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热的预防效果

2016-06-10

关键词:几率创伤性感染性

殷 欣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河南 商丘 476100)

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热的预防效果

殷 欣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热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在治疗期间,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加强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术后发热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热的预防效果显著。

创伤性骨折;护理干预;术后发热;预防效果

创伤性骨折是一种主要由外源因素所造成的骨骼部分或完全断裂,是骨折常见类型。创伤性骨折多伴有患处肌腱、血管、神经损伤及关节错位或脱位等,严重者甚至引起休克或死亡[1-2]。手术是创伤性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可通过手术进行有效止血、骨骼复位等,若治疗及时可增强骨折处愈合效果,利于术后恢复。发热是骨折术后最常见不良反应,其诱发因素与手术、创口、导管留置、感染等因素相关,对患者康复效果及进程有明显影响[3]。故为降低患者术后发热发生几率,本研究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经磁共振、CT及X线检查确定骨折具体部位,且均对本研究知情。对照组男18例,女7例;骨盆骨折1例,股骨颈骨折3例,肱骨骨折4例,尺桡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5例,肱骨骨折3例,粗隆间骨折4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38.8±4.2)岁。干预组男15例,女10例;骨盆骨折1例,股骨颈骨折4例,肱骨骨折5例,尺桡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5例,肱骨骨折3例,粗隆间骨折2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9.9±3.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根据骨折部位及程度行手术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照组进行体位指导、健康宣教、创口管理、全程监控患者体温变化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1)手术干预。手术应激易引起非感染性发热。护理人员需在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以消除患者的多种不良情绪,减轻手术应激。(2)补血护理。患者骨折后多伴有出血,故需根据患者出血情况进行合理的补血、补液。(3)切口感染预防干预。骨折术后需进行切口引流,增加创口感染所引起的发热。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手术创伤处的管理,并于术后2 d内拔出引流管。(4)导管管理。导尿管留置易引起尿路感染,引起发热。对导尿管进行合理固定,并定时对患者会阴及肛门部进行消毒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排尿训练,尽早拔出导尿管。

1.3 评价标准

于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因手术、切口感染、贫血、导管留置等原因引起的发热发生几率,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术后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发热情况对比 [n(%)]

3 讨 论

发热为骨折术后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分为非感染性和感染性两大类。非感染性发热主要由手术及机体贫血所引起的应激或变态反应而导致;感染性发热主要由手术创口、导管留置等所引起的感染而导致[4]。临床需根据其发生原因不同进行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说明在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中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发热发生几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其原因为护理干预通过对引起发热的各因素进行预防管理有效降低发热发生几率。于患者术前贯彻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所引起的手术应激,减少发热发生几率;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合理补血,可有效减少贫血发生几率,从而减少因贫血所引起的病理反应导致的发热;针对手术切口进行管理可减少创口感染,对导尿管进行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因尿液回流导致的尿路感染,加强会阴部的消毒护理可进一步减少尿路感染,降低感染性发热发生几率。多种护理均从易引发发热的因素进行预防管理,从多方面有效降低发热发生几率,效果显著,利于患者术后恢复[5-6]。

综上所述,在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术后发热发生几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1] 冉 娟,瑶小梅,唐 凤.康复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7):730-731.

[2] 任 萍,谭菁菁.临床护理路径在四肢骨折术后感染者中的整体护理效果[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6, 10(04):496-499.

[3] 郭 佳,焦 强,王 飙,等.清解重剂治疗术后发热的总体疗效评定[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21(03):234-238.

[4] 周凯华,陈铭吉,陈 农,等.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发热的发生率及病因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2016,23(01):57-60.

[5] 张俊霞.个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02):205-208.

[6] 马 波,雷春华.骨折术后发热原因的临床分析和护理干预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02):218-220.

本文编辑:刘欣悦

Preventiv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fever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YIN Xi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urgery,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Shangqiu Henan 4761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fever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MethodsFifty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operation from March 2014 to June 2016 in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During the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routinely treated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strengthene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Evaluation of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s.Results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feve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control group tha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P<0.05).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signif i cant effect on postoperative fever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Traumatic fracture;Nursing intervention;Postoperative fever;Prevention effect

R473.6

A

ISSN.2095-6681.2016.33.7.02

猜你喜欢

几率创伤性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啁啾激光场对电离及解离的影响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儿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