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时茂 高尔夫开启了我生活的另一种方式

2016-05-31王小志

中国新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打高尔夫高尔夫儿子

王小志

一杆一喜悦,一球一人生。高尔夫,带给朱时茂的不仅仅是快乐。

北京,伯豪瑞廷酒店7层。

午间时分,慵懒的阳光洒向窗内。当墙上的时钟指向一点二十分时,朱时茂走进了房间。“噢耶,一分不差,刚刚好是约定的时间呢。”就在我们惊呼的时候,他的经纪人对我们笑着说,“他一向都很准时”,随后她又补充道,“他也喜欢不迟到的人”。

语毕,众人皆笑。随后,一场访谈在愉快的氛围中展开。

高尔夫让我收获很多

聊起高尔夫,朱时茂总能双眼放光,他说,在打高尔夫的过程中,自己收获了很多。

高尔夫是GOLF的音译,由4个英文词汇的首字母缩写构成,分别是:Green, Oxygen, Light, Friendship,代表的意思是“绿色,氧气,阳光,友谊”,它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

20多年前,朱时茂在美国接触到了高尔夫球运动,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除了锻炼外,朱时茂说,“这个运动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教会我们要自律,在打球过程中很自律地把球打完。”

朱时茂所说的自律是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遵守打球的规则。我们知道,在大型的高尔夫球场里,会有起伏的丘陵和错落的树林,打球者一不小心可能会把球打到沙坑或者树林里。那么,出现了这些状况怎么办?是按照规则一杆一杆接着打下去还是投机取巧呢?

这正是考验每个人能否严格要求自己的时刻。“在打球过程中,无论球打到何处,都不要再去动这个球,特别是在没有任何人或者摄像头监督的情况下,更应该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朱时茂如是说,“球无论打到什么地方,都不能去偷懒,更不能去走捷径。”

那么,失败会不会很难过?对于这个问题,朱时茂的回答很肯定,“这个时候会很沮丧,因为杆数高了”。作为一个打高尔夫的人,当然是打的杆数越少越高兴。一杆接近目标,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成就感和喜悦。但是打不好也没关系,“毕竟你已经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这个动作。我们可以从下一个洞开始重新来过。”

或许就是因为朱时茂的自律和认真,他曾取得了2次一杆进洞的辉煌历史。

打高尔夫不仅让朱时茂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也让他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去交流。

闲暇的时候,朱时茂会邀请几个好友一起去打球,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分享打球的心得,他们更会聊生活,聊人生,五花八门海阔天空,思想的火花往往就在这个时候碰撞了出来。“我特别喜欢这个运动,这是一种非常有益健康,可以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激发灵感的运动。”

虽然一样也是网球、篮球、乒乓球高手,但是朱时茂说唯有从高尔夫这项运动中,他品味到了很多哲理。这种哲理,关乎生活,关乎工作。

“人生就像打高尔夫,走的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前一段也许没有走好,没有关系,让它pass过去,从头再来。”

作为国内最早接触高尔夫的演艺明星之一,朱时茂不仅自己喜欢打高尔夫球,还将高尔夫与慈善结合了起来。

2015年,朱时茂等人参加了亚洲明星高尔夫慈善赛,通过赛事募集和慈善晚宴拍卖,他们将募集到的款项全部捐赠给了受捐单位。他说,“直到现在为止,只要有活动我们就会想着要做慈善。”

在此之前,他先后帮助过山里孩子圆了世博梦;走上街头以物换物,资助甘肃的贫困小学。除此以外,他更是慈善晚会的常客。

然而,对于自己所做过的善事,他并不愿意多回应,只是告诉我们,“通过这样一项活动,能够帮助需要的人,我感觉特别有意义。对我来说,做了这件事也不一定要去报道,做完了自己感觉心里踏实就好。”

一杆一喜悦,一球一人生。

高尔夫,带给朱时茂的不仅仅是快乐。

我从来不演导演

采访朱时茂的当天下午,喜剧电影《万浪飞的逆袭》也在同一家酒店里举行启动仪式。这一次,朱时茂在其中担任监制。

作为一部青春爱情喜剧,《万浪飞的逆袭》讲述了大学生万浪飞(谐音窝囊废)毕业后为实现理想,毅然留在大都市,经过打拼最终收获事业与爱情的故事。

事实上,拍电影、演话剧、当导演、做制片人,朱时茂这些年一直在寻求改变。而对于不同的身份,朱时茂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领悟。

谈到这次监制的工作,朱时茂坦言“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难在哪里呢?“监制这个位置一定要把握准。既不是你导,又要把你对这个剧本的理解和影片要拍摄的样式跟导演交流,这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要看你会不会做。”

当被问及自己打算如何去做监制时,朱时茂认真思索片刻以后说道,“对艺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一部电影十个导演可以拍出十个样子,这就是你对人生的理解和对艺术的理解。明白了这些你就知道监制要怎么做了。无论如何,既然做了监制,就要把你对这个戏的所有理解和对戏有好处的东西讲出来。监制只挂名是不行的。”

如果说做监制让他感觉有一点点难度时,那么说起他的另一个身份——导演时,他则用愉快二字来形容。“我做导演很愉快,和演员合作也很愉快。”

作为导演,朱时茂先后执导过《戒烟不戒酒》 《爱情不NG》《远得要命的爱情》等多部影视作品。

在拍摄贺岁片《戒烟不戒酒》时,首次加盟国产贺岁喜剧的邬君梅就表示,“在茂哥这儿演戏太舒服了,从来没这么舒服。”

对于这个评价,朱时茂用调侃的语气回应她,“这是茂哥的智慧。”朱时茂说,经过这些年来的积累,他对镜头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到现场布置下去后,大家就按部就班准备,因此大家都可以处在非常愉快的创作状态当中。

对于如何拿捏导演的作用,朱时茂说“我从来不演导演”。他告诉记者,在拍摄现场他从来不发脾气。“我从来不在现场和演员去吼。演员是需要导演启发、引导的,你如果声音大,一些年轻演员会被吓到,导演越说,演员会越紧张,创作情绪会被打断。如果当着很多人的面,让演员下不来台,他还能去认真地想戏吗?特别是女演员,面儿薄,有问题的时候最好是跟她小声商量,这样演员也能够接受。如果很大声,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不需要这样。”

因此,在拍摄现场,从来看不到朱时茂对演员大吼大叫,因为他的愿望很简单,“我就希望你把这个人物把握住了就行。”

在朱时茂看来,导演和演员不是命令关系,而是沟通关系,导演对具体某一个角色的理解和钻研不一定要比演员强,所以导演的意见不能强加到演员身上。

因为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朱时茂说自己和演员们的合作很愉快,他自己也很享受这样做导演的过程,“我觉得我做导演的时候很轻松,高高兴兴一天就拍完戏了。”

是什么力量牵引着朱时茂进入这种不急不躁,循序渐进的导演状态呢,是受高尔夫的影响吗?当记者提出这个疑问时,朱时茂给予了肯定的答案,“打高尔夫把我的脾气磨练了一下,这项运动对性格有一个很好的磨练。”

一如打高尔夫,有张有弛,在这样张弛的过程中,朱时茂自如地切换着演员、导演等诸种身份。

我不是个严肃的父亲

2015年年初,由青年导演朱青阳执导的电影《谍·莲花》在全国公映,上映首周票房已超过1380万。首次执导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这让父亲朱时茂很欣慰。

朱时茂说:“我看过他拍《谍·莲花》的现场,我看他还是有导演那个劲儿的,他的很多镜头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一如在高尔夫球场上,朱时茂对人对己的要求是自律,他在儿子的成长中,也严格要求自己,既关心儿子的成长,却绝不做过多的干涉。

因为受家庭的影响,青阳从小就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选择大学时,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每年只招收100个学生,已经培养出了不少一线的知名电影人,因此竞争十分激烈。

说到报考学校的经历时,作为父亲的朱时茂很是感慨。“大学的时候,明明有十个大学可以报,他就报了这一个,如果这个不录取,他就得重新再来,这也算是孤注一掷了。他也真敢赌,当时我在国内,我都不知道。”

对于儿子的选择,朱时茂表示理解,同时也告诉儿子,“学了导演这个专业,必须要在导演这个方面有所成就。”

作为艺术道路上的前辈,朱时茂常常和儿子分享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我可以把我走过的路跟他交流。”作为父亲,他又尊重儿子对艺术的理解,从来不干涉儿子的创作。“导演就是一个人一个样,绝对不可以去代替他。你导演的东西就是你对剧本的理解,对人生的理解。这个不可以代替。”

在朱时茂看来,“一个年轻的导演在现场导演,演员以及其他人的经验、资历可能都比他丰富,但是导演是一个创作当中的主要人物,怎么去协调,去沟通,这些东西他都要去磨练。”这种磨练,无疑,是每一个青年导演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的。

而在生活当中,朱时茂说,“我不属于严肃型的父亲,我不太喜欢那种特严肃的感觉。”

作为父亲,他经常和儿子聊天,尽可能和儿子多沟通。“我们之间父与子的关系能够摆正,有时候也有点朋友的关系。他基本上什么话都敢跟我讲。”平时儿子去酒吧玩,酒吧里的趣事、糗事也都会告诉朱时茂。

作为头顶光环的星二代,青阳的成长并没有让父母担心,朱时茂说,“我知道这个孩子是比较正统、阳光的。我对他很放心,不需要家长再去督促他做什么事情。”

猜你喜欢

打高尔夫高尔夫儿子
打儿子
特朗普当总统,每4天打一次高尔夫
高尔夫MK7.5的 10位对手
蜜蜂也会“打高尔夫”
特朗普一年打高尔夫次数远超前任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高尔夫
儿子
休闲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