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特点、临床治疗及发病因素分析

2016-06-03赵亚征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发病特点子宫内膜异位症

赵亚征

(民权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 河南 商丘 476800)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特点、临床治疗及发病因素分析

赵亚征

(民权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河南 商丘476800)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特点、临床治疗及发病因素。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同期抽取3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月经状况以及生殖活动。结果观察组患者痛经、月经经期时间<24 d、初孕年龄>29岁、人流手术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因素与女性患者痛经、月经周期短、经期长、月经初潮年龄小、晚孕、人流手术关联密切,需要临床给予重视。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特点;发病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好发于女性生殖系统,具有侵袭性、激素依赖性的良性疾病,是由于腺体、间质等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被覆黏膜(子宫内膜)以外其他部位的异常生长所致[1]。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腹部疼痛以及正常性交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特点、临床治疗及发病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18~46岁,平均(30.93±1.15)岁,其中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例,腹膜+卵巢混合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例。同时抽取3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19~42岁,平均(31.51±2.75)岁。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

1.2研究方法①详细记录所有参与研究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疾病特点、月经状况以及生殖活动。②制定妇科疾病统计调查表,并将上述统计数据结果填入调查表中。③指定经验丰富的2位妇产科主任医师负责调查数据的质量控制和整理。④由多名妇产科主任医师将统计数据源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特点、致病因素以及临床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月经状况以及生殖活动。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痛经情况观察组痛经剧烈14例,轻微疼痛11例,无疼痛5例,痛经比例为83.33%;对照组痛经剧烈9例,轻微疼痛7例,无疼痛14例,痛经比例为53.33%。观察组痛经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经期观察组经期<24 d、经期>31 d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期情况比较[n(%)]

2.3初孕情况观察组患者中初孕年龄≤29岁的有10例(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例(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初孕年龄>29岁的有20例(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例(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人流手术比例观察组患者中做过人流手术的有14例(4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具有种植范围广泛、侵蚀性强以及治疗后易复发等特点,育龄期女性发病率较高[2]。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较为复杂,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中最为学术界所接受的理论学说为子宫内膜种植学说[3]。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在月经期间,经血从子宫口流出时,小部分经血夹杂子宫内膜碎片经由输卵管进入腹腔,在患者盆腔脏器中种植并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4]。除此以外,遗传、环境以及患者自身机体的免疫功能等因素也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但单纯手术治疗后病情较易复发,一般会配合使用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孕激素等激素类药物进行后续治疗,效果确切[5]。

本研究结果显示,痛经、月经周期短、经期长、月经初潮年龄小、晚孕、人流手术均会导致更多的经血和内膜碎片到达盆腔,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总之,子宫内膜异位症危害性较大,在实际临床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1]王巧红.曲普瑞林延长用药间隔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3):89-90.

[2]张宣东,吴蕾,张兵.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特点、临床治疗及相关发病因素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5,22(2):134-136.

[3]李雅男,王丹波,陈英汉,等.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及意义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1):34-36.

[4]马巧秀.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特点及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6):130.

[5]邓玉清,吴瑞芳,汤惠茹,等.女性生殖道畸形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85例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2):142-144.

(收稿日期:2016-02-14)

【中图分类号】R 711.2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057

猜你喜欢

发病特点子宫内膜异位症
晚发型强直性脊柱炎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结局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关于鸡病的综合防治研究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关于生猪疾病防治措施的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