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功 是习惯使然

2016-06-14

关键词:打草稿习惯意识

[摘要] “打草稿”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可以先入为主,从思想上加强学生对打草稿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学打草稿,懂得打草稿的方法;学习中要求学生注意书写的质量和格式的工整,严格培养学生使用草稿的习惯。让草稿本成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得力助手,成为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历史见证”。 [关键词] 打草稿 意识 方法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柯维(Stephen·R·Covey)博士在他的《与成功有约》一书中说,成功其实是习惯使然。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能力,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记得在一次数学试教课上,当时我请几位学生板演,请其余小朋友将题目在自己的纸上也做一做,想不到好多小朋友马上叫了起来:“老师,我们没纸!”,临时准备纸肯定是来不及了,更何况我根本就没准备,于是我立马急中生智,让学生把题目写在数学书的封面后面。想不到课后听课的老师马上给我指出来了,怎么可以将题目随意写在数学书的封面上呢,太随意、不规范、准备工作没做足,数学课上每位学生都应该有一本草稿本才行。老师们这么一点拨,迫使我思考: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用草稿的习惯呢?

一、先入为主,让学生有打草稿的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之所以碰到一些复杂的题目不习惯打草稿或草草了事,我想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1、不重视。许多学生认为草稿纸没有什么好研究的,对于自己在运算过程中犯下的错误从来都没有认真思考,有的甚至不屑一顾。

2、不需要。他觉得自己的思考是正确,根本就不需要。

3、认知不清。学生认为草稿纸就是画画,摆竖式。

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了行为上的不规范,所以我想应该要从思想上加强学生对打草稿重要性的认识。在新生的始业课上我立马把草稿本介绍给了大家:“数学课上你必须准备一本非常重要的本子,它叫草稿本。不要小看这个小本子,它的作用非常大,如果小朋友们能用好它,那你们的数学会学得很快乐,成绩也会很好!”我非常认真地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准备一本,并要求在封面上注明“草稿本”。与此同时我还要求学生每节数学课上课之前必须和数学书一样慎重地放在课桌的左上角,使它成为课前准备的必需品。

二、学打草稿,让学生懂得打草稿的方法

孩子初入小学许多的习惯还没培养好,那怎样让他们学会使用草稿本呢?

1、有序使用:让学生把草稿本里每一页分成两列,这样既可以节省纸张又便于检查,可谓一举两得。

2、科学画图:比如说这样一道数学题:把一根长为20的木头用锯子锯4次,分成同样长的几段,每段长几米?学生很理所当然的在试卷上列式:20÷4=5(米)。我问学生算式中的4是什么意思?有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是“4段”,又有学生改口说是“4次”。于是我开始引导:“锯4次就是4段吗?有请草稿本。”于是我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动一动手,在草稿本上画图,动手“锯一锯”,问题迎刃而解,正确答案20÷5=4(米)。学生从中尝到了用草稿本的乐趣。

对于复杂的运用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层画线段图,然后逐层倒推,问题就会水落石出。比如: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8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8小时后在距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乙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从图四中可以清楚看出,8小时间甲行全程的一半又多出 4千米,乙行全程的一半少 4千米,这样就可以求出甲、乙的速度了。

甲速:(88÷2+4)÷8=6(千米)

乙速:(88÷2-4)÷8=5(千米)

这时,草稿本便在其中发挥着化抽象为直观的神奇作用,它往往能使解题思维陷于山穷水尽的学生豁然开朗,启发学生走向柳暗花明,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宽用途:草稿纸用途非常广泛,它不仅仅是用来计算的还可以用它折一折、画一画、撕一撕等。例如:有一个长方形对折再对折,然后从中间剪开,一共可以分成几个长方形?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解决这类问题,可利用身边的草稿纸,撕下一个长方形,按照题目的要求动手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明确要求,让学生养成打草稿的习惯

为什么许多学生的草稿本又脏又破,字迹“龙飞凤舞”?一旦不好的习惯养成了想要纠正就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那么在课堂这么短的时间里,怎样让学生不但能认认真真地完成课堂练习,还能端端正正规范地打草稿呢?

教学过程中,我一方面在学生进行课堂作业时进行舆论引导,在学生中形成规范打草稿光荣的行为意识,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注意书写的质量和格式的工整,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熟能生巧后练习的速度和正确率也得到了提高,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一本优秀的草稿本,好比是一笔丰富的财产,因为字字页页都满载着很长一段时间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它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历史见证”。因此我经常让学生将用过的草稿本拿出来翻一翻,分析分析当时思考问题的思维过程,发现自己的学习优点与缺点。还引导学生将优秀的草稿进行分门别类,储存起来,装入成长记录袋,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经历的一份财富。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打草稿”的习惯,是我们数学老师应尽的职责。当然,良好的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老师的精心培养,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希望学生的草稿纸不再“草”,希望学生的习惯不再成为学生粗心的理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3.周玉仁:《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4.金莉莉:小学生“打草稿”情况的思考/《中小学数学》,2005年12月。

猜你喜欢

打草稿习惯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打草稿真的很重要
《中国画鉴赏》之搜尽奇峰打草稿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搜尽奇峰打草稿:刍议新闻采写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