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瓜新品种兴蔬春丽的选育

2016-06-01李勇奇胡新军韩小霞粟建文袁祖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苦瓜

李勇奇,胡新军,韩小霞,粟建文,袁祖华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苦瓜新品种兴蔬春丽的选育

李勇奇,胡新军,韩小霞,粟建文,袁祖华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摘 要:以G02-2与G90的杂交后代经7代株内自交,一代系内自交选择而成的自交系G189-1为母本,以广东大肉苦瓜后代自交系G181为父本选育成的晚熟条瘤苦瓜“兴蔬春丽”,从播种至采收80 d左右,果实表皮绿色,条瘤,圆筒形,单瓜质量550 g左右,平均产量5 000 kg/667m2,抗白粉病和疫病,该品种适于华南等地栽培。

关键词:苦瓜;春丽苦瓜;一代杂种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重要的瓜类蔬菜之一[1-2]。苦瓜富含维生素C、苦味甙及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多肽P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3-4]。经常食用具有清热消暑、补肾健脾、养血益气、滋肝明目的功效,特别是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有明显的疗效,因而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5-6]。近年来全国种植面积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华南地区主栽的苦瓜品种以中晚熟绿色条状瘤苦瓜为主,生产中常缺乏即高产又商品性优良的品种[7-8]。春丽苦瓜晚熟、连续坐果性好、产量高、果形好、商品性状优,是适合华南地区冬种北运的优良苦瓜品种。

1 选育过程

春丽苦瓜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苦瓜育种课题组以G189-1为母本,以G181为父本选育成的一代杂种。

母本G189-1是以G02-2与G90的杂交后代经7代单株自交,一代系内自交选择而成的自交系,其主要性状表现为植株生长势强,耐热性好,晚熟,果实长棒形,绿色,条状瘤,果长34~35 cm,果粗6~6.5 cm,单果重500 g左右。父本G181是从广东大肉苦瓜经6代株内自交,一代系内自交定向选择而成的自交系,其主要性状表现为植株生长势强,晚熟,果实短圆筒形,绿色,条状瘤,果长25~26 cm,果粗5.5~6 cm,单果重380 g左右。

2005年以G189-1为母本、G18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06~2007年在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试验场进行品比试验,2008~2009年在长沙、岳阳、衡阳、怀化进行区试,2009~2010年在广东湛江、海南三亚、广西武鸣等地进行生产示范,春丽苦瓜表现晚熟、生长势强、抗病、耐热、高产。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登记编号XPD003-2011。

2 选育结果

2.1丰产性

2.1.1品种比较试验 2006~2007年在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试验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小区面积60 m2,采用棚架栽培,棚宽4 m,株距80 cm,棚高2 m,每小区定植40株。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以兆丰长身油苦瓜作对照。结果表明(表1):春丽苦瓜第一雌花节位平均为17.3节,对照第一雌花平均18.4节,总产量平均5 040.2 kg/667m2,比对照增加8.3%。

2.1.2区域试验 2008~2009年进行区域试验,分别在长沙、岳阳、衡阳、常德设立4个试验点。采用棚架栽培,棚宽4 m,株距80 cm,棚高2 m,400~500株/667m2,均以兆丰长身油苦瓜作对照。结果表明(表2):春丽苦瓜总产量平均5 095.1 kg/667m2,比对照增加8.3%。

表1 2006~2007年G189-1×G181苦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表2 G189-1×G181苦瓜区域试验结果

2.1.3生产示范 2009~2010年在广东湛江、海南三亚、广西武鸣等地进行了生产示范,结果表明,春丽苦瓜平均产量5 187.5 kg/667m2,因其商品性好、丰产、优质、抗病深受种植者欢迎。

2.2抗病性及适应性

在2008~2009年品种区域试验的同时,对其白粉病和疫病进行了田间抗病性调查,结果表明(表3):春丽苦瓜与对照兆丰长身油苦瓜均未发现白粉病和疫病田间病死株。春丽苦瓜白粉病的病情指数两年平均6.8,对照兆丰长身油苦瓜病情指数两年平均6.9;春丽苦瓜疫病的病情指数两年平均7.3,对照兆丰长身油苦瓜病情指数两年平均7.6。证明春丽苦瓜和对照兆丰长身油苦瓜均高抗白粉病和疫病,该品种适于华南地区露地栽培。

表3 春丽苦瓜感病指数

3 主要特征特性

春丽苦瓜植株蔓生,生长势旺盛,分枝能力强,主侧蔓均可结瓜,晚熟,第一雌花节位15~18节,连续座果能力强,商品瓜长棒形,绿色,条瘤,果肩平,瓜长32~36 cm,粗6.5 cm左右,肉厚1.2 cm左右,味略苦,单瓜重量550 g左右。该品种适应性强,高抗白粉病、疫病,适于华南地区露地栽培,一般产量5 000 kg/667m2左右。

4 丰产栽培技术

4.1播 种

在华南地区适宜的播种期春季为2~3月,需保护地育苗,秋季为7~8月,可育苗或直播。一般采用温汤浸种,即用一份凉水对两份开水使水温在55℃左右,将种子浸泡于其中并充分搅拌,保持水温30℃左右,浸种4~5 h后沥干,播于苗床中。

4.2整地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向阳的地块,施入农家肥1 500 kg/667m2,复合肥100 kg/667m2,饼肥100 kg/667m2做基肥,深翻整平,覆盖好地膜。

4.3移栽定植

当幼苗4~5片真叶时选晴天下午定植,一般采用棚架栽培,400~500株/667m2,棚宽4 m,株距80 cm,棚高2 m,及时摘除1 m以下侧蔓。

4.4病虫防治

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瓜绢螟和瓜实蝇等,蚜虫可用10%的吡虫啉粉剂500倍液防治;地老虎可用2.5%敌百虫粉剂1.5~2 kg/667m2加10 kg细土制成毒土顺垄撒在幼苗根际附近或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瓜绢螟可在幼虫1~3龄时,喷洒2.5%敌杀死乳油1 500倍液防治;瓜实蝇可在成虫盛发期,于中午或傍晚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为害严重时,隔3~5 d重喷一次,并及时摘除受害瓜深埋。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和疫病(尤以长期低温阴雨天易发病,危害严重),白粉病的防治药物有15%粉锈宁1 000倍液或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等,也可用12.5%腈菌唑2 000倍液进行防治,隔7 d喷一次效果较好。疫病可用70%甲霜猛锌600~800倍液防治。

4.5采 收

雌花开放后18 d即可采收,此时果实已充分长大,果实表面瘤状明显,且有光泽,采收宜在晴天早上进行。采收后每7~10 d追施复合肥一次(10~15 g/株),施肥后灌水。

参考文献:

[1] 苗明军,常 伟,李 志,等. 早熟高产苦瓜新品种冠春4号的选育[J].长江蔬菜,2015,(6):13-14.

[2] 刘国政. 苦瓜杂种优势及其遗传距离相关研究[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

[3] 李大忠,薛珠政,康建坂,等. 苦瓜新品种闽研2号的选育 [J]. 福建农业学报,2009,24(6):528-530.

[4] 苗明军,常 伟,李 志,等. 营养与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 园艺与种苗,2011,(6):106-109.

[5] 严哲琳,刘铜华. 苦瓜提取物对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糖代谢的影响[J]. 吉林中医药,2011,31(8):809.

[6] 袁祖华,粟建文,胡新军,等. 苦瓜的营养化学成分及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6,(5):48-50.

[7] 刘昭华,牛 玉,刘子记,等. 热研3号油绿苦瓜的选育[J].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24-27

[8] 李 志,李跃建,常 伟,等. 苦瓜新品种秋月苦瓜[J]. 中国蔬菜,2005,(11):127.

(责任编辑:高国赋)

Breeding of New Bitter Gourd Variety Xingshu Chunli

LI Yong-qi,HU Xin-jun,HAN Xiao-xia,SU Jian-wen,YUAN Zu-hua
(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unan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sha 410125, PRC)

Abstract:Chunli is a new bitter gourd F1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 inbred line G189-1 as the female parent with inbred line G181 as the male parent. It takes about 80 days from sowing to harvest, and the fruit is long cylinder in shape with green color. The average fruit weight is about 550 g, the average yield is 5 000 kg/667m2, and it could resist to powdery mildew and epidemic disease. It is suitable for open field cultivation in Southern China.

Key words:bitter gourd; Chunli bitter gourd; F1hybrid

作者简介:李勇奇(1980-),男,湖南沅江市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瓜类蔬菜遗传育种。

收稿日期:2016-01-20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6.04.006

中图分类号:S6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6)04-0016-03

猜你喜欢

苦瓜
夏季清热解暑 苦瓜是“小能手”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苦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种植苦瓜抓哪些管理
Passage 1 Colorful tea culture
吃苦瓜
济公歪传——苦瓜与黄莲
苦瓜的妙用
人为什么要吃苦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