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与疫苗使用情况

2016-06-03张冰张正庆李盛辟四川华神兽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兽医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狂犬狂犬病活疫苗

张冰 张正庆 李盛辟/四川华神兽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与疫苗使用情况

张冰 张正庆 李盛辟/四川华神兽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自2011年起全国各地陆续暴发了猪伪狂犬病,人们对伪狂犬病也是空前的重视起来。2012年,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台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其中明确规定到2020年全国所有种猪场猪伪狂犬病要达到净化标准。因此猪场对伪狂犬病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能减,本文结合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与疫苗使用情况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猪伪狂犬病流行概况

猪伪狂犬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只有1个血清型,主要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和哺乳仔猪及保育猪神经症状、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中大猪危害较小。并且PRV 可致潜伏感染,尤其潜伏在神经系统。自2011年起开始一些大型猪场出现生长育肥猪表现神经症状而死亡的新型伪狂犬病现象,到目前为止我国主要养猪区域基本上都有本病的发生。白挨泉等对2008年-2014年PR野毒gE抗体阳性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发现gE抗体阳性率分别是1.92%、2.01%、1.86%、4.73%、14.53%、25.17%、38.46%,到2015年gE 抗体阳性率高达45.52%,说明野毒抗体阳性率逐年上升并上升很快。

二、猪伪狂犬病流行毒株基因研究概括

目前公认猪伪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新型猪伪狂犬病毒的出现。新型伪狂犬病毒不仅能够造成母猪流产、产死胎、产弱仔,而且能够使哺乳仔猪、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出现腹泻、呼吸道症状、神经症状等,病死率很高。目前各地分离到的PRV流行毒株基因组同源性很高,经测序与Bartha毒株比较毒力相关基因RR 基因第31位至36位出现6个连续碱基的缺失,与Bartha 毒株比较免疫原gB 基因的第224-232位发生9个碱基的缺失,也就是缺失了3个氨基酸。

哈兽研动物病原监测与流行病学团队的学者们对PRV的早期毒株、当前流行毒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经系统遗传进化分析与比较基因组研究,首次提出了PRV存在两个主要基因型并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欧美国家毒株主要为基因I型,亚洲国家毒株主要为基因II型。我国PRV毒株以基因II型为主,而Bartha疫苗为基因I型,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Bartha疫苗免疫猪场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原因。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著名病毒学专业期刊《Virology》上发表。

三、国内使用猪伪狂犬病疫苗的情况

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仍为免疫接种gE 基因缺失疫苗。目前进口疫苗占总免疫场的60%以上,gB抗体阳性率达80%左右,但是许多猪场仍然发生非常典型的猪伪狂犬病,并且猪群的转阳率很高。2015年李晓成(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等对规模化猪场PR疫苗应用效果进行了统计,国产苗的使用率较2013年同期(25.03%)、2014年同期(29.81%)及2015年前3季度(34.43%)均有上升,其中今年上升幅度明显。

李晓成(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等对规模化猪场使用不同企业的PR疫苗应用效果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国产苗的免疫效果总体好于进口苗,如表1所示。目前越来越多的规模化猪场选择猪伪狂犬国产苗,这也说明了国产苗在质量和效果上已经和进口苗相当甚至某些国产苗更优于进口苗。

中国一直致力于猪伪狂犬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如四川农业大学郭万柱教授研发的猪伪狂犬病三基因(TK、gE、gI)缺失活疫苗SA215株(扑伪优),拥有安全性高、抗原含量高、预防强毒株能力强等优点,可以有效预防当前流行的新型伪狂犬,净化猪场伪狂犬疾病。我们实验室对SA215 株、Bartha株及国内代表变异强毒株的gB、gC和gD免疫基因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发现,SA215疫苗株与ZJ01、TJ、HeN1、JS-2012强毒株毒株在免疫基因gB、gC和gD的同源性要高于Bartha毒株(如表2所示),并且SA215疫苗株与国内流行毒株同属于基因Ⅱ型,所以在抗强毒株感染上SA215疫苗株能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更易于猪场净化伪狂犬病。

表1 不同企业生产的PR 疫苗临床使用效果调查统计表(单位:%)

表2 SA215 与Bartha及国内代表变异株的gB、gC和gD免疫基因氨基酸同源性比较

四、猪伪狂犬病的防制与净化措施

(一)紧急处理措施

1.全场猪只紧急免疫高抗原含量的猪伪狂犬苗三基因缺失活疫苗(SA215株)1~2头份。

2.饲料添加抗生素类药物预防继发及混合感染。

(二)防治对策

1.加强生物安全建设(灭鼠等)。

2.检测免疫效果:监测gB抗体或中和抗体水平,一年3~4次,确保免疫质量。

3.建议母猪加强免疫猪伪狂犬苗三基因缺失活疫苗(SA215株)3~4次,公猪每年免疫3~4次。

4.仔猪出生后3日龄内要滴鼻免疫猪伪狂犬苗三基因缺失活疫苗(SA215株)0.5头份,6~7周龄免疫1头份,10~11周龄免疫1头份。

5.注重免疫抑制疾病的防控,如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蓝耳病)等。

(三)净化措施

第一阶段:全场猪只强化免疫猪伪狂犬苗三基因缺失活疫苗(SA215株),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做好猪场灭鼠工作。

第二阶段:检测淘汰——种猪群检测,抽血采样,尤其对种公猪的检测应每头都要检测,用gEELISA试剂盒检测gE抗体。若种猪群带毒率≤10%,进入全群检测,采取一次性淘汰带毒种猪;后备种猪检测:对5月龄后备种猪进行逐头检测,阴性留作种用,补充种猪群替换阳性种猪;阳性猪一次性淘汰或隔离。

第三阶段:部分清群,若种猪群带毒率>10%,进行逐步全群检测,记录阳性种猪;对阳性种猪实施部分清群;用阴性后备种猪替换高胎次种猪,淘汰高胎次阳性种猪。

第四阶段:监测与认证维持,种猪群全群采样进行检测,确认全部为阴性,无阳性带毒种猪;设立哨兵猪——在种猪舍放置PRV抗体阴性仔猪,观察是否感染和发病,检测哨兵猪的gE抗体,结果是否是阴性;加强引种监测,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种母猪和种公猪;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五、总结

目前中国猪场免疫的猪伪狂犬疫苗主要是国产的gE基因缺失活疫苗,并且国产疫苗在质量和效果上已经和进口苗相当甚至某些国产苗更优于进口苗。PR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在基因水平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目前国内流行的猪伪狂犬病病毒主要属于基因Ⅱ型,这对以后指导猪场应该免疫什么样的疫苗起到很好的作用。gE基因缺失活疫苗的免疫也是当前猪场根除和净化伪狂犬病的主要手段,尤其现在猪伪狂犬病三基因(TK、gE、gI)缺失活疫苗(SA215株)正广泛应用于猪场,在控制和净化新型猪伪狂犬病上效果更显著。并且猪场越来越重视肥育猪阶段接种伪狂犬疫苗,加大对生物安全措施的投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种猪场一定可以全部净化猪伪狂犬病。

猜你喜欢

狂犬狂犬病活疫苗
有效预防狂犬病,正确接种狂犬疫苗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狂犬疫苗“一针难求”暴露狂犬病防治短板
打败狂犬病
被宠物狗、猫所伤该怎么办
规模猪场疫病免疫方案参考
武汉科前发布HB2000伪狂犬疫苗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复方黄芪对鸡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