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孢素A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6-03张二伟张雪培王声政师文强张海波可方陶金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张二伟 张雪培 王声政 师文强 张海波 可方 陶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环孢素A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二伟张雪培王声政师文强张海波可方陶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河南 郑州450052)

【摘要】目的观察环孢素A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按照NIDDK标准诊断并阿米替林治疗无效的37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给予环孢素A 50 mg口服,1次/d。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7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症状缓解,缓解率56.8%。其中完全缓解患者14例,完全缓解率为37.8%。治疗后O’leary saint评分及PUF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治疗期间均无肝功能异常及机会感染发生。结论环孢素A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间质性膀胱炎;环孢素A;治疗效果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症,表现为持续6周以上的伴有下尿路症状的膀胱区疼痛、胀满或不适等不愉快感受,需排除尿路感染及其他可以明确诊断的疾病[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其发病率为(52~500)/100 000[2]。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常合并有紧张、焦虑等精神症状,甚至自杀[3]。目前常应用阿米替林等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本文对这类治疗相对困难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给予环孢素A口服治疗,观察该药物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按照NIDDK诊断标准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并对阿米替林治疗无效的37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32例,年龄48~65岁,平均(58.0±6.1)岁。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0±4.1)个月。

1.2治疗方法初始治疗方案为口服阿米替林,患者自觉阿米替林治疗效果欠佳时改用环孢素A。其中9例患者初始治疗效果差,应用阿米替林2周后仍不能缓解,改用环孢素A,28例患者初始治疗效果尚可,后症状加重,阿米替林治疗时长为4~24周,平均(17.0±3.5)周,后改用环孢素A口服。环孢素A用量及用法:50 mg口服,1次/d。对于服药2周仍无明显缓解者,改行膀胱灌注或口服其他药物治疗。对于服药后症状明显缓解者,维持治疗3个月,后再改为阿米替林或其他药物。

1.3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O’leary saint问卷和盆腔疼痛及尿频评分调查表(PUF)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分。治疗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结果

2.1治疗效果37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症状缓解,缓解率56.8%。其中完全缓解患者14例,完全缓解率为37.8%。治疗后O’leary saint评分及PUF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见表1。

表1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改善情况

2.2不良反应患者治疗期间均无肝功能异常及机会感染发生。

3讨论

间质性膀胱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以改善炎症状态和保护膀胱黏膜为主,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口服抗炎药物,膀胱灌注黏膜保护剂,手术治疗等。目前常用的口服药物为阿米替林,其总有效率在70%左右,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4-5]。有研究发现,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水平升高[6]。环孢素A是一种钙调蛋白拮抗剂,常用于器官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预防,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机会感染、肝功能异常等。本研究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确的不良反应,可能与用药量小,未联合应用其他影响肝功能的免疫抑制药物及用药时间较短有关系。

本研究患者阿米替林治疗无效并改用环孢素A后,症状缓解率为56.8%,其中完全缓解率为37.8%。国外曾有采用霉酚酸酯治疗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但因药物原因终断治疗,有效率在15%左右[7]。因当时的研究未能完成,所以无法评价免疫抑制剂的有效性。本研究观察发现半数患者治疗效果尚可,认为环孢素A对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作用是值得肯定的。由于环孢素A是免疫抑制剂,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预防机会感染等相关风险。

目前对于间质性膀胱炎,有研究采用多药物联合及膀胱灌注方式治疗。由于膀胱灌注为有创操作,口服药物有效时可暂时不用膀胱灌注。本研究中16例口服环孢素A效果欠佳,其中7例失访,其余9例患者均进行麻醉下水扩张治疗后联合膀胱灌注西施泰+口服西咪替丁及加巴喷丁等药物治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患者症状最终缓解可能与之前治疗效果叠加等因素有关。对于药物口服及膀胱灌注均不敏感的患者,可尝试应用骶神经电刺激治疗,有临床报道显示效果较满意[8]。

综上所述,环孢素A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以作为对常用药物不敏感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Hanno P,Dmochowski R.Status of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interstitial cystitis/bladder pain syndrome/painful bladder syndrome: 2008 snapshot[J]. Neurourol Urodyn,2009,28(4):274-286.

[2]Davis N F,Brady C M,Creagh T.Interstitial cystitis/painful bladder syndrome: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options[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14,175(1):30-37.

[3]Chung K H,Liu S P,Lin H C, et al.Chung SD (2014) Bladder pain syndrome/interstitial cystitis is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disorder[J].Neurourol Urodyn,2014,33(1):101-105.

[4]朱绪辉,杜鹏,善辉,等.阿米替林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附58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2):117-120.

[5]Sun Y,Fang Z,Ding Q,et al.Effect of amitriptyline in treatment interstitial cystitis or bladder pain syndrome according to two criteria: does ESSIC criteria change the response rate?[J]. Neurourol Urodyn,2014,33(3):341-344.

[6]Zhang E,Zhu X,Han S,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NF ligand-related molecule 1A and death receptor 3 in bladder tissues of patients with painful bladder syndrome/interstitial cystitis[J].Exp Ther Med,2013,5(1):282-286.

[7]Yang C C,Burks D A,Propert K J,et al.Early termination of a trial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for treatment of interstitial cystitis/painful bladder syndrome: lessons learned[J].J Urol,2011,185(3):901-906.

[8]杨勇,严秋哲,王飚,等.神经调节器永久性植入治疗间质性膀胱炎合并盆底疼痛四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11):765-767.

(收稿日期:2015-12-07)

【中图分类号】R 694+.3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037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