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西编组站CIPS改造效果分析

2016-05-30王大鲁

关键词:编组站效果分析

王大鲁

摘 要:济西站目前正进行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改造,车站的组织结构和作业流程会有所改变。本文结合施工方案和目前改造进度,在对车站改造基本情况介绍的基础上,分析车站CIPS后的作业流程与组织结构,并对改造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编组站;CIPS;作业流程;效果分析

济西站是济南铁路局管内唯一的路网性编组站,与丰台西、南仓、徐州北、南京东、南翔等枢纽构成了华东地区铁路交通网络重要节点。场型为正线外包双向混合式二级六场,按等级为特等站,按技术作业为编组站,按业务性质为货运站;主要担负着京沪、胶济上、下行货物列车及部分枢纽小运转列车的解体、编组和中转任务。为进一步提高济西站作业效率,解决枢纽客货列车严重交叉干扰等问题,实现枢纽点线能力协调,确保济南铁路枢纽畅通。目前,济西站进行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改造,以期在综合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对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本文拟对济西站自动化改造以后的效果进行分析。

1 济西站CIPS改造的基本情况

“七楼合一”,将调度楼、I场信号楼、II场信号楼、III场信号楼、VI场信号楼与上下行尾部作业楼合并,建立新的调度指挥中心,实现接发车与调车作业的集中办理。在技术上,将计算机联锁系统、尾部停车器系统、驼峰自动化系统、调度指挥管理系统等集成到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除可形成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管理各个岗位所需要的信息外;还可针对调度层的管理特点自动决策安排调度计划、控制现场设备,现场控制设备能够接受命令,将现场设备与作业进度等信息予以反馈,这样调度层可根据反馈信息自动调整决策,从而实现站内的全面信息化与自动化。

2 主要作业流程的变化

2.1 组织结构

计划系统内,取消驼峰、峰尾车场调度员,其工作由助理调度员接管,原来助理调度员的工作由系统自动办理或由现在助理调度员办理。原运行系统组织结构由车站值班员、车场值班员、内勤助理值班员、信号员构成。改造后以上行系统为例:由车站值班员,上到车场值班员、上发车场值班员构成,其中,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本系统的接发列车工作,上到车场值班员负责上行列车的到达作业,上发车场值班员负责峰尾区的调车作业,上行发车由本系统车站值班员统一办理和指挥。调车系统中取消了峰尾楼调车区长、峰尾内勤助理值班员、作业员的岗位:调车区长的作业联系、计划下达与变更、报点、调车机替换方案等由系统自动办理或者助理调度员办理;自控模式下,峰尾楼内勤助理值班员的作业联系、列车进路与调车进路的排列等作业由出发场车场值班员办理;自控模式下,作业员停车器操作由出发场车场值班员在K5B系统界面的相应股道上直接办理,不再设停车器的专门操作平台与设备(设置手动停车器操作台,停车器自动模式出现故障时使用)。

2.2 作业流程的变化

2.2.1 接车作业流程

目前,到达场主要接到达解体的列车,也有部分转直通场的。直通场负责部分改编列车、无改编列车的接发车作业,同时负责编发场的发车作业(编发场排列部分发车进路)。

CIPS改造后:到达场将只办理到解列车和直通列车的接车作业;直通场办理本场发车作业,同时负责编发场的所有调车与发车作业。到达场不需与直通场办理转场作业的联系;直通场发车进路可一次开通,不再联系编发场排列部分发车进路。这样减少横向的作业联系环节,合理安排排列进路的时机,提高咽喉能力利用。

2.2.2 调车作业流程

调度指挥方面,实现了助理调度员对调车组的直接指挥,调车作业通知单直接下达到调车组,变更计划将更加及时。在排列进路方面,能够实现调车进路与列车进路的自动选排,在非正常情况下由下发或者下到车场值班员人工干预,如L6线机车进出库作业、中穿转场进路的排列工作、调车机机务段取送车进出库作业、站修线作业、上行货场作业等均需由上行峰尾车场值班员联系。

3 效果分析

①实行调度集中模式,打破传统的区域作业理念,可以从全站角度出发安排本场作业,作业时机更加恰当,作业过程更加透明。全站的作业均有统计分析,便于分析计划制定与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症结所在,便于提高计划的合理性和作业效率。同时,在集中楼内统一作业,由原来的“背靠背”变成了“肩并肩”或“面对面”减少了作业联系环节,确保了各种作业事项传达的精确性,便于协商有冲突的作业项目,优化作业组织,提高作业效率。随着操作系统和作业联系发生变化,多年的作业方法发生改变,对职工的传统理念造成冲击,锻炼了学习能力;全站职工在系统改造的过程中建言献策,对改造后的作业方法、站场图中各种按钮的设置等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学习氛围浓厚,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

②除了改造信息系统、控制系统,使其互联互通外,站场的设备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如分路不良区段的改造、原路回停车器不自动制动的改造等,改善了列车与调车进路的办理条件,保证了运输安全。北环线至济西站上行场联络线建成后,中穿转场数量与交换车数量减少,减少进路交叉,释放站内咽喉能力,调车机可更多地服务于货场、甩挂和编组等作业。

③除了减少各种作业联系外,调车进路、列车进路的自动排列与溜放、编组勾计划的自动生成等将职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计划与进路的优化上,现在作业只需要盯控,掌握人为干预的时机。再如,外部区作业不再由车场值班员直接联系、核对,列车接近或者接近出发点时,外部区货检、列检、外勤助理、防溜人员等会收到由系统推送的作业命令,作业完成后在系统内报点,车场值班员在其终端可随时查看各工种的作业进度,掌握发车时间,极大程度上减轻车场与车站值班员劳动强度。

④减少人员配备。多楼合一压缩了作业现员,实施岗位整合后,取消尾部作业楼所有岗位,各个信号楼人员统一整合到调度大厅,其岗位职称和岗位职责也发生相应变化。调度楼内助理调度员工作内容发生较大改变,统筹兼顾起原车场调度员的职责,现车区长、预确报和统计员等岗位进行整合。减少室内作业人员,缓解生产一线缺员的情况,平缓度过目前退休高峰的状况。同时,减低企业用工支出,降低单位运输成本,利于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编组站效果分析
SAM系统在哈尔滨南编组站的综合应用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诊治探讨
编组站停车器自动控制开通方案
编组站到解作业计划自动化编制研究
通辽南编组站改扩建设计探讨
CIPS系统在编组站生产运营中的应用
既有编组站CIPS系统改造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