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民贵君轻”到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思考

2016-06-02杨伟

理论观察 2016年5期

杨伟

[摘 要]民生问题自古有之,早在战国时期就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生思想,它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来源。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到“以人为本”,趋向于关注个体民生方向发展。

[关键词]民贵君轻;民生思想;民生主义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030 — 02

民生问题,简单来讲就是指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政府执政合法性的基础和来源。关于民生的思想观念,或者说是围绕着人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反映出来的民生思想自古有之。

一、中国传统“民贵君轻”思想是传统社会注重民生的最直接的体现

中国传统社会建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集权制度,在这种制度环境中“民生”思想往往体现为“民本”思想。它是由更早的“天本”、“神本”意识发展而来,与“君本”思想相对立而又相统一。

第一、“民贵君轻”思想。重视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就得在乎民意、重视民众在生活上的困难和疾苦,统治才能长治久安地持续下去。“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指人民百姓的生活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只有这样生活才不至于匮乏,社会才会安定,国家和人民才能富裕起来。早在尧舜禹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重视民生。春秋时期重民思想日渐兴盛,产生了重民、安民的观点,“民本”思想也基本形成。道家创始人老子指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心目中理想的执政者就是要关注民意,并以百姓意愿为执政依据。孔子在《论语·尧曰》中强调“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是从重视、保护和给予民众利益的角度来重视民意的。春秋之前的“民本”思想还只是零散的观点,处于萌芽的阶段,缺乏系统的介绍和论证。真正明确系统地提出“民本”思想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孟子发展了孔子“性善论”为基础的“仁政”主张,旗帜鲜明而系统地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在《孟子·尽天下》中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突出了“以民为本"的理念。他认为百姓是国家社会、政权和君主的基石,离开百姓的拥戴就没有稳定的社稷,更没有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统治者无论是从爱护民众还是从维护自己地位和权威的角度,都应该重视民意,以民为本。

第二、以“民生”为核心的“民本”思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君本”思想,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权威。封建统治者要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就不能回避民众的吃穿住用行等基本生活问题。民生问题解决的同时,他们的统治地位和权威也得到了维护,并逐渐形成以关注“民生”为核心的“民本”思想。在总结了秦亡汉兴的历史后,汉家贾谊、董仲舒等人,都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董仲舒最先提出来了“限民名田,以赡不足”的思想,即通过限制土地兼并来解决民生问题,这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继承和发展。唐代之后“民本”思想进一步完善和成熟。以唐太宗李世民为首贞观统治集团,从隋王朝由极其强大到瞬间覆灭中,总结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代先贤,一方面以“得民心者得天下”来告诫和警示封建统治者,另一方面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号召民众维护国家安定和统治者的利益。

第三、尊君而重民。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尊君而重民”,尊君与重民看似矛盾而又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最富特色的一个内容。民生问题与国家兴亡、政权稳定也是难以分离,尊君”与“重民”长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中国历史中可以看到,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社会矛盾就会缓和,易出现太平盛世,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等。反之,民生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甚至改朝换代。总之,民生问题是一个一头连着民众生活,一头连着国家兴亡、政权稳定的政治问题。

二、近代以来,结合西方社会的的民主价值观念产生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显现无疑,这便开启了中国人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大的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孙中山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位。孙中山作为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为之付诸一生。他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成为挽救中国命运的伟大旗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时代杰出的产物,其中“民生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重要指导思想。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借鉴和吸收了西方社会进步思想,包括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关于“民生”,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们的生活,不仅包括人民生活的吃穿住用行,也包括社会的生存、分配、福利等方面,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是社会文明的重心。国家在民生问题上负有主要的责任,必须制定有力有利的政策和制度来保障民生。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亲自主持制定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第十一条规定:“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从这里可以看出,孙中山已将民生放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并以纲领性的文件固定下来。他迫切希望通过发展实业把中国变成一个富强的国家,从而改善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既反映出中国人民为反抗压迫、反抗剥削、追求富裕生活的强烈愿望,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为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中国共产党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离不开传统的“民贵君轻”思想和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非常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宝库,包涵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最重要的直接来源。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民生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看作是为人民谋取福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式。马克思主义肯定了人的作用,尤其是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必须重视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的解决与改善,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生产力的发达程度。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己任,把解决民生问题当作自己的使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便成为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直接来源。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毛泽东时代的民生思想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民生思想。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他在《为人民服务》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来源,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取得最终的胜利。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所面临的国情世情民情都有了重大的变化,如何解决民生问题较之前的环境有很大不同。“贫穷落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时代的要求。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规划了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中叶70年的改革蓝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到“代表人民群众最广大的根本利益”的民生思想,体现了新时代对民生的关心。进入21世纪,民生所处的环境条件又有较大变化,民生思想也由改革开放之初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到今天的“以人为本”,趋向于关注于每个个体民生的方向发展和深化。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我们的成就越来越大民生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就业困难、房价过高、医疗教育资源不平衡、环境污染等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十八大以来,“民生”成为一个高频出现的词汇,中国共产党把更大的精力花在解决民生上,改革措施触及到民生的各个方面。改革开放不仅仅在于实现共同富裕,更重要的是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个民众。

结论

中国传统社会“民贵君轻”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虽然服务于特定阶级,但客观上改善了人民群众的民生状况,形成了关心民生的习惯和传统,其与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的来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深入,让每一个公民切实体会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到“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从关注整体向关注个体方面不断深入。

〔参 考 文 献〕

〔1〕王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青连斌.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创新及其实践〔J〕.科学社会主义,2011, (03).

〔3〕葛恒云,贾泽松.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

〔4〕臧乃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J〕.理论导刊,2008,(12).

〔5〕罗应光.始终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要位置〔J〕.理论前沿,.2007,(23).

〔责任编辑:张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