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高效课堂初探

2016-06-02江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效改革质量

江华

摘 要 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分析了新的教学环境下,如何加强教学设计,将高效课堂的构建落到实处。

关键词 实效 质量 改革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课堂管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多年来的教学课堂管理,笔者深刻认识到,学校必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突出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本着“求实、务真、灵活、创新”的原则实施工作,教学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进步和提高。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进程,深入研究“学 思 练 结”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将“教案”逐步向“导学案”过渡,首轮要求四到六年级老师参加课堂教学改革,具体方法是:语文、数学每个单元写一个小节的导学案,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收获评价权还给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1教学研讨重实效

(1)加强教研组工作的管理。各教研组不能形同虚设,教研组长要充分发挥好引领和带头作用。制定出具体的组内教研计划,切实落实课程理念,真正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有活动记载,有总结。

(2)加强集体备课和随堂听课活动。根据组内活动计划,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紧紧围绕“学—思—练—结”的课堂教学模式,安排好学习(观摩优秀课例、教务处)、集体备课(教研组)。同时提倡教师间相互听随堂课,保证节节有质量。

(3)开展好组内研讨课活动。开展每人上好一节课活动,每位教师在相应的年级组内进行个人申报,教研组根据教师上报的具体情况进行统筹安排,按周公示上课信息。要求分管领导、组内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听、评课活动,其他科目教师也可参加。

2高效课堂重落实

为构建高效和谐课堂,我校实施“学、思、练、结”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教师的“导”来激发引领学生主动的“学”,从而实现了教学方式由封闭型向开放性转变,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变。

(1)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把导学案中要求预习的内容提示给学生,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完成自学内容,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调整并再次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策略;然后进行目标定位,自主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自学的基础上逐步深入的掌握知识内容,根据导学案上的内容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内的讨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也就是老师从“填鸭式”教学、单纯的说教式授课转向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过去的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思——合作探究,质疑释疑。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也能自然起到加深学生对文本学习的作用。经过自主学习后,在小组内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织讨论,如果在组内无法解决,那么由组长把问题板书在小黑板上,再组织全体学生共同探讨,教师给予点拨,帮助学生升华思维。

(3)练——训练反思,当堂达成。首先,经过自主探究后,在小组内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组织小组讨论,小组无法解决的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教师鼓励各组自愿解决黑板上的疑难问题。就是同学们在“先学”与“后教”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反思、反馈行为,即为检测目标的真正达成度而又进行的一次自我实践、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策略不仅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而且较好地处理了新课改背景下的五大关系,使得整个课堂教学与时俱进,和谐而高效。其次是老师要精选典型题目,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检测,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反思学习方法和效率,确保当堂达成。训练反思,当堂达成是课堂教学的法定,不断平衡着教育改革中减负与增效、应试与素质、规范与个性、教师与学生、培尖与补差之间的关系,在兢兢业业的教学实践中走出的教学明星楷模。

(4)结——总结归纳,学有所得。总结是一堂课中重要的部分。因为前面经过小组讨论、全班合作,学生仍然解决不了的重点问题,教师给予精讲点拨,帮助学生升华思维。然后就是要一课一得,拓展跟踪及跟踪训练。了解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每节课后上课教师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并完成在导学案上,为下一次备课提供素材。

总之,教学管理,虽是常规,但贵在常中有新;教学管理,虽是管理,但贵在自主。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教学管理工作在“领导做表率、骨干带好头、全员来参与”的高效运作中定会走向改革之路、走向创新之路、走向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实效改革质量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改革创新(二)
质量投诉超六成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