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联合臭氧大自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6-06-13翠,李

关键词:臭氧神经功能脑梗死

覃 翠,李 贤

(广西玉林市中医院脑病科,广西 玉林 537000)

药物联合臭氧大自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覃 翠,李 贤

(广西玉林市中医院脑病科,广西 玉林 537000)

目的 观察药物联合臭氧大自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 将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臭氧大自血治疗,在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与臭氧大自血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安全性较好。

急性脑梗死;臭氧大自血

神经内科常见病中,急性脑梗死为发病率极高的一种,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我国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人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临床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是当前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目前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臭氧治疗在国内外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我院引用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现将我院住院的100脑梗死患者进行疗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系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脑病科住院病人,全部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50例,男26例,24例,年龄45~72岁;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8~7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症状、体征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6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臭氧大自血治疗,具体方法为抽患者自体血约100 mL加臭氧浓度20~25 μg/mL×100 mL气体,进行5~10 min的充分氧合后,并于30 min内经静脉回输,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14天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退去,功能缺损评分下降不低于90%,肌力恢复达到5级,判断为疾病痊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在46%~90%之间,肌力恢复达到4级,判断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在18%~45%之间,肌力恢复达到2~3级,判断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下降低于18%,患肢肌力无变化甚至死亡,判断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两组患者的全部临床数据均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并将各组间的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方式来表示并将各组间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表1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50 9.65±8.75 5.18±5.08△对照组 50 9.62±6.57 7.39±5.12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发热,1例患者四肢乏力、困倦等不适,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对照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为神经内科常见病,而脑动脉管腔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出现闭塞、血栓或者狭窄,从而致使急性脑血流中断、脑组织缺血及缺氧、甚至软化坏死则是诱发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

多年来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始终采取的是溶栓、降颅压,控制脑水肿,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代谢、抗凝以及活血化瘀等治疗,单一应用营养脑神经、活血化瘀等药物,常无法改善患者症状,联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又增加了出血风险。溶栓术因其时间窗较窄限制其应用。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因其风险较高、费用高,对于部分患者并不适合。

臭氧大自血疗法是目前欧洲治疗较先进的治疗方法。臭氧进入人体后,可以与不饱和脂肪酸产生反应,从而产生过氧化氢复合物,对机体激活细胞膜功能进行调节,甚至还能够将脂类成分氧化粘膜在血管上,通过血液将该成分带走,进一步达到促使血脂下降的效果[3]。

此外,臭氧还能导致血小板功能发生改变,加快血栓溶解速度,红细胞凝聚随之下降,红细胞功能得到恢复,从而经过毛细血管,提高氧吸收量。臭氧对局部组织氧合血红蛋白的结合速度还存在降低功能,加快氧向组织扩散速度,ATP产量也随之上升,从而将过氧化氢酶等活性激活,患者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也进一步被提高,血液流动性也得到提升,从而致使患者的局部组织供氧情况发生好转[4]。另外,臭氧还能够快速将脑组织局部供氧不足而产生的水肿清除,预防患者出现瘢痕,同时通过氧化将黏附在血管壁上的色斑等脂肪物质除去,促使血管弹性得到提升[5]。

通过以上机制早期给予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能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和不必要的医疗资料耗费,不仅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够减少临床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最大程度上降低后遗症发生几率,而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大幅度得到改善。因此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时,不仅需要给予患者基本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早期还应该结合臭氧大自血疗法进行治疗,本研究中,治疗组采取常规西药联合臭氧大自血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未见任何毒副作用,并且患者的好转率显著大于常规西药治疗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1]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 崔玉国.高压臭氧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2009,16(20):40-41.

[4] 吴振宏,韦英海,陆 鋆,等.高压氧治疗脑梗死不同阶段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5(6):93.

[5] 刘 玉,刘庆英.高压臭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2):22.

本文编辑:李 豆

R743.33

B

ISSN.2095-6681.2016.31.197.02

猜你喜欢

臭氧神经功能脑梗死
近地层臭氧剂量减半 可使小麦增产两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双面臭氧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