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十三陵景区旅游发展的“一带一路”规划设想

2016-06-06娄一苹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一带一路旅游

娄一苹

摘要:昌平地处北京上风上水的西北部,区域面积约13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6万人,山区面积占60%,平原面积40%,林木覆盖率高达60%,是北京的母亲河温榆河的发源地,依靠其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以历史文化为背景开展旅游文化活动使昌平形成了独具区域特色的本土文化品牌,其中十三陵景区成为发展重点。

通过对明十三陵及其周边村镇展开社会学调研,从景区土壤土质、农林植被、七孔桥花海、交通守陵村以及帝后陵寝几个方面客观反映旅游发展现状,借鑒“一带一路”战略思想提出针对十三陵景区发展旅游的新内容:“十三陵景区旅游休闲带”“十三陵观光骑行路”结合现状从“一带”角度提出区域内的景点规划与合作内容,从“一路”方面设计三条骑行路线并提出相应的商业服务项目规划,二者相互配合以促进十三陵景区内的景点联动。

关键词:明十三陵;旅游;一带一路;发展现状;规划设想

1.前言

昌平区内的十三陵镇在昌平“十二五”规划中被确定为转型期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对象,十三陵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不断突破但问题也渐渐凸显,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地研究又具体涉及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十三陵景区景点和周边村镇进行实地调研,对十三陵景区旅游发展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进一步规划,促使消费者从最初的“一日游”转换为“一日游”与“多日游”相结合,延长体验时间,扩充消费内容,在实现消费者自我价值和精神满足的同时拉动景区经济的增长。

现有众多关于历史古迹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历史古迹的利用与保护,文章重点是将十三陵景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以点带面,实现各景点的联动,并借鉴“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提出针对十三陵景区旅游发展的新内容:“一带”:十三陵景区休闲旅游带;“一路”:在十三陵景区开发三条骑行路线(短途 中途 长途线路)。

2.十三陵景区旅游发展现状概述

2.1 明十三陵现状

不少帝陵在百年间经历了多次劫难和修葺,除定陵、长陵、昭陵、神路对外开放外,大部分帝陵五百年来一直是重门深锁,从未向世人开放(各陵寝简介略)。

2010年公布的“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十三陵特区的发展作了比较全面具体的计划,十三陵景区在“十二五”期间主要活动及成果涉及了文物管理,旅游纪念品开发,节庆主题活动,制定高端体验游,改革转型,旅游推广,十三陵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智力劳动成果以及陵寝修缮工程。

2.2 守陵村现状

各守陵村主要产业表现出十三陵瓜果种植的鲜明特色,在民俗旅游项目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康陵村依靠正德年间历史典故发展春饼宴,形成了具有全村规模性的项目,成为守陵村民俗旅游开发的典型;昭陵村关帝庙祈福;德陵村的公墓项目;长陵村的农家乐饸饹宴;景陵村,庆陵村,泰陵村以及茂陵村主打水果采摘;而永陵村,裕陵村及献陵村在农家乐,水果采摘等活动项目中并未突出各自的发展重点,民俗旅游效益不佳。

各守陵村发展项目有重叠并相互补充,但各自的侧重点并不突出,民俗旅游接待项目缺乏鲜明的针对性特色。

2.3 十三陵景区土壤分布及土质现状

研究十三陵镇和长陵镇的土壤状况对十三陵景区植被规划具有参考性价值,十三陵镇,长陵镇土壤类型以淋溶褐土为主,其次为褐土,从土壤质地来看,十三陵镇与长陵镇土壤均以轻壤质为主。

轻壤质土是一般农业生产较理想的土壤:具有通透性好,春季升温快,保水保肥性能较好等特点,结合十三陵景区的山地特征,考虑经济效益和耕作管理,景区村民把重点放到经济作物的种植上,因此,瓜果种植成为十三陵的特色农业(盖柿、苹果、樱桃、山杏等)。

2.4 道路交通现状

从四类主要交通方式角度对十三陵景区内的交通状况进行概述:

公交:乘314 872 878 925 昌35 昌53 昌55 昌67等多路公交车可达。

自驾车/出租车:沿京藏高速行驶到昌平出口驶出,经昌平西关环岛,直行驶入101国道,行驶约34千米处向右转进十三陵公路直行可达。景区内停车场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自行车:景区内开发骑行线路,但目前骑行工具成为外来游客享受骑行观光的主要限制因素,昌平新增的“公共自行车”项目未涉及到景区内。

地铁:北京地铁“昌平线”南起海淀区西二旗,北至昌平区涧头西站全长31.9km,设12座车站1座车辆段和1座停车场一期(海淀区西二旗站至南邵站)已于2010年12月28日开通,二期于2015年年底开通。

2.5 花海现状

七孔桥附近的原十三陵水库泄洪区多年形成了砂石坑,2014年农林绿化局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使用土壤翻新覆盖,土质转化等技术手段将其改造成千亩花海。

花海景观截至目前为免费开放,花卉品种有格桑花、波斯菊、薰衣草、马鞭草、鸢尾花等十几种,花海景观持续到10月份,游客目前可体验的娱乐项目主要有骑行观光、放风筝及滑翔。

总体来看,这片花海景观仍处于开发起步阶段,商业化程度低。

3.十三陵景区旅游规划设想

3.1 借鉴“一带一路”概念并赋予新的内容

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概念,在这一背景下,结合十三陵景区旅游缺乏区域联动的实际情况,借鉴“一带一路”战略思想针对十三陵景区旅游发展提出“十三陵一带一路”的规划设想:“一带”定义为十三陵景区休闲旅游带,主要涉及明十三陵帝后陵寝。守陵村以及散落分布在陵寝周围的其他景点,使他们在旅游发展中形成一定的区域联动;“一路”:在十三陵景区开发三条骑行路线并开发基础设施及服务项目。

3.2 “一带”—— 十三陵景区休闲旅游带

3.2.1 利用现有景点形成“一带”

南起明皇蜡像宫,北达大岭沟猕猴桃谷风景区,西至沟崖自然风景区,东到莽山天池风景区。途中以明十三陵十三座帝后陵寝以及守陵民俗村为中心主线,主线东西两侧旁系其他旅游景点和风景区。

3.2.2 帝后陵寝规划设想

十三陵帝后陵寝中对外开放的长陵、定陵、昭陵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接待服务质量,大力推广旅游套餐,例如:以帝王故事为线索设计观光线路。

对于未对外开放的帝陵,完善2013年推出的大联票项目,做好“十三陵未开放陵寝深度探秘”活动,加强对陵寝的保护和陵区环境整顿维护工作。

3.2.3 守陵村规划设想

康陵村继续保持正德春饼宴的民俗招待特色,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村Mall”产品种类,保证质量,加强宣传推广。

昭陵村对关帝庙的经营依法规划管制,推广合法的祈福上香活动,因昭陵园对外开放,由村民开办4—5家宫廷特色小吃馆接待游客。

德陵村依靠公墓产业,推广清明节扫墓祭祖活动;依据“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出售树苗倡导祭祖的人栽种,也有为故人插柳的含义;清明节忌点火,村民在清明节期间开设“寒食农家饭”提供野菜粗粮饼;扫墓祭祖活动结束后引导游客到附近景点踏青。

永陵村与德陵村相邻,分担德陵村清明期间的“寒食农家饭”接待项目。

长陵村依据明成祖朱棣当年选陵址时发现饸饹面的典故,对现有的饸饹宴项目进一步完善,还原饸饹机向顾客展示制作过程;以康陵为标准规划饸饹宴农家院,加强迎宾路、指示牌、民俗介绍等设施建设;出售饸饹面加工制成品;对外开放的三座陵寝中,长陵位于最北边,提供住宿供游客歇脚停留;晚上举办“帝后故事会”,让住下来的游客深入了解历史故事。

景陵村与长陵村相邻,主打水果采摘,分担长陵游客接待工作,推广菜园挖菜,配合长陵村的饸饹宴项目,让游客亲自体验挑选搭配饸饹面的蔬菜。

裕陵村依据英宗朱祈镇外出到农舍喝到“金玉米珍珠汤”的典故,提供农家饭。(取去皮稷谷,洗净,煮至半熟捞出,放置白豇面中摇滚,裹匀即止。炝锅后放入清水为汤,视食客口味同时放入老倭瓜,蔬菜叶,水沸后将干饭球放入锅中,开锅即熟,汤是清汤,饭粒呈鱼子形,盛入碗中如粒粒金米,颗颗珍珠,故名“金米饭珍珠汤”)

献陵村口设置摆渡车到村内,解决村内不通车问题;茂陵村保持现有的苹果采摘项目;除此之外,献陵、庆陵、泰陵、茂陵村均可在村内规划水果采摘园(初夏:山杏、樱桃、桑葚;秋:苹果、枣、盖柿);开发采摘园附加商业:(1)采摘的水果榨汁、出售果脯果干(2)盖柿:青柿、熟透、三九天冰湖柿子不同时节不同品种。

每个村分别进行各自的规划方案的同时,对守陵村整体外观进行统一规划,调研观察到房屋院墙为灰-白搭配的粉刷,以此为例,可增加房屋仿古元素,街边增加绿化带,以康陵“村Mall”为标杆建设守陵村民俗产品商铺。

3.2.4 花海规划设想

1.基础设施建设

花海附近修建停车场解决游客数量增长带来的交通问题,花海入口规划迎宾路,增设区域指示牌、花卉资料卡、路边长椅、观景台、歇脚小木亭、秋千、环卫设施、装饰性围栏、花房便利餐吧、手工花坊。

2.景观造型布局

根据不同时令节日将花卉分区域种植,设计成独特的造型并赋予相应的主题,也可以借鉴浙江油菜花花海与企业合作,将花卉造型设计成赞助企业的Logo,游客途径七孔桥或站在花海观景台高地能将艺术性的花海造型尽收眼底。

3.商业服务活动项目

(1)花海每年开园时举办开幕式,在花间表演歌舞节目;

(2)花海作为景区婚礼套餐项目中婚纱摄影外景之一,增设浪漫装饰性元素满足拍摄需要;

(3)花房餐吧提供环保便餐;

(4)手工花坊出售手工花卉,花朵熏香,鲜花手工皂及花茶,游客凭票可享受折扣。

4.花海项目延伸

景区内不存在大面积的绝对荒废地,但零星地带存在利用不足的问题,因此可将十三陵七孔桥花海作为母体向四周延伸。

各个守陵村整体上呈现“灰-白”色院墙街景,但街边墙角被忽略,可在墙角修建花池,沿街种植花草,各村设置不同的主色,像一条条挂在臂弯的飘带与花海母体相呼应。(花草种植休眠期养护等管理工作由十三陵镇绿化部门统一规划,各守陵村责任细分)

十三陵景区内其他零星地带均可按照此思路进行规划,起到空间充分利用和涵养生态的双重作用。

3.2.5 带状区域景区联动策略

在设计的带状区域内涉及到的大小景区、景点、度假酒店、民宿数量很多,按照方位顺序,十三陵水库、蟒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池风景区、沟崖自然风景区、双龙山森林公园、碓臼峪自然风景区、大岭沟猕猴桃谷风景区这几个典型的对象构成了带状区域的支撑架构。

图3.1直观展现了带状区域的布局,上述七个主要景点分布在带状区域的边缘,将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分布的明十三陵紧紧环绕,以明十三陵为核心,向外围辐射出旅游套餐项目,外围的七个景点可以在开展各自项目的同时进行交叉合作;除主要景点景区外,带状区域内也涵盖了许多农家院、民宿、度假酒店,按照住宿条件星级对不同的商家进行不同的规划;十三陵景区与昌平其他景区的互动,具体规划设想如下:

旅游套餐 景区合作:

1.明十三陵的猜想:已开放帝陵+联票涉及的一个未开放陵寝探秘+守陵村农家饭(聯票有效期两天)

2.跋山涉水:十三陵水库+蟒山国家森公园+天池(联票不包含垂钓\烧烤费用,联票有效期1天)

3.沟崖一日游:垂钓、时令采摘、竹筏观光(其中垂钓、采摘所得实物另行收费)

4.一路向北:碓臼峪自然风景区+大岭沟猕猴桃谷风景区(联票有效期四天,免费提供两景区之间的摆渡车,游客民宿涉及到的一切费用另付)

5.婚礼甜蜜七日特别套餐:景区婚纱摄影+婚礼+甜蜜食宿游玩(景区婚纱摄影在七大景区+七孔桥花海外景中八选三;婚礼有景区外场和星级酒店两种选择;甜蜜食宿 游玩由顾客按需从前四项套餐中选择)。

6.节庆时令活动(活动券期限1天,统一带队):(1)春意盎然:踏青+植树+吃春饼+蟒山天池联谊(2)缤纷夏日:烧烤+啤酒+露天电影+晚会(3)金秋时节:采摘+登高 (4)温暖一冬:温泉情侣/温泉全家福

农家院 民宿:农家粗粮饭+农家客栈+时令采摘+垂钓

星级度假酒店:(1)基本服务:温泉+健身+桌球等娱乐项目+餐饮(2)以明帝王故事为背景的舞台话剧(单独售票)

十三陵景区与其他景区互动:对十三陵景区游客提供其他景区车票、门票、住宿预订。

除以上旅游方案外,景区应该增加核心停车场、小型过渡停车站、环卫设施、自助取款机等便民设施的数量。

3.3 “一路”—— 十三陵景区观光骑行路

在景区内设计三条骑行线路(短途、中途、长途),骑行线路分布在带状区域内,沟通各景点。

3.3.1 骑行路线

1.环十三陵水库路(短途)

昌平十三陵水库沿线公路,起、终点为345路(快車)朝凤庵村总站,路线涵盖部分奥运会铁人三项赛赛道,残奥会公路自行车赛赛道,途经军都旅游度假村,苹果采摘观光园,蟒山森林公园,二道坝,十三陵水库大坝,全程约16公里。

2.一路向北“Y”形路(中途)

该骑行线路基本上呈“Y”形,以泰陵村为起点向北延伸出东西两个分支:泰陵村——碓臼峪——双龙山森林公园支线单程8.13公里;泰陵村——大岭沟猕猴桃谷支线单程7.09公里,游客可以选择单支线往返和双支线往返,起点泰陵村成为重要的沟通点。

3.环十三陵路(长途)

该环形线路涵盖了十三陵水库,总神道,途经了明十三陵的每一个陵寝及守陵村,一路上涉及到观光景点和农家院,全程约47.4公里,骑行线路如下:

起点:昌平345支线车站(朝凤庵东)——水库北路——志邦高尔夫练习场——十三陵水库纪念碑公园(大坝东岸)——中央直属机关绿化基地——国际高尔夫俱乐部——飞人农家院——水库东(北)路——祥和顺(丁字路口右拐)——德陵路——北新村方向——昌55路北新村站——京北农家院——德陵村——德陵——永陵村——永陵——景陵——长陵——献陵——庆陵——茂陵——泰陵——康陵村指示牌——康陵——定陵昭陵——思陵——水库南路——神道起点——二坝路口——终点:朝凤山庄门口

3.3.2 骑行路商业开发

在规划设计的三条骑行路的起点及终点、途径景点和民俗村设置公共自行车租借点方便游客借还自行车;在景点售票处设置游客休息区及便利商铺;途径的民俗村村口设置民俗商品摊位出售特产,增加游客骑行体验内容的同时增加景区收益。

4.结语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方法对十三陵景区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找出了当前十三陵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停车场,旅游巴士,摆渡车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2)景区内景点之间缺乏联系互动;

(3)守陵村民俗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和针对性;

(4)景区,景点,民宿,酒店等项目开发深度不够,没有达到留住游客的目的。

在“一带一路”合作战略思想的大背景下,从十三陵旅游开发现状出发,初步设计了适合十三陵景区的“一带一路”新内容,选取十三陵景区内的典型景点使其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带状区域,并且在景区内设计了三条(短途,中途,长途)骑行线路,带状区域内的景区,景点,商户等项目通过旅游套餐的形式增强区域联系合作,骑行路线镶嵌在带状区域内,沟通了部分景点,因此“一带”主打观光旅游的同时,“一路”辅助推动,二者相互配合有望促进景区内的持续性联动。

最后,在“一带一路”构想的大前提下给出了详细的规划设想:(1)“一带”中八个重要景点通过旅游套餐的形式实现合作;(2)守陵村依靠帝陵历史挖掘各自的特色,开发集吃,住,玩,购于一体的农家项目;(3)进一步完善七孔桥花海;(4)“一路”中的三条骑行路线,依据各自涉及到得景点,商户进行基础设施及服务项目设置;(5)“一带一路”涉及到的每一条规划都要落实到管理实施问题上,通过成立景区,景点,商户管理中心等针对性强的机构,将管理责任细分,统一规划,实时监管,提升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一带一路旅游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