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艺术资源真正为艺术教育所用

2016-06-14高丽鹏

湖南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资源库社团教学资源

高丽鹏



让艺术资源真正为艺术教育所用

高丽鹏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小学艺术教育对于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有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但是,当下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却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各级地方教育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建立的教学资源库网站虽然多达上千个,但在这众多资源库的应用中,却基本上偏重于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的资源建设,艺术学科资源仅仅只占据很小的一个空间。

为了缓解当前网络环境下艺术资源与小学艺术教育实际需要的供求矛盾,让艺术资源真正为艺术教育所用,实现艺术资源的增值,真正优化艺术教育,我们特提出网络环境下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相关研究。

一、艺术教育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功能结构

艺术教育教学资源库栏目的设计要分类明确,条理清晰。根据艺术课程教材的内容和学校艺术活动的开展,我们建立了“东升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资源库网页”,其分为4个栏目,即网页浏览平台——“艺术百科”,教学使用平台——“艺术宝库”,工作发布平台——“艺术风采”,交流互动平台——“艺术留声”。

1.艺术百科。

“艺术百科”给学生提供了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的机会。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在博览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辨别真伪优劣,培养出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存在有机的联系,对各种艺术形式培养起一定的兴趣,会有助于艺术修养的提高。

2.艺术宝库。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尊重教材的编排方式和编写意图,立足教材,用好教材。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鲜活的素材,组织好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艺术宝库”能让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资源,通过筛选、评价、重组,融入课程经验,根据学情、校情进行二次开发,使一线教师由资源索取者转为资源建设者、分享者和评论者;通过资源的有效实用,变“教”为“导”,形成有效的学习模式,提高艺术教学质量。

3.艺术风采。

注重、发展艺术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校园文化艺术的熏陶下,提高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艺术风采”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锻炼的平台,让学生的才艺有了发挥、展示的舞台。

4.艺术留声。

人如水,江河之水,汇合而流;思想交融,则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则能丰富生活的色彩。“艺术留声”以师生交流的方式,探讨艺术的魅力。交流中,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得到家长的赞赏和外界的高度评价。到目前研究为止,东升小学艺术教育资源库共积件3282件。“艺术百科”图文资料共有161份;“艺术宝库”图文资料共有2205份,其中“教学资源”共有资料40份、“精品课件”共有98份、“同步学习资源”图文视频资料共有2067份;“艺术风采”图文资料共有916份。

二、艺术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办法探究

1.利用强大的互联网收集资源。

互联网上的资源信息丰富、各具特色,是艺术资源库重要的资源来源。

我校积累了大量的电教资料,如教学示教录像片、各种扩展学习的音像资料等。以往,由于受学习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这些音像资料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现在通过一些软件进行处理,把它们还原成可以再使用的独立素材,归入我们的艺术资源库,从而获取了丰富的资源;其次从网络上收集一些优秀的公用资源,网上不乏大量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特别是有些教师的个人网站,对于某门艺术学科的资料收集比较全面,这些网站对教学案例、课件等教学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可将这些网站的有关资源下载上传到资源库中;第三,传统方式保存的资源数字化。由于音乐、美术教材种类较多,网上没有系统的电子教材,我们将各类教材拍摄、扫描存储获得丰富的图像素材,导入资源库。为了便于使用和查找,各类素材都采用中文命名,便于归类入库、检索调用,实现资源共享。

2.自制教学资源促进资源库建设。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用逐渐简便,多媒体创作软件的不断图形化、可视化、简单化使应用软件的开发也越来越容易。在多媒体环境下,由于素材制作的简单化与多媒体课件的集成化,教师们渐渐被一个崭新的、有声有色的、“动感”的创作环境所吸引。慢慢地熟悉和进一步掌握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他们就能够制作出符合自己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教师们积累了许多优质的教学资源,既丰富了艺术资源库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

此外学校还多次组织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提升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能力与水平,促进艺术资源库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要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且要符合三点要求:第一,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特点,逻辑层次清楚,重点、难点突出;第二,素材选用恰当,构图合理,色彩协调,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第三,操作简便、快捷,符合习惯,交互标志明显。

3.创新艺术教学模式促进资源库建设。

多年来,我校在不断地探索艺术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实践中,形成了全新的小学音乐、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资源库建设。

网络环境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音乐课堂就是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学习歌词。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学生活动量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校树立“音乐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文化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培养;重视音乐实践,弘扬民族音乐,鼓励音乐创作”的教学观念,构建了网络环境下“激情导趣-感悟体验-探究交流-创造升华”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让音乐课真正成为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网络环境下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美术教学是一种典型的过于理想化的教学,教学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缺乏美术体验,导致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衰减。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美术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以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创设爱学、乐学的情境,根据“感知—理解—应用”的规律,建构出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美术课堂“审美导引—体验内化—探究交流—感悟升华”的教学模式。

4.开展艺术活动促进资源库建设。

早在2010年,东升小学就确定了学生发展“一生一艺”的目标,大力开展“练君艺”学生社团活动。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创新,社团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在22个校园社团中,艺术社团有11个,分别是:“七彩童年”绘画集邮社团、“安妮”手工制作社团、“阳光映像”摄影社团、“金孔雀”舞蹈社团、“晨曦”声乐社团、“妙笔丹青”书法社团、“小螺号”鼓号社团、钢琴社团、主持人社团、常德丝弦社团、健美操社团。

通过面向全校学生发布“招募令”,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加入适合的社团开展活动。舞蹈室中,孩子们在老师的示范下翩翩起舞,他们身姿优美,婀娜灵动,展现着孩子们的童真可爱——这里是舞蹈社团的“秘密花园”;手工制作教室内,孩子们自己发现、自己创造,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手工制品,锻炼着动手实践能力——这里是手工制作社团的“基地”……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产生了大量的绘画、摄影、手工作品,促进了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

5.传承民族文化促进资源库建设。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各个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虽然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他们各具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宝库。明末清初,江浙一带的民歌和时调小曲传入常德后,经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不断演变、发展而形成了常德丝弦。2006年5月20日,常德丝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们通过社团活动,进行常德丝弦教学和常德丝弦音乐的收集整理,宣传地方特色音乐,让学生从小接受丰富经典的常德丝弦音乐教育,使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库是开放的、动态的、丰富的,因此,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不断地充实原有的教学资源,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不断地完善资源库的建设,才能让艺术资源库更好地服务于师生、服务于教学。

(作者单位:常德市武陵区东升小学)

猜你喜欢

资源库社团教学资源
缤纷社团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K-BOT拼插社团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