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顿:自由之城的迷人轨迹

2016-06-08陈思雅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莱顿校庆荷兰人

陈思雅

荷兰,像少年啦飞驰

伫立于运河的石桥上,放眼望去,远处的风车自顾自地转动着,尖顶的教堂或者塔楼也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近处的草坪小野花被厚厚的冰霜覆盖,特别是在冬日的清早出门,常常是白茫茫的一片,童话一般,不同色彩交织在这片祥和的乐土上。荷兰的国名在荷兰语中是“Nederland”, 也就是低洼之国的意思。现实也是如此,故乡在山城重庆的我第一次来到放眼望去好似可以望穿地平线的荷兰时,习惯“3D魔幻模式”的我觉得简直无法适应。

由于地势低平,自行车也成了荷兰最通用的代步工具。当然我最佩服的并不是荷兰人的自行车水平,而是他们在以刮风下雨为常见天气的荷兰坚持骑行的勇气。因为荷兰靠海,温带海洋性气候导致荷兰的天气喜怒无常。阳光好的日子里再悲伤的心情都可以拧干成笑脸,阴雨狂风的天气则常常让人觉得抑郁。前一秒暴雨骤降,后一秒也有可能彩霞绚烂。

在荷兰的两百多天里,我也渐渐入乡随俗,骑着我的小破车在荷兰风雨无阻。分享一件有趣的事情,我的自行车有一个骑行里程记录仪,已经跑了快1000公里了。每天看着里程的增长,心中也常有感概,是不是这样就能更融入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呢?这里的空气非常清新干净,与荷兰人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有关。牧场、森林、花园、野生动物植物、河流、海洋,都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同享受阳光与风雨。大概也是这样的自然环境让常年在恶劣的天气中生活的荷兰人拥有直爽勇敢的个性吧。

莱顿,学习是自由的散落体

在莱顿,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的建筑散落在莱顿小城的各处,这是自由的一种体现。运河旁的咖啡馆里兴高采烈讨论的朝气学子,小公园里席地而坐的读书少年,白发的老学者漫步在小城的石板路上,这也是自由。另外,爱因斯坦也曾经在莱顿讲学。我想,这也是莱顿学子可以享受到的一些惊喜吧。

总的来说,我们专业的学生平常学习都很辛苦,课程压力非常大,课堂展示、小组作业、结课考试的轰炸几乎是每周都有。有趣的是课程安排和国内的教学真的很不一样,荷兰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安排都分板块。比如某一个月只需要同时兼顾一门或者两门课,平时也会有一些小组作业,到了月底就要进行结课考试,因此每个星期都有学习任务。生活在非母语环境下的我也常常感到压力大,不过觉得坚持总会有收获,也就一天天熬过来了,也会在每次考完试的小假期里出去放风走走看看世界,奖励自己一下。

2016年在莱顿的第一次校庆日,很碰巧地跟我们中国的新年是同一天。作为在异乡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我今年也是第一次在异国感受了一次几乎没有年味的春节,也是有生之年第一次在初一这天上课和学习。那天早上去上早课的时候不禁情绪复杂。早上一进门,早已经到达教室的教授已经笑脸盈盈地在门口等待大家,准备开始讲课。当他看到我们中国的学生时,祝福我们新年快乐,我们也用英文回应他“校庆日快乐”。这是一段关于莱顿校庆日的温馨小插曲。作为莱顿学子,当行走在这个古老的小城中,也不由得敬佩当年莱顿市民的智慧并常怀感恩之心,也希望作为年轻的力量,我们的存在可以让这个历史之城拥有新的活力。

文化交流,我眼中不一样的你们

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最有趣的所见所感应该就是基于人了吧。热情奔放的荷兰人,加上95%的英语普及率,比起欧洲其他国家,荷兰算是一个比较容易交流、容易融入的地方了。然而文化差异也无处不在。

这里的人都有着独特的气节与眼界,向往自由平等。每年的10月3日是“莱顿解放日”(Leiden Ontzet)。这一天整个莱顿会被布置成全城嘉年华的模式,各种啤酒、游乐设施、乐队演出等等把这个温馨又沉淀的小城装扮得热热闹闹,全荷兰的人们也都会蜂拥至莱顿狂欢。据说为了奖励莱顿市民抵抗西班牙军队的英勇表现,威廉王子当时给了莱顿市民两个选择,一者是免税,二者是建立大学。莱顿市民则认为免税令将来有可能会被取消,而大学却能延续百年,故而选择了后者。莱顿大学由此建立并已经屹立了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

记得刚到的时候就因为荷兰人深入骨髓的“AA制”传统产生了一些尴尬。新生周的时候受邀去荷兰当地同学家里吃晚饭。从中国人的传统概念出发,受邀赴宴应该是作为客人去休闲享受的。然而当我们一群人快要吃完准备离开时,荷兰的同学却突然告知我们她的银行卡号码,让我们每人转账给她今天的晚饭材料费用。第一次受到这种待遇的我略带诧异与无奈地回到家,问了荷兰房东,才发现这也算是荷兰的一种传统。不像中国人的礼尚往来的习惯,荷兰人普遍认为请客吃饭之后以回请的方式补偿太过麻烦,不如干脆每次都算好自己该出的钱方便。

另一件跟中国非常不同的事情则是荷兰人的日程本。他们习惯于至少每周提前安排好一些重要的事情,并记载于日程本上,一切行程都根据提前的安排来协调且注重准时,这一点跟德国人相似。这样的习惯让荷兰人在国际社会中以高效著称,是值得我们中国人称道与学习的。

结语

自去年8月底抵荷兰之始,历经1个月不到的夏秋季,长达5个月的寒冬后,终于在3月即将开春的时节感受到了温暖,心境也伴随着季节变化。初到的文化差异到现在的见怪不怪,逐步融入适应也是大多数留学生的心路历程——陌生恐惧,焦虑不安,到逐步沉淀,静心学习,生活,旅行,修行。我爱这里的宁静以及难得的与自己独处的机会,爱这里的自由开阔与清新美好,也爱这里新认识的朋友们、老师们还有旅行匆匆的陌生人。相信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可以在某个神奇的地方变得不一样,而属于我的这个神奇之境,或许就是莱顿吧。

猜你喜欢

莱顿校庆荷兰人
河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
贺河北师范大学百廿校庆
校庆特别报道
“小气”的荷兰人
神偷失手
我校举行建校70 周年校庆活动
#毕业一起去旅行# 荷兰人的书香生活:离“天堂”最近的书店
每一个用心浇灌的梦想都会盛开艳丽的花朵
荷兰人这样惯孩子
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