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出务工人员语言使用现状调查

2016-06-06邹芳张萍陈思萌

现代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普通话

邹芳 张萍 陈思萌

摘 要:本文以四川省邻水县作为调查地,开展了外出务工人员语言使用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标准的普通话限制了外出务工人员与其他群体的交流及就业,适应工作及打工地生活的需要是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学习、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主要动因,对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的依赖又使得他们对家乡话有所保留。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对普通话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识,对家乡话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自己子女的普通话水平要求较高,同时对子女学习家乡话的态度也比较坚决。

关键词:外出务工人员 普通话 语言使用

一、关于调查的说明

1.调查的缘起

外出务工人群是一个特殊的、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他们远离家乡,工作辛苦,双重的文化体验及迁徙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对他们的语言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使其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群的体验和感受。为切实了解外出务工人员方言与普通话使用现状、态度及其规律,以及务工经历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影响,我们以四川省邻水县作为调查地,开展了此次外出务工人员语言使用现状调查。

邻水县东临重庆市长寿县,南连重庆渝北区,西靠广安市,北接达州市。贫困的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绝大部分农民选择外出务工,城镇居民外出务工者也不占少数,且以跨省流动为主,加之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喜欢以“扎堆”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和生活,生活及工作地点相对集中,找到一个人往往可以牵出另一个,是调查外出务工人员语言使用现状的理想选择。

2.调查的实施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的形式,并采用“滚雪球”的方式进行电话访谈,且辅以个别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分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纸质版问卷主要于赶场天在邻水县城区集市发放并回收,以保证样本中既包含农民又囊括城镇居民,同时又考虑到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几乎遍布全国,于是制作了网络问卷,并通过腾讯QQ、微信等社交工具发布在各个邻水县老乡群和讨论组。鉴于要全面调查似乎不太现实,而温州、广州及惠州是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几个城市,通过身边的亲友便能了解更多的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调查起来比较容易。我们采取了“滚雪球”的方式进行电话访谈,对于未填写过问卷的被调查者,由调查员询问并代笔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

本次调查,共得到调查问卷167份,经核查有126份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75.45%,另有电话访谈及实地访谈录音资料20份。

二、语言使用

1.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在“您会说普通话吗”一题的调查中,自报“会说普通话”的比例高达100%,其中仅有一人在“您能否顺利地与同事、朋友、雇主交流?”一题中选择“不能”,仅占总数0.79%,远高于全国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的比例①。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在打工前就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同时也有不少自称是在打工后才会的。在进一步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的普通话是学生时代在学校学会的,打工的过程使他们成为普通话的熟练使用者,“就像是小学时念课文一样,只不过是没有稿子给读”“在外面干啥都要说普通话嘛,已经习惯张口就是普通话了”;看电视也是他们学习普通话的途径之一,“电视里的人基本都是说的普通话的嘛,听到听到就晓得了”。也有部分人是在外出打工后,交往对象复杂化导致家乡话已经难以满足与他人沟通的需要。不会说普通话,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雇主或打工地居民的歧视,因而不得不在环境的压迫下学会了使用普通话。

与刘玉屏“您觉得打工以来您的老家话有什么变化吗?”的调查结果(40.40%的人表示“有些变味,说得不地道了”,27.78%的人表示“有的意思不会用老家话表达了”,39.90%的人表示“讲老家话时会混入普通话成分”)不同的是,绝大多数接受调查的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均表示自己的方言在打工前后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在20份录音材料里,仅有1人觉得自己的方言似乎没有以前地道了,而其他19人均认为他们的方言没有受到普通话的影响,他们解释道“我们这些人说的普通话只能说能正常交流,本来就是不标准的”,“四川话和普通话太像了”,“我们出来打工都是亲戚带着一起的,租房子也租在一块儿,天天说着老家话”。就像翟学伟所言:“在某一大中城市、某一社区、某一工厂企业、某一建筑工地或某一行业中,往往集中了农村某一地区某几个村庄的人群。”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也像他们一样,喜欢以“扎堆”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某一个人在某一工厂工作较为稳定后,往往希望将自己的亲戚、老乡介绍到这个工厂或附近打工。这样的就业模式使得家乡话在邻水外出务工人群中仍然起着密切乡邻关系的作用。但外出务工经历的确给他们的家乡话也带来了些许变化。

根据录音材料分析,大多自报会说普通话的外出务工人员所说的普通话实际上属于地方普通话——川普,带着浓浓的四川口音,甚至有的“普通话”只能算是新派方言,有着一口较为标准普通话的外出务工人员仅占少数,且多为年轻人。

调查结果显示:“适应生活环境的需要使得大多数农民工愿意学习打工地的方言。”与之不同的是,多数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并没有学习打工地方言的意愿,他们补充道“这个太难了”,“没有必要嘛,能听懂一些日常用语就已经很得行了”。但他们也表示,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一些当地方言,对于简单的句子能够听懂大意,甚至能够简单地说上一些日常用语。对于其他地区的方言,他们常常是在开玩笑时偶尔使用一些同事的家乡话,以达到娱乐和拉近彼此距离的目的。

2.语言认同

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对普通话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识,他们对普通话的各项评价都很高,尤其是普通话的社会功能,并且在行为倾向上已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积极性。他们对家乡话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希望子女也会说,但对家乡话的地位评价相对较低。

普通话是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工作时使用最多的一种表达方式,家乡话次之,极少有使用打工地方言的现象,普通话与方言并存使用。在与同事(非同乡)和雇主交流时,99.20%选择全部使用普通话。家庭内部和同乡的交流仍然以方言为主,也有不少使用普通话的现象。在与长辈、同辈、晚辈和老乡的交流中,使用普通话的概率分别为26.98%、33.33%、34.92%、20.63%。在访谈中,明确表示自己在跟同乡交流时会根据对方说普通话还是方言来决定自己说什么话(以自报会说普通话为前提)所占比例高达100%,其中一个接受调查者说道:“如果是个熟悉的老乡,那我肯定会用四川话,要是不熟悉或者不认识的人,那就得看情况了,他说普通话我就说普通话,他要是说四川话那我肯定就跟他说四川话。”

由上表可见,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对家乡话的情感评价很高,“亲切”指标的平均分值尤为突出,“好听”指标也较普通话稍高,他们对家乡话有着特殊的情感认同。而他们对普通话的社会功用高度肯定,“有用”是他们对普通话最突出的感受。其对于普通话的总体评价已明显高于家乡话,可见普通话在邻水县外出务工人群中已经深入人心且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您对于学习普通话的态度是什么?”一题中,38.1%选择了“喜爱并有兴趣参加培训”,50.79%选择了“没有感觉但有必要学习”,另有11.11%表示“无所谓”,而“感到被迫厌烦”“感到害怕”等选项无人选择。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的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愿意参加普通话培训以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但受访人群中没有一人知道参与普通话培训的方式。

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普遍对子女的普通话水平要求较高,74.6%的人希望自己子女的普通话能达到标准熟练的水平,24.60%的人仅要求子女能使用普通话与他人正常交流,而选择“无要求”项的仅占0.79%。与之对应的是,他们对自己子女传承家乡话的态度比较坚决,整体愿望比较强烈。在“您认为您的孩子一定要回说家乡话吗?”一题中,49.21%的人选择了“一定要会说”,选择“希望会说”的占36.51%,有14.29%的人选择“无所谓”,而“不希望会说”的选项无人选择。

三、结语

不标准的普通话限制了外出务工人员与其他群体的交流及就业,适应工作及打工地生活的需要是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学习、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主要动因,对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的依赖使得他们的家乡话有相当保留。外出务工的经历对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的普通话及家乡话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普通话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识,对家乡话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普通话的积极使用,使外出务工人员普通话水平的提高表现得较为明显,“扎堆”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得打工经历对家乡话的影响较小。外出务工人员本身对自己所说的家乡话的变化感受并不深刻,但外出务工经历的确给他们的家乡话也带来了些许变化。邻水县外出务工人员对自己子女普通话水平要求较高,同时对子女传承家乡话的态度也较为坚决。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的普通话是学生时代在学校学会的,因此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首先应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话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另外,许多外出务工人员有参加普通话培训以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的意愿,但极少有人知道参与普通话培训的方式,他们学习普通话还是以自发为主,缺乏政府与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推动。地方政府在开展外出务工人员的专项培训时,应把普通话的学习纳入其中,增强普通话的通用能力。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李琼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本文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cx15048]。)

注释:

①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语言文字使用

情况调查资料》,语文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付义荣.也谈人口流动与普通话普及[J].语言文字应用,2010,

(2):73-81.

[2]刘玉屏.农民工语言再社会化实证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

2010,(2):63-72.

[3]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邹芳 张萍 陈思萌 陕西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710119)

猜你喜欢

普通话
讲好普通话
疯狂编辑部之不好好说普通话的后果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A Revisit to the Function Word“住”([tsy22])in Cantonese
元江方音与普通话的语音差异
三分之一国人不会说普通话
方言和普通话的比赛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