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奇书,一篇妙文

2016-06-14肖荣灿

湖南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奇书奥妙寄情

肖荣灿



一部奇书,一篇妙文

肖荣灿

重读《西游记》,我不免再次被这部儿时的经典所震撼,不禁又一次进入了那个奇幻、曼妙的世界里。

行事贵坚持

“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是《西游记》的开篇。

是什么成就了这个经久不衰的故事?是那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精神。没有坚定的毅力,孙行者会远涉重洋学习道法神通吗?没有坚持的精神,大圣能与天庭斗争到底,直至身压石匣之下也不屈不挠吗?没有矢志不渝的信念,师徒四人能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真经吗?所以说,行事贵在坚持。

若吴承恩先生不坚持写作,也就无法惟妙惟肖地勾画出师徒四人的形象,无法造就中国神话小说的巅峰,更无法让这部经典之作经久流传。凿壁借光、闻鸡起舞、铁杵成针、划粥割齑……在中华民族的悠远历史中,还有着一批批有所坚持、有所执着的人。《西游记》所诠释的这份坚持,正是中华民族上下求索的缩影。

人性贵自由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这是鲁迅先生对《西游记》的评价。细细想来,确实如此。

悟空生来就是敢于追求自由的。从仙石迸裂开始,悟空就已冲破了牢笼,获得了自由。在取经途中,自由之精神就如同一颗种子,经悟空之手,播撒给了他人——大战红孩儿,给了受压迫的山神土地一份自由;熄灭火焰山,给了当地黎民百姓一份自由;夺取宝珠,给了被冤屈的僧人一份自由;警醒比丘王,给了关入鹅笼、即将被挖心的孩子一份自由……

从某种意义上说,陶醉在《西游记》这一个个奇幻般的故事里,不正是获得了心灵上的那份自由吗?在这车马喧嚣的世界里,有的人寄情于网络,有的人寄情山水,我选择静坐在书桌旁,品味故事里的百味人生,这又何尝不是在追求着内心最诚挚的自由呢?

寓文以载道

从西天取经回来的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唐僧师徒取回的经文却又不慎落入水中。八戒毛手毛脚,一不小心把经书弄坏了一页,唐僧痛心不已。这时,悟空为其开脱道:“不在此!不在此!盖天地不全。这经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岂人力所能与耶?”

古有“文以载道”之说,语言文字往往承载着教化人心的重任。悟空的这番话,恰好体现了《西游记》所承载的道理。

悟空嫉恶如仇、敢于斗争但操之过急;八戒贪心不已却淳朴憨厚,嫉妒心强但无害人之心;沙僧恩怨分明,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却又不善言辞;唐僧心地善良,信仰坚定,不畏艰险,有时却是非不分、盲目慈悲。盖天地不全,人之不全乃应不全之奥妙也,岂人力所能与取!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尽善尽美,何况这师徒四人?但为什么他们却能取得成功?我想,这便是《西游记》的奇妙之处,虽然师徒四人的性格迥然不同,但却都能锲而不舍地踏上西去的路,向真经迈进,勇往直前地走向自己的人生路,朝着自己的梦想迈进。在我的理解中,这便是《西游记》所传唱至今的道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我们更应该用追求来成就梦想,求取人生的真经。

邂逅一本《西游记》,里面承载得太多太多——或有贵在坚持的至理,或有止于至善的精神,或有寄情于自由的操守,或有人生奥妙的显露……在我看来,《西游记》实属一部奇书,一篇妙文。

猜你喜欢

奇书奥妙寄情
奇书骏马佳山水
不忘初心,以“版”寄情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重新组合的奥妙
简单算式的奥妙
寄情于人、事、物、景中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折叠中的“奥妙”
周先举:大脑奥妙的探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