看重之余,扬起自信的风帆,努力朝着好的、你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工作中的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的立志和成才。能够心里想着学生的发展,并能够为学生的发展负有相应的责任,那就是对学生的大爱了。

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需要老师的道德修养来完成,古人说,德者,得也。教师只有真正从德处入手,才容易得到学生的信赖,达到我们期望的教育成果,从而无愧于我们的使命。

参考书目:

《论语》

《论语别裁》 复旦大学出版社 南怀瑾著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马新国主编

《优秀班主任八项修炼》 江苏教育出版社 李军鹏 代贝编著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半部《论语》治天下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