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章程建设研究综述

2016-06-03赵驰轩苏菡丽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9期
关键词:章程综述高职

赵驰轩 苏菡丽

摘要:从文献研究看,当前对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价值与定位、建设内容及特色与创新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较为集中,但从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定性研究的较少,以实践调查研究为依据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分析还较少。未来随着高职院校章程的不断完善,在中西方高职教育比较研究基础上,对我国高职章程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

关键词:高职;章程;综述

0 引 言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法制化、民主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2011年1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颁布,宣告了高等学校进入了“宪章”时代。经过前期的调研和建设,2013年11月,教育部核准了首批6所高校的章程。2014年5月,教育部召开高校现代大学制度暨章程建设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强调大学章程建设是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和标志性成果。至2015年7月,全国112所“211”高校(含38所“985”高校)已全部完成核准发布工作,同时,已有 22所高职院校章程核准发布。全国章程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

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改革挑战,建立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正确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市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院校内部各种关系,实现依法治校、民主办学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基于中国知网文献资料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各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公开出版的书籍为研究资料,以“高职”和“章程”为主题词搜索到2001-2015年的论文102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篇,尚未发现系统研究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专著或者博士论文,而相类似的关于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研究文献却有不少。所以,本文主要以近三年来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为依据,以各类学术期刊为参照,对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各类研究文献进行逻辑归类、比较分析,以期对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研究更为全面和深入。

1 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现状研究是章程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对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现状的研究,近年来研究角度也比较多元。西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鲁柏铎通过对江苏、江西、重庆三省市12所样本高职院校108名教师发放问卷、采样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通过问卷研究,提出当前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现状存在着章程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缺少明确的法律渊源,章程制定的程序不够规范、章程内容存在法律方面的错误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传统观念原因,中国传统依法治校观念淡薄,高职院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章程的主观重视不够;二是法律制度原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项立法滞后,导致高职院校章程的制度建设缺失;三是环境原因,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依附于政府,政府管理高职教育的体制机制滞后,也是制约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因素。

2 高职章程建设价值与定位研究

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程中,章程建设是基石,它是推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完善的关键环节。201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的首要权利就是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别敦荣则指出,我国大学章程既有国外大学章程所具有的一般属性,也有特殊属性,这个特殊属性就是政策性,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大学章程是一种调整大学内部宏观关系的政策性文件,主要针对合理划分党委书记和校长职权、约束内部党政关系,明确专业权利责任、落实教授治学理念。

3 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内容的研究

根据《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大学章程的内容必须包含以下方面:学校名称与校址;学校机构性质、发展定位与办学方向;办学宗旨与规模;学科门类设置及调整原则;教育教学形式;内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与财产管理制度;学校举办者的权利与义务;大学章程的修改、审议及解释权归属;学校的分立、合并及终止事由;校徽、校歌等标志物。章程要求对自主招生、资产财务、人事管理等重要问题,以及学术委员会、理事会建设等重要领域进行具体规定。就章程建设的内容而言,陈新文在大学治理视角下,提出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应该兼顾就业、升学与专业发展,确立明确的办学目标和使命;兼顾政府、企业与学校发展,确立灵活的办学体制与机制;兼顾党委、行政与学术权力,建立公平的权力制衡机制:兼顾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建立协调的内部治理结构,这些是章程建设的基本内容。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存在领导权与监督权失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民主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如何处理好高职院校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民主权力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当前高职院校章程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此观点上,李宏昌指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与完善高职院校章程:一是优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党代表列席党委会制度,完善党委会权力的监督机制;二是探索由高职院校领导、教授及合作政府、行业、企业代表参加的高职院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完善学校重大事项的咨询、决策与执行机制;三是通过章程明确规定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工会、学生会等组织的运行范围与职责,保证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的有效行使。

4 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特色与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章程是具有法定意义的组织规程,具有一般章程的“纲领性”和“规范性”属性,但高职章程又有自己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现代性”和“职业性”这两点上。周旺认为高职院校章程的特殊性体现在其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与创新:从理念上说要树立公共利益与责任的核心价值取向;从体制上来说要建立和完善现代高职院校制度;从机制上来说要构建多方参与的开放治理体系;从组织形式上来说要推进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从管理模式上来说要创建以人为本的内部管理体系。蓝洁、唐锡海认为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下,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特色:一是混合所有制的办学体制,在此体制下校企合作的董(理)事会作为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决策主体,同时章程要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产权与治理权分离的管理模式;二是相较于学术型大学的学术权力,高职院校应建立专业权力,由专业指导委员会承担起高职院校的学术型重要业务;三是实行校长聘任制,职业院校校长应具备区域产业发展的前瞻性预见能力,在学术、经济、政治界都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并鼓励企业家、创业家担任校长。吴明萍认为,高职院校章程要真正体现出特色,就必须要做到“六个始终”,一是始终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二是始终以培养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三是专业建设始终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四是课程建设始终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五是始终坚持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六是始终以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长效机制为抓手。

目前,国内对大学章程建设的研究已逐步形成多视野、强阵容、多成果的研究态势,但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一般大学章程的价值、定位、内涵等方面的研究,专门性、系统性对高职院校章程的研究还很不足,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系统性研究不足,站在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全局视角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还较少;二是实践研究不足,理论研究较多,对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实践性问题关照不够;三是法理性研究不足,从法理学视角探究高职院校章程的法理性质,并解读高职章程与普通大学章程的不同之处的研究还较少。高职院校章程建设是高职院校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基础,今后应从这些不足之处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章程的研究,以期推进高职院校健康快速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鲁柏铎.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 周旺.论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变革创新[J].大学教育,2012(10):10-12.

猜你喜欢

章程综述高职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Direct calculation method of roll damping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CFD approach*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综述
浅谈我国大学章程的制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