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作文教学例析

2016-05-30何靖�オ�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立意现实生活建构主义

何靖�オ�

[摘 要]相对于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而言,建构主义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还是较新的研究领域。作文不是拼拼凑凑地堆800字,也不是通过背诵满分作文来模仿。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作文教学应该围绕现实生活,从学生的感悟和意义出发构建情感丰富、视角独特的作品。

[关键词]建构主义 作文 现实生活 立意 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30041

作文是高考的重头戏,在语文教学中的权重也非常大,却是学生最头疼的课型,甚至出现有些学生“谈作文色变”的习得性无助现象。本文首先分析当前的作文教学之困,接着就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作文教学该如何开展谈几点想法,最后就教学实践进行案例分析。

一、当前作文教学之困

很多学生怕上作文课。学生拿到作文题目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更主要的是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出现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的弊端所造成的。审视传统模式下的作文教学,师生不良的作文教与学的方式如下:

(1)教师在作文课上仅仅是给学生布置了作文题,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构建作文思路的支架,学生冥思苦想,思维无处攀岩,只是想着怎样凑够那800字。

(2)有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将作文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写,作文课改上成了阅读课,学生没有得到方法的指导和正规的训练。

(3)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得到高分,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捷径,就是让学生背诵高分作文,由此出发模仿写作,以迎合阅卷者的喜好,其结果是一时间整个班、整个学校的学生作文一个风格,千文一面,“新八股”,学生的表达能力显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二、围绕现实生活构建作文

如何解决作文教学之困?笔者认为建构主义理论是能够较好解决该问题的途径。

(1)围绕现实生活进行题目的意义建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作文题的布置上必须思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可用于写作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作文课有序开展。

(2)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必须对学生的接受程度有充分的考虑。从作文的形式来看,多种多样、难度不一,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以及看图作文等。仅仅给学生布置一个题目就要求他们完成写作任务,这对多数高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难在作文的审题上,学生仅仅看一个题目,立意把握容易不准。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在给出写作任务后,应该指导学生审题,引导学生分析、交流和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立意,和学生一起审题、交流立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给学生搭支架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写作不再无迹可寻。

(3)优化评价方式。与传统的打分数评价作文的方式相比,评价方式应该从结果性评价尽可能地向过程性评价转变,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以评促写。

(4)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不应该仅仅要求学生背高考满分作文,而应该把优秀的作文介绍给学生,并请学生发表意见,通过交流讨论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效果。

三、教学案例

1.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老僧见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迅速将其捞起,怎奈,被蝎子刺伤。次日,这位老僧又遇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不假思索,又迅速将蝎子捞起,又被刺伤。路人不解,问:大师为何不吸取教训?如此毒蝎,由它去吧!老僧曰:蝎蜇人乃天性,不蜇人,失其性,非蝎也;佛救苍生于水火亦乃天性,不施救,失其性,非佛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教学过程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就审题和立意进行探讨、交流,小组成员根据交流、讨论的所得所感,各自列写作提纲,然后再自评、互评,推荐小组代表进行组间交流。

(2)小组间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陈述本组的最佳立意,并提供几个推荐的提纲,之后提供若干可以在作文中使用的相关材料,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3)请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评判“这是不是一个好的作文题”,这实际上是进一步审题和提升立意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讨论,多数学生赞成这是一个好的作文题,理由有二:一是切合实际,以“天性”“本性”为中心论点,材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时社会各界热烈讨论的话题——该不该扶老人、小悦悦事件等,这个材料很好地对人性冷漠进行了反思。教师抓住教学时机,让学生明白,做好事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被肯定,那些少数人做好事被冤枉的个别现象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仍然应该怀着一颗热情善良的心,让社会充满温情。二是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多数学生看到题目都能迅速地做出判断,把目光投向“天性”,这个思路是合理的,但不是最佳的。更为推荐的思路是看到题目中的辩证关系,从正反两面来思考,让思维更加全面、深刻。

有了上面的意义建构,接下来学生的作文自然就立意明确、内容丰满了。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立意现实生活建构主义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说“立意”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论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三个环节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假期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