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中国文人的悲秋情怀

2016-05-30张鸿芸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天净沙悲秋秋思

内容摘要:中国文人自古有借景寄情的传统,含蓄地借着景物来书写自己的际遇和情感。悲秋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一种情结。本文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白朴的《天净沙·秋》为例,来谈谈中国文人的悲愁情怀。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 悲秋 中国文人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千古传诵,被誉为“秋思之祖”,堪称表达旅人悲思作品中无法超越的经典,全曲五句二十八字,其深得中国画中写意这种形式的精髓,用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书画一家,这同样要求作者要有凝练的笔触,落笔精准,刻画出含蓄而深刻的意境。该小令廖廖数笔,就勾画出令人无限遐想和惆怅的意境,尤其是结尾处“断肠人在天涯”将悲秋的情怀提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

马曲艺术成就之高已是毋庸置疑,这里想用同一时期同一题材的另一首作品与之进行比较,以探寻中国古代文人悲秋情绪的特点和本质,借以研究我国文化创作的传统和心理,这首作品是《天净沙·秋》,作者是同为元曲四大作家之一的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仔细比较,两首《天净沙》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都是选词精炼,同样都是简单意向的罗列,马有“孤村”白有“人家”,马有“夕阳”白有“落日”,马有“流水”白有“绿水”,马有“西风”白有“残霞”,最为相似的就是二人的作品中都有“老树”和“鸦”,两位善于营造气氛的高手都选中了乌鸦这个意向,这不是一种偶然,早在《诗经》里就开始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邶风·北风》中:“莫赤匪狐。莫黑匪乌。”在这之后乌鸦意象经过楚辞的发展应用,发展到唐朝,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乌鸦遍体乌黑,没有其他鸟类鲜艳的羽毛;它叫声凄厉,不如别的鸟儿动听,乌鸦的自然生活习性以及神话色彩使得诗人往往把它与自己的某些消极情感联系在一起,赋予它特定的意蕴。在诗歌中,乌鸦往往和衰朽、渺茫、萧瑟乃至奸邪联系在一起,表现的情感往往也是压抑、苍凉、愁郁、凄苦的。古代民间传说中,乌啼不祥,甚至还有“乌鸦头上过,无灾也有祸”的说法,民间迷信地认为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人们心目中通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马致远和白朴两人所用的“昏鸦”和“寒鸦”,前者暮色沉沉,后者秋风瑟瑟,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不同之处在于,白朴没有停留在秋日的寂寥与悲苦之中,在一片静寞里,作者突然加入一个动态的描写,“一点孤鸿影下”,这种笔锋一转的写法就好比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声写静反衬的表现手法,用哀鸣的孤鸿突然落入视线落入这副静景框内的方式来渲染此前刻画的深秋晚景,以动写静,相映出绝妙的秋意秋景。

最为精妙的是白朴绝不只限于以动写静,他笔锋所到之处不仅仅是“孤鸿影下”,而是更加出人意料地把景色转换到另一个亮丽鲜艳的画面:青山碧碧,绿水清清,秋草荒白,红叶绚烂,黄花明艳。

中国文人自古有借景寄情的传统,含蓄地借着景物来书写自己的际遇和情感,纵观中国古代诗人不是怀才不遇,就是遭人排挤,李白、陶渊明、辛弃疾之类比比皆是,除了“国破山河在”“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样的大环境以外,更能激发诗人写出传世作品的情绪便是政治上不能施展其才华的郁郁不得志。

说到借景寄情,白朴同样是个中高手,这首小令同样可以联系起他的际遇,1261年四月元世祖命各路宣抚使举文学才识可以从考者,以听擢用,时以河南路宣抚使入中枢的史天泽推荐白朴出仕,被他谢绝了。他因拂逆史天泽荐辟之意,自觉不便在真定久留,于是弃家南游,以此表示他遁世消沉,永绝仕宦之途的决心。我们同样可以从这首《天净沙·秋》看出白朴做人的态度,在白朴心中朝廷就是那瑟缩而毫无生气的地方,他希望自己像那只孤独的鸿雁,能够远离这方冷清之地,寻找属于自己的乐土,而心中向往的自然正是那“青”“绿”“白”“红”“黄”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让人心中充满温暖的美好境地。

只不过“悲秋”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一种情结,这种带着颓废色彩的创作倾向基本上代表了整个文学发展的主流,正如杜甫所说的“万里悲秋常作客”和刘禹锡所说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可以说,这些悲秋作品既有特定情境与氛围对自身创作的影响,有一代代诗人悲秋文化不断传承的影响,加上济世理想和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差距,便形成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白朴的《天净沙·秋》论其知名度远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也正是因为其背离了这种主流的创作倾向。

(作者介绍:张鸿芸,贵州商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天净沙悲秋秋思
秋思
天净沙·冬
秋思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天净沙·春
天净沙·秋思
从琵琶曲《思春》到粤乐《悲秋》的乐调考证与传播变化
悲秋
秋思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