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君武轶事

2016-06-12李宽林

西江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广西大学羽衣梧州

李宽林



马君武轶事

李宽林

马君武

说起马君武这个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当时中国政治界、教育界和文学界几乎无人不知。他曾于梧州创办了广西第一所高等学府——广西大学,与梧州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过去,许多梧州人尤其是教育界人士经常会提到他。

马君武出生于广西桂林的恭城县,自小天资聪敏,智慧过人。他青年时期留学日本学习工艺化学,后又到德国学习冶金并获博士学位。思想追求进步的他,曾经常向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新民丛报》投稿,成为该刊物的主要撰稿人。

后来,梁启超发现马君武投稿越来越少,而且思想越来越激进,大有走向革命的趋势。于是,他便找来弟子罗孝高商量如何留住马君武。商量的结果是,按罗孝高提出的用“假美人计”的歪点子去办,致使马君武人生中出现了一段离奇的小插曲。

首先,由罗孝高杜撰一位名为“羽衣女士”的女性,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艳诗和小说,然后,再由梁启超加“编者按”,说“羽衣女士”为广东顺德人,“才貌双全,中英文皆有极深造诣”,“现于香港某女校执教”,云云。当时,尚在东京求学的马君武得知此消息后便向罗孝高打听“羽衣女士”的情况。罗便煞有介事地拿出一张“美人玉照”,并谎称她是自己的“表妹”,自视甚高。如果想和她交往,可先互相通过书信往来增进了解。因此,马君武连作八首七律托罗代为寄出。罗为了获得马君武的稿件,又炮制了一封“羽衣女士”的复信,杜撰了一番“羽衣女士”读罢律诗极为赞赏,并钦仰其横溢才华的“感想”。同时,“羽衣女士”提出希望能经常在《新民丛报》上拜读到其作品的要求。为此,马君武开始连篇累牍地为《新民丛报》撰写并发表大量诗文。

罗孝高见目的已达到,便不再有下文,在马君武因疑生气、反复催问下,罗孝高迫于无奈,只好不顾后果地又胡编乱造了一封信及“羽衣女士”抵达日本横滨的具体日期的信息。随即,马君武带了一批诗稿,从东京赶往横滨赴“约”,可他从早等到晚却始终不见“羽衣女士”的踪影。他立即赶回东京,严词逼问罗孝高。罗只好尴尬地把设局欺骗他的事情说出来。为了顾全老师的面子,罗没有把幕后指使、操控此事的梁启超供出。

马君武怒不可遏,当即取出随身所带诗稿撕得粉碎,并扔到罗的脸上,愤然离去。从此,马君武与《新民丛报》断绝关系,也与梁启超、罗孝高及其奉行的政治观点分道扬镳。其后,马君武即投身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运动,参与筹建同盟会并成为该会的会员。

马君武与梁启超、罗孝高及其《新民丛报》的恩怨,完全是对方的错:一个追求进步的青年人欲择佳偶共度一生,马君武没有错;作为维新运动领头人之一的梁启超,不但用此损招,后来还写诗讥讽此事,实在有失政治家风度,而作为一位长辈,也有失长者风范。

马君武一生中成就最卓著的,是他创办了广西大学并先后三次担任该校校长。马君武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他向学生明确提出:“西大学生一致团结起来,拿课本,拿锄头,拿枪炮去救国。”在马君武的努力下,广西大学的办学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据1936年6月的资料数据表明,广西大学在校生共有802人,其中毕业生120人,教授、讲师、助教、教员共91人。马君武很重视知识分子的待遇,除了高薪聘请之外,还在榜山对面的校区内建起三幢教师公寓,在大学路旁更建起几栋别墅式的教授住宅。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马君武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与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的美誉。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广西大学羽衣梧州
中共梧州城工委
霓裳羽衣诗中藏,大唐之音千古传
歌颂梧州双拥模范城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Excel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广西大学为毕业生制作今昔对比照
母亲的羽衣席慕蓉
广西大学校园绿地养护管理实践研究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与立足点
羽衣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