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IS的园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湖南零陵区为例

2016-06-01金龙新祝琪雅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园地

刘 英,金龙新,祝琪雅,朱 谨(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基于GIS的园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湖南零陵区为例

刘 英,金龙新,祝琪雅,朱 谨
(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摘 要:为了明确湖南省零陵区园地的适宜程度,以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为基础,将GIS技术和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对区域内园地的适宜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该区域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等级的园地面积分别为4 672.80、10 937.72、1 604.64和422.74 hm2;针对各等级区域的特点提出了其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园地;适宜性评价;GIS;零陵区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合理利用的一项基础工作,在指导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备受重视。与此同时,GIS 技术被广泛利用,成果引人注目,并且各种技术、方法相结合在取长补短中共同推动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发展[1-2]。目前,耕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较为深入集中[3-5],而园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相对缺乏。园地是土地利用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园地适宜性评价是对某块土地是否适宜发展园业生产及其适宜程度进行综合评定[6],对区域的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资源最大生产潜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研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零陵区进行了园地适宜性评价,为区域的园地布局优化调整和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零陵区地处湘南,位于永州市中西部、南岭山系北部、零祁丘岗盆地南端,地理坐标东经111°06′~111°21′,北纬24°39′~26°51′之间;北邻冷水滩区、东安县,南依双牌县,西连广西全州县,东靠祁阳县。境内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地貌类型俱全,地表切割较强,地势呈南高、东北低走势。区内水热兼优,四季比较分明;既有温光丰富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又有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历年年平均气温17.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425.7 mm,是永州北部的多雨区;全区总面积1 959 km2,现辖1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为58.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39万人,农业总产值59.78亿元。

零陵区现有园地面积7 940 h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05%,人均园地为126.73 m2,户均园地为473.57 m2。园地面积中茶园533.3 hm2,果园7 406.7 hm2,分别占园地的6.72%、93.28%。2010~2014年,区内园地面积增长幅度较小,仅增加533.3 hm2,仅比2010年(7 400 hm2)上升了7.3%。

2 研究方法

以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为基础,将GIS技术和评价方法两者有机结合。

(1)按照主导性、显著性、区域差异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性等原则,构建园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

(2)在GIS技术支持下,通过空间分析生成交通便捷度、水源可及度、海拔盖度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单因子分析图。

(3)采用地块法从土地利用现状图中提取园地、其他草地、滩涂和裸地等地块作为评价单元,并通过叠加统计对评价单元赋值。

(4)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综合分值。可用下列数学式表示:

(5)运用等距法划分园地适宜性级别,并生成适宜性评价等级图。

3 结果与分析

3.1园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园地适宜性评价指标包含交通便捷度、水源可及度、海拔高度和土地利用类型,通过专家打分法得到权重,分别为0.20、0.16、0.36和0.28。

3.2园地适宜等级划分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将园地适宜性划分为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园地适宜性评价等级标准

3.3零陵区园地适宜性单因子分析

根据上述园地适宜性评价等级标准,采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得到单因子空间分异,如图1-图4所示。

图1 交通便捷度单因子空间分异 

图2 水源可及度单因子空间分异

图3 海拔单因子空间分异

图4 土地利用类型单因子空间分异

3.4零陵区园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3.4.1高度适宜区 由表2可知,该区面积为4 672.80 hm2,主要分布于邮亭圩镇、接履桥镇、富家桥镇和菱角塘镇(图5)。该区域海拔高程适宜,属于低丘缓坡地貌,适宜多类作物生长。该区域在开发利用上呈现一定的垂直地带性,山脚坡地以旱粮生产为主,中间地带以果树利用为主,低丘较高区域以茶园和经济林为主。区内交通条件优越便捷,有利于生产资料和果品的运输以及农业生产,距离水源较近,可以保证果树和茶树等植物的需水。区域集中发展优质茶园和果园,以生产精品果茶为主。(1)重点扶持福田茶场,提升茶园生产环节机械化和标准化水平,示范带动周边农户,严格按照有机农业标准生产,积极进行有机认证;(2)大力发展以柑橘为主的水果产业,按照鲜食加工并举、突出产后加工的发展思路,优化品种结构,重视产品质量,开展精深加工,实施名牌战略,率先实现水果产业现代化;(3)建设有机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名优茶加工示范基地和精品柑橘种植园,促进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4)积极推广新技术,在茶园主要生产环节,配套机械化生产所需的农业技术条件,制定机械选型配套标准、机械化作业模式及规程、机械化生产鲜叶质量标准等;(5)在果园中应用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控水增糖,完熟采收,大幅度提升优质果率。

3.4.2适宜区 该区面积为10 937.72 hm2,广泛分布于接履桥镇、珠山镇和菱角塘镇。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果园和茶园为主,兼有部分荒草地和其他草地,可作为园地的后备资源。区域重点抓好现有园地的更新改造,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名特优水果,提高园地生产效益。重点发展“果-畜-沼-草-网”、“药-茶-畜”、“菜-果-畜”、“粮-茶-果”等立体农业模式,大力发展果粮果肥间作、果草果菜间作等立体农业模式。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农户住宅周围的零星土地质量较好,合理利用,不仅可增加园地面积,而且可以发挥各户特长,振兴土特产品。结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拓展园地的多种功能。一是加强茶文化与健康养生的宣传营销;二是通过品种的科学搭配,实现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同时开展赏花休憩、采摘品尝、科普教育、果树辨认等休闲项目。

3.4.3勉强适宜区 该区面积为1 604.64 hm2,主要分布在富家桥镇、大庆坪乡和黄田铺镇。区域内交通不便,水源缺乏,应改善其交通运输和灌溉条件,培肥改良土壤,增强土地生态系统调控能力[7],从而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因地制宜,适度开发勉强适宜地区,提高后备用地储量。

3.4.4不适宜区 该区面积为358.56 hm2,主要分布于邮亭圩镇和黄田铺镇。该区域内大部分为较分散的裸地,支离破碎,土壤质地较差、生态脆弱,不适宜种植作物,需要改善土地理化性状,强化其自我修复能力,土改措施以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为主。

表2 零陵区各区域园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hm2)

4 结论与讨论

4.1结 论

研究以GIS 空间分析技术为支撑,对零陵区园地进行了适宜性等级划分,并针对各等级园区的特点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为零陵区的园地布局优化调整和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研究基于GIS平台,增强了评价系统的功能,提高了效率,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有效管理;与评价方法有机结合,直观地反映了园地适宜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实现了评价结论的地图可视化。

4.2讨 论

在文章中讨论的适宜性等级是相对概念,有些区域被定性为不适宜区并不是该区域完全不适宜作园地开发利用,而是相对于其他区域,其适宜性等级稍低。

影响园地适宜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土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由于受到数据可得性制约,部分因子在研究中没有体现,但在今后研究中还需将光照、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和有机质、土层厚度等土壤因子[8]引入进来,充实和完善指标评价体系。同时,加强对上述指标的样点检测,根据农作物的生物特性,提出相应的限制性因素,建立评价因子隶属函数经验模型,构建园地质量数据库[9]。

在适宜区类型中,存在较多的过渡地带——低丘缓坡地,这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区域,也是农业发展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宝库。因此,应加强低丘缓坡地区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积极探索低丘缓坡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另外,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应遵循自然法则,筛选和引进适宜当地自然环境生长的优良品种,实现有序开发[10]。同时,还需引入景观生态理论,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开启新的角度,尤其在园地种植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上,值得作更深入的探究。

图5 零陵区园地适宜性等级空间分异

参考文献:

[1] 史同广, 郑国强,王智勇, 等.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 26(2):106-115.

[2] 陈松林,刘 强,余 珊. 福州市晋安区土地适宜性评价[J]. 地球信息科学,2002,(1):61-65.

[3] 刘 柯,熊小丽,颜 勇,等. 基于MAPGIS的英德市低效园地山坡地的耕地适宜性评价[J]. 广东农业科学,2010 ,(3):253-257.

[4] 庞珊珊. 公安县耕地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及潜力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 关小克,张凤荣,郭力娜,等. 北京市耕地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布局研究[J]. 资源科学,2010,32(3):580-587.

[6] 聂 艳,喻 婧,崔 灿. 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园地适宜性评价——以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8):1000-1005.

[7] 陈 颖,吴柏清,邹卓阳,等.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四川省马尔康县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10,17(4):100-103.

[8] 姚光华,谭德军,罗真富,等.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园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长寿湖周边地区为例[J]. 土壤通报,2011,42(6):1308-1313.

[9] 赵华甫,张凤荣. 基于栅格算法的北京农作物土地适宜性评价[J].土壤通报,2013,44 (6):1281-1286.

[10] 徐 萍,卫 新,王美青,等.浙江省低丘缓坡农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路径与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3):73-77.

(责任编辑:成 平)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Garden Plots Based on GIS —a case study of Lingling District in Hunan

LIU Ying,JIN Long-xin,ZHU Qi-ya,ZHU J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agricultural division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125, PRC)

Abstract: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suitability level of LingLing District of Hu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the GIS technology and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combined organically, and the appropriate level of the garden plots in the region was divid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is region was highly suitable, suitable, barely suitable and not suitable for grades of garden area were 4 672.80, 10 937.72, 1 604.64 and 422.74 hm2.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level region, the direction and focu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garden plot; suitability evaluation; GIS; Lingling District

通讯作者:黄真池

作者简介:刘 英(1982-),女,湖南长沙市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经济与区域发展的研究。

基金项目:永州市零陵区农业局合作项目(2015)

收稿日期:2016-01-27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6.04.014

中图分类号:S15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6)04-0044-04

猜你喜欢

园地
读者园地
读者园地
园地再现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
书画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