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科医院实施住院总护师负责PICC应急处置的实践与效果

2016-06-09李金星陶新茹杨凤旗张丽丽张丹王璇邢秀亚

当代医学 2016年35期
关键词:护师护理部管路

李金星 陶新茹 杨凤旗 张丽丽 张丹 王璇 邢秀亚

专科医院实施住院总护师负责PICC应急处置的实践与效果

李金星 陶新茹 杨凤旗 张丽丽 张丹 王璇 邢秀亚

目的 探讨专科医院在实施住院总护师负责PICC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及成效。方法 借鉴住院总医师的应急管理经验,制订住院总护师PICC应急处置制度,选拔临床护理骨干担任住院总护师,岗前规范化培训合格后履行岗位职责,负责全院科室PICC管路的应急处置及协调工作。结果 实施临床住院总护师负责PICC应急处置以来,为各临床科室解决PICC管路维护中疑难问题114起;参与管路评估547人次。结论 实施住院总护师负责PICC应急处置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现有护理技术力量的某些薄弱环节提供了有效的补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保障了护理安全。

专科医院;住院总护师;PICC维护;应急处置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已经成为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我国从20世纪末引进PICC置管术以来,因其操作简便、血管定位精确、安全系数高、留置时间长,能安全的输注刺激性药物,从而有效的保护患者血管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但PICC置管成功后,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导管堵塞、静脉炎、穿刺点渗血、水肿、穿刺点感染、导管漂移或脱出、败血症等[3-4]。因此PICC置管期间需要长期细致有效的维护,特别是夜间及节假日,一旦出现并发症,如果维护或处置不当,将影响其正常留置和使用,不但会增加患者痛苦,甚至会带来不必要的医疗纠纷[5]。因此,专业、规范的管理是PICC置管安全的有力保障[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于2009年开展PICC置管技术,为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规范管路评估和维护,自2014年5月由住院总护师负责PICC出入院评估及维护,夜间及节假日相关并发症的应急处置,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和2014年5月~2015年4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PICC置管的住院患者,均为床旁B超引导下穿刺,一次性置管成功的患者,共848例,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的4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73例,女141例,年龄5~87岁,平均年龄(58.0±45.2)岁;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的4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81例,女153例。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59.0±39.6)岁。2组患者并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住院总护师负责PICC出入院评估及维护之前,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由病房责任护士进行出入院评估、宣教及日常维护。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住院总护师全面负责PICC出入院评估(包括出入院时的管路维护及宣教),夜间及节假日相关并发症的应急处置。

1.2.3 住院总护师应急处理管理 (1)住院总护师的选拔和培训:由护理部统一制定制订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经科室推荐、护理部考核,选拔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专科医院临床工作5年以上、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研素养、较强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并已完成各临床科室轮转的护士[7]。经护理部审核后,确定住院总护师培训对象,并组织岗前培训,并针对PICC维护管理进行专项培训。见表1。

(2)管理方法:住院总护师由护理部直接管理,任期半年,实行24小时在岗,2名住院总护师轮流值班制,每任住院总护师均采用错峰交接的形式,通过1位有经验的住院总护师与1位新聘住院总护师搭班,促进新聘住院总护师更好地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现场指导并协助解决各科室护士工作中遇到的PICC疑难问题。要求:①接到呼叫后10 min内到岗,与值班人员沟通,评估患者,给予恰当的处置建议,帮助当班护士完成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②并对值班护士进行教育培训,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并检查干预效果。③负责节假日里,PICC置管术后患者的首次维护换药。④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如果遇到不能妥善处理的问题,立即报告医院总值班及护理部,并协助解决;对于可延至次日解决的问题于次日汇报护理部,并与科室护士长有效沟通[8]。

表1 住院总护师负责PICC应急管理岗前培训的内容与考核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住院总护师应急管理PICC期间解决的夜间疑难问题见表2。

表2 住院总护师应急管理PICC期间解决的疑难问题(n=76)

2.2 2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见表3。

表3 2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n)

3 讨论

3.1 实施住院总护师负责PICC应急处置有利于解决夜间、节假日PICC管路维护的疑难问题,降低了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表2结果显示,2014年5月~2015年4月住院总护师任职期间共处理PICC应急事件76起,包括管路堵塞、静脉炎、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导管漂移或脱出等,其中导管阻塞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穿刺点渗血,由此可见,导管阻塞是值夜班护士处理PICC相关并发症最常见的共性难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使堵塞程度加剧,最终导致拔管。尤其夜间是护士人力最薄弱的环节[9],一旦出现PICC相关并发症,会使夜间的护理质量与安全难以得到保证。表3结果显示,实施住院总护师负责PICC应急处置后,由于住院总护师24小时值班,接到呼叫后可以及时到岗,进行现场指导并协助工作,确保了夜间PICC护理质量和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3.2 实施住院总护师负责PICC应急处置有利于护理质量管理 表2结果显示,2014年5月~2015年4月住院总护师在夜间及节假日共参与携带PICC导管患者入院评估32人次,出院评估11人次。PICC宣教43人次。解决PICC夜间疑难问题33例。住院总护师通过工作例会、晨间护理部交班等及时向护理部反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了护理质量监督机制,使护理管理者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整改和监控,有效防范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10]。

3.3 实施住院总护师负责PICC应急处置有利于临床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 临床护士年轻、经验少、工作量大、对病情的判断能力和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欠缺,使得临床护理工作存在不安全隐患,自实施住院总护师负责PICC应急处置以来,充分发挥了对年轻护士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通过住院总护师的现场指导,针对工作中的实例进行讲解与操作,举一反三,使低年资护士能够掌握PICC特殊情况的处理;同时住院总护师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管理部门反馈,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能有效降低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11]。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住院总护师负责PICC应急处置管理后,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夜间及节假日管路维护的疑难问题,可以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提升了护理质量,并强化了护理质量监督机制,有效防范了护理缺陷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12],同时也体现了本院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真正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张元红,魏素芳,张洁,等.PICC护理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6):703-705.

[2] 张京慧,唐四元,贺连香,等.PICC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对临床置管效果及并发症的观察[J].中南大学学报,2014,39(6):638-642.

[3] 邢冬婕,李莲静,单丽霞.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的开发[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6):11-14.

[4] 庄曼贤,林玲,谢泽娟.PICC导管部分脱出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8):258-259.

[5] 余春华,李俊英,符琰,等.PICC专职化管理在导管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412-414.

[6] 夏丹,张燕,孙彩萍,等.42例PICC导管置管期间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J].医学信息,2015,28(30):195.

[7] 魏光华,邹怀斌,郭会敏,等.传染病医院实施住院总护师制对护理工作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4):294-295.

[8] 孙丽萍,付立,陈丽珊,等.住院总护师专业化培训与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9):678-680.

[9] 项明,郑显兰.我国夜间护理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17-19.

[10] 涂国芳,王培.住院总护师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中的实践[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5):540-541.

[11] 郭会敏,魏光华,孙晓玲.专科医院实施住院总护师制对护理工作的影响[J].护理管理研究,2012,26(9):2375-2376.

[12] 庄彩蓝.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实施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5):80-8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pecialized subject hospital in implementing hospital emergency disposal of the rol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 is responsible for usm and results. Methods Use for reference the experience of hospital chief resident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PICC in general practitioner to hospital emergency disposal system, the selec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backbone hospital chief nurse practitioner, after standardization pre-service training of qualified job responsibilities, be responsible for the whole department of PICC line emergency disposal and coordination. Result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ICC clinical hospital general practitioner is responsible for emergency disposal, PICC for various clinical departments to solve complicated problems in pipeline maintenance since 114; participate in pipeline assessment 547. Conclusion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to PICC responsible for emergency treatmen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elated complications, for existing some weak links of the nursing technology provides effective supple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ork and further guarantee nursing safety.

Hospitals; In total hospital nurses; PICC maintenance; Emergency disposal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5.001

首都护理学研究专项课题 (15 HL 11)

北京 10006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李金星 陶新茹杨凤旗 张丽丽 张丹 王璇 邢秀亚)

;邢秀亚 E-mail:13552185235@163.com

猜你喜欢

护师护理部管路
基于水质变化的供热采暖管路设计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更 正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液压管路系统随机振动下疲劳分析
硅钢轧制过程中乳化液流量控制解耦研究及应用
常州同批男女护生对临床男护师带教接受程度的调查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美航天服漏水或因管路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