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当代大学生考研现状引发的思考

2016-06-12冯霞蒙文

考试周刊 2016年40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考研

冯霞++++蒙文

摘 要: 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近几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保持持续的增长,不管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占领教育体系的高端,还是为了实现个人梦想、缓解就业压力,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在本科阶段决定参与考研大军。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考研 考研热

一、引言

近年来,社会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则是一场“考研风”席卷中国大江南北各大高校,“考研热”持续升温。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考研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1978年我国恢复高考至今,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与科技文化事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普通高校的招生扩招幅度逐年增加,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那些高、精、尖的技术则需要大量高学历的技术人才开发。此外,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加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这样由于大学教育的逐步发展造成的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产生的压力及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都将促使人们追求高学历。

由此可见,大学生“考研热”的确是一种需要引起普遍关注的教育现象,也是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考研热”出现的原因

(一)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

研究生教育是立足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可以说,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

(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加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大学本科毕业生来说,如果不继续深造,不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专门人才,就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就会时刻有危机感和落伍感。如果经过研究生阶段的深入、系统的学习,获得研究生学历,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的天平上增加砝码。

(三)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待遇的提高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国家加大了研究生培养的力度。我国自1999年以来不断扩招,为本科生提供了更多深造的机会。因此,对广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说,考取研究生并非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通过申请各种类型的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等形式,基本上能够缓解经济上的困难,这为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条件。

(四)在校大学生拥有非常有利的考研条件

相对在职人员来说,在校大学生拥有有利的学习环境:他们有专门老师进行指导,并有机会参加考前培训;有学校领导的支持,包括专业设置、调整、课时安排等;没有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考研学生间彼此帮助、鼓励和竞争,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些良好的外部条件,是在校大学生独享而在职考研者所无法具备的。

(五)严峻的就业形势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高等人才的数量大大增加。过去政府机关和大型国有企业单位长期以来是接收大学本科生的主渠道,但近几年来,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裁员增效,对毕业生的吸纳量逐年减少。再加上,从2000届毕业生开始,由毕业派遣证改为毕业报到证,这无疑进一步将毕业生推向市场,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度。对此,部分大学生只好选择考研这种途径延缓进入就业市场。

三、“考研热”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具有更高知识储备的人才,而且考研已经成为当今大多数大学生的第一选择,“考研热”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但是在“考研热”出现的同时,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大学生和相关部门对此认识不清的话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考研是为学位而不是为学问。有些人把考研仅仅作为个人命运的赌注,当做“敲门砖”。由于考研目的不明确、不端正,导致考研虽“热”学术却“冷”,随着考研人数和录取名额的增多却未能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层次。

(二)大学里考研成风。某些考研者缺课、逃课现象严重,组织纪律涣散、敷衍课程、学业偏废,导致本科教学质量下降,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尤其直接影响到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进而影响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三)“考研热”带来研究生培养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研究生培养规模快速增长,但研究生培养条件和培养制度的改善却未能跟上,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滞后,科研经费不足,学习生活条件较差的状况比较严重,课程设置存在与现实脱节的现象,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

(四)热门专业趋之若鹜,冷门专业乏人问津,造成人才的失衡。某些研究生毕业后并不能人尽其才,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一些人尽管拿到了学位,但创新能力不强,社会适应性差,有的还学非所用,总之是偏离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目的,甚至违背他们当年考研的初衷。

(五)部分考研学生认为准备时间越长越好。在大学校园里,从来就不乏这样一群人:他们信念坚定,一定要考上研究生。这些学生早早就开始准备,从刚进入大三,大二甚至大一就开始未雨绸缪。他们认为,考研准备越早,时间越长,胜算就越大。其实这是一种思想上的误区。准备时间越长,既容易越早进入疲劳期,又不利于知识的扩充。充分、高效的考研复习与准备时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正所谓“效率就是生命”,在最短时间内最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本身就是学习效率的一种体现。相反,长时间的准备会导致过早进入疲劳期,而到了考前的11、12月份,若正处于疲劳期或恢复期,那么之前的努力就要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首先,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考研动机,处理好考研与就业的关系,提高承压能力。其次,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其思想道德的教育,培养他们务实、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参考文献:

[1]窦震海.考研VS就业——浅析当前大学生的考研误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2]王友华.浅析“考研热”及其社会正反功能[J].高校教育研究,2004.

本研究属:咸阳师范学院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1825。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考研
我的考研故事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一见钟情》现实意义简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