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2016-06-05袁润姜晔

图书情报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生态

袁润姜晔

(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镇江 212013)

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袁润姜晔

(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镇江 212013)

分析图书馆在信息生态链的角色变化趋势,即由初始的信息传递者转变为集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消费者于一身。然后,将信息生态链与数字出版链相结合,得到数字出版生态链。从数字出版的角度,构建出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最后,比较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与出版生态系统的不同之处。

信息生态链 数字出版生态链 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图书馆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渐渐与出版社、数据库商等相关机构共同生存。同时,图书馆的信息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数字网络环境逐渐成为图书馆生存的主要环境。为了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图书馆也在进行改变,其中图书馆在信息生态链中角色的变化就是其中之一。

1 信息生态链及图书馆在其中的角色变化趋势

1.1 信息生态链

生态链是生态环境建设最基本的核心。生态链可以定义为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食物链为基本单元,以营养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与信息流动的生态系统结构网络[1]。生态链是一种复杂的链式关系网,主要基于能量流转与传递摄取关系且生态链的概念在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经常被引用,例如文化生态链、经济生态链、服务生态链等。

信息生态链也是信息生态环境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之一,是指以信息多样性为基础,以信息源为基本单元,以信息依赖关系为纽带,以信息传递为方式的结构网[2]。信息生态链的运行方式是由信息人与信息环境直接利用信息流程和构建来提高信息的可用性,对抗外界因素干扰,提高信息质量,节约了信息的搜索时间和成本,增加信息的价值。

信息生态链中主要包括3个结构因素: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消费者,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生态链简图

分析该信息生态链,①内层的箭头代表信息生产者通过中间机构,即信息传递者,将信息进行加工后提供给信息消费者,与此同时,信息消费者也可以选择使用原始信息产品或者经过加工的产品。②外层的箭头代表信息消费者使用产品之后得出了一定的反馈意见,可以选择向信息传递者或者信息生产者提出,同时,信息传递者也可以就信息加工中产生的问题向生产者进行反馈。

1.2 图书馆在信息生态链中的初始角色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进入我国以前及之后数年,我国信息产业尚未完善地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我国图书馆本身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段时期的图书馆可以说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信息仓库,信息密度大,业务面有了极大的拓宽,可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知识获取的需求。20世纪80~90年代,图书馆在信息生态链中扮演的初始角色一直是信息传递者,如图2所示。

图2 图书馆在信息生态链中的初始角色

1.3 图书馆在信息生态链中的角色变化趋势

到了21世纪,由于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作为信息传递者的职能优势开始缩小,不再是唯一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的中介,因为出版商、发行商等都将对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作为主要目标。如汤姆森出版集团给自己的定位就是“领先全球的信息服务机构”。目前众多出版机构都利用自身的技术便利进行信息服务,如此一来,图书馆在信息生态链中的地位将会受到挑战,面临危机。

数字出版最重要的也是其根本目的是最大效率的利用数字信息资源,如果信息无法利用,那么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将会受到阻碍。而数字信息资源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利用者或消费者就是图书馆。因为目前个人直接购买数字资源的情况比较少见,一般是图书馆将数字出版商生产出来的数字资源购买进来,然后进行加工处理提供给用户。同时,图书馆也可以自己利用自己的馆藏优势,进行数字化生产工作,例如建立专题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因此,21世纪以来,图书馆在信息生态链中不仅扮演着传统的信息传递者的角色,而且还可以承担信息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角色,集三种角色于一体,如图3所示。

将图2和图3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图书馆在信息生态链中的角色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本的信息传递者转化为集信息生产者、传递者、消费者于一身的特殊角色。

图3 图书馆在信息传播生态链中的角色现状

2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提出

2.1 数字出版链

1995年,“数字化”的概念首次出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的作品《Being Digital》中[3]。他提出信息可以用1和0表示,并进行数字化排列,用以创造出更多的信息。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出版也开始逐步向数字出版转型。“数字出版”(digital publishing)这一概念由西方发达国家创造,指的是信息的储存格式变为统一的二进制代码,信息储存的位置则位于光盘或磁盘等媒介中,信息处理的过程则需要借助计算机等设备。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信息资源的创作编辑与设计出版都经过了数字化加工。但即使如此,目前为止数字出版物仍无法完全取代纸质资源,因此,目前出版业的做法是将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进行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发展数字出版,同时也能促进纸质出版的发展,还可以为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变提供一个过渡渠道。数字出版产业链主要以出版社和作品的作者为源头,电子书店和数字图书馆为渠道,利用手机电脑等数码电子设备为读者提供服务。在这其中,技术提供商起到了一个全方位支持的作用,无论是数字图书的出版、发行还是阅读出现问题,都能给予技术支持。因此,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体包括了作者、出版社、图书馆、网上书店、技术提供商、手持阅读设备提供商和读者等[4]。

2.2 数字出版生态链

自然系统的生态链是指不同的生物物种直接的能量的交换与流动,在信息生态中,不同人种之间的交流是由信息而非物质连接的,信息生态链实质上是信息流动链[5]。

将数字出版链和信息生态链相结合,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条数字出版生态链,如图4所示。分析该数字出版生态链,我们可以看出:①图书馆是整个信息生态链的核心或者说是枢纽,是不可或缺的节点。图书馆是一个收集信息的平台,兼具搜集信息资源的任务,从始至终都扮演着信息收集、加工整理、直至最后传递给用户使用的角色。以图书馆为中心,与之相联系的上游信息生产、供应商与下游的信息使用者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信息的生产、传递和使用活动。②在数字出版生态链中,最终的信息消费者是用户,图书馆和信息消费者之间没有中介而是直接连接,这样可以确保信息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可以直接被图书馆获得,最大程度的保障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方便图书馆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从而进行信息流内容的调节和优化。③从整体上看,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结构和一般信息生态链相比较短,结构也比较简单,其中涉及的信息传递环节略少,主要是通过图书馆直接提供给信息用户。

图4 数字出版生态链

3 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平衡发展

3.1 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的构建

受到数字出版生态链的启发,同时考虑到图书馆在信息生态链中的角色已由初始的信息传递者转变为集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消费者于一身,笔者从数字出版的角度,提出“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结构如图5所示。

“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是在一个特定的图书馆和出版发行的综合环境里的全部人与环境的统称,人与各种生态因子之间通过图书馆和出版发行的实践活动而交互作用,不断地进行信息和知识的交换,并借由信息流和知识流的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整体系统。此系统不仅含有信息与知识的生产、传递和消费,还含有资源与产品的生产、传递与消费。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包含不同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个体、种群、群落到生态系统。“个体”是指系统中的单个人,如一个图书馆员、一个编辑。“种群”是指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不同个体的集合体,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为同一目标服务,同一种群内成员彼此都可以进行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如图书馆员群体、编辑群体、教师群体、学生群体。“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各个种群有规律的集合,如一个图书馆内所有人员、一个出版社内所有人员。各种相互关联的群落加上与之配套的硬软件设备和环境可进一步构成更大的“平台”或“机构”,“平台”例如图书馆信息化科研平台、出版社数字化编辑平台,“机构”例如图书馆和出版社。信息、知识、资源、产品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流动,使个体、种群、群落内部和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赖和制约、相互竞争和共生的关系,如图5中各箭头所示。

图5 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

依据个体在生态系统中对信息知识的流动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将个体分成生产者(如科研人员、教师、作者)、传递者(如图书馆员、出版社编辑)和消费者(如大学生、研究生)。但需要说明的是,对个体的性质分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旦个体在生态系统中对信息知识的流动所起作用发生变换,其性质也随之改变,如大学生和研究生也可成为信息生产者和传递者,而科研人员和教师也可成为信息传递者和消费者,现实中也鼓励这种角色的转换,这对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活力来说也是有裨益的。生产者、传递者与消费者通过信息流和知识流而构成的相互联系被称作“生态链”,多条生态链相互交错就形成了“生态网”。生态链和生态网是生态系统中信息和知识传递的重要形式。同时,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与其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也都存在着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所谓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的内部环境是指个体所处的特定的图书馆和出版发行的综合环境,主要包括与图书馆和出版发行相关的基础设施、资源、技术、政策、法规、文化和伦理等等。所谓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是指系统所依附的更大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和技术等环境的总和。

3.2 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若信息流和知识流能在生态系统中畅通地流动,而且生态系统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又能和谐统一,则生态系统将保持平衡发展的状态。但只要生态系统中某一环节不通、不畅,甚至断裂,则此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产生生态危机,甚至造成生态失衡现象。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为谋求生存、可持续发展及实现系统本身共同的价值取向,系统必须要保持生态平衡,若出现生态失衡现象,系统就必须要依据人类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原则,对生态系统实行积极的干预、调节和综合管理,适应外部环境,并且对内部资源进行协调管理,确保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都能达到最佳状态,保持整个信息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也是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的生态本质特征。

4“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与“出版生态系统”的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与“出版生态系统”名称比较相似,但二者却不同。

首先,出版生态系统指的是由出版媒介、印刷复制企业、发行网络、出版管理部门、出版资源、读者群体和出版科研部门等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物种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生态系统,其功能就是生产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等精神产品,并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6]。因此,出版生态系统强调的是实体文献的出版,而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重点不在于实体文献的出版,而是在于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除此之外,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能够自我主动进行信息更新,这点是出版生态系统无法做到的。由于图书馆数字出版系统中各要素之间不断进行着信息的吸收、传递与加工,信息的更新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而出版生态系统是基于已知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生产,信息一旦更新,那么就要面临着重新生产,周而复始。所以某种程度而言,出版生态系统生产的都是旧的信息,而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能做到主动实时更新。

因此,“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与“出版生态系统”这两个出版生态系统之间主要存在以上两点不同。

5 结语

在信息生态链中,图书馆的角色已由单一的信息传递者变化为集信息生产者、传递者和消费者于一身,其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质的转变。在当前数字出版的环境下,本文提出数字出版生态链的概念,并且基于这一思想,建立了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阐述了其作用机制,尽管有不尽完善之处,但笔者相信其对当前数字出版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有一定益处,可带来一些启发。

[1]黄建年.图书馆生态学初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1):22-24.

[2]郑金帆.信息生态环境与信息生态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11):149-159.

[3]Negroponte N.Being Digital[M].New York:Alfred A.Knopf,1995:16.

[4]程彩虹,陈燕方,毕达宇.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链结构要素及结构模型[J].情报科学,2013(8):15-18,22.

[5]娄策群,周承聪.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流转[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6):725-727.

[6]俞 涛,张高明,王道平.论出版生态系统[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54-158.

(责任编校 田丽丽)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Digital Publishing Ecosystem

Yuan Run,Jiang Ye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China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hanging trend of library’s role in the information ecosystem,which is from the original role of information transfer to the integrated role of information producer,information transfer and information consumer.Then,combining the information ecochain with the digital publishing chain,it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digital publishing ecochai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publishing,it builds a library digital publishing ecosystem.At last,i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ibrary digital publishing ecosystem and the digital publishing ecosystem.

information ecochain;digital publishig ecochain;library digital publishing ecosystem

G250

袁 润,男,1965年生,教授,江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50余篇;姜 晔,女,1990年生,2012级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1篇。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4BTQ018)、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生态与服务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2TQA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图书馆
答数字
数字看G20
生态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