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6-06-14梁春华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课文

梁春华

【分类号】G623.23

2015年度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

立项编号:zk15052013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并乐于与人交流。积累课文中额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可以看出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电子科技的普及,大部分小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更不会在阅读中获得乐趣。众所周知,兴趣是做一切事情的先导,只有找到并正确运用了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的方法,学生自然会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有了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阅读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1.课堂导入形式多样化

在新课导入时尽量形式多变,可用谈话引入,可用质疑引入,可用设置悬念引入。如教学《普罗米修斯》时,用谈话引入;教学《夜莺的歌声》时,采用质疑导入;在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时,采用播放录像引入;而在教学《半截蜡烛》时,采用设置悬念引入……用不同的形式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形式激趣

兴趣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情境激趣: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充分利用录像,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保护环境的迫切及重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课下很自然会寻找一些有关此类的文章去阅读。

(2)以读促趣: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如教学《生命生命》一文,我采用了“以读促情,语音传情”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置疑引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要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边读边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采用多种形式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读,如:浏览、朗读、合作读等。不同的朗读形式(如教师范读、指生读、小组读、全班读、分角色读等)放在教学中的不同环节,它的作用自然不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安排学生不同形式的读,充分让学生们各尽所能,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朗读方法的重要性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有助于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一是正确。认真朗读,发音准确,吐字清楚,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声音响亮,不唱读。二是流利。语速要接近说话的语速,不重复,不断读,不结结巴巴。三是有感情。要读出不同的语调、语气,感情要自然、真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朗读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给学生感情朗读的知识和方法显得非常重要。课文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课外阅读,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内引到课外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通过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交流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所以,根据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们注重组织读书活动,以发展他们的兴趣,使之保持旺盛持久的读书热情。在这众多的课外阅读活动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那就属“讲故事”了。因此,我们教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2. 倡导亲子阅读

孩子们的兴趣培养起来了,还需要精心的呵护,所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非常重要。让家长知道应该让学生尽量多地去了解教科书以外的知识,这除了实践、考察等方法外,最简单最能付诸实现的就是大量地阅读。通过家长会,校讯通鼓励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坚持这样做的家庭中,孩子的阅读兴趣会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逐步提高了。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让阅读充满花香,引来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小学生,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愿我们的学生将来都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