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清市亚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矛盾与出路

2016-05-30叶有升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出路专业发展矛盾

叶有升

【摘 要】本文以现实需求和愿望为导向,激发教师发展的自觉主动性;以教师团队为载体,力争每位教师的参与及合作;以课堂实践为基础,直接关注教学研讨活动;以校本模式为支撑,实施草根化的校本途径,为乐清市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出路。

【关键词】亚农村学校    矛盾     出路     教师     专业发展

亚农村学校(本文所说的亚农村是指因国家政策的调整从农村向城镇过渡中的区域,而亚农村学校是指因国家政策调整从农村向城镇过渡中的学校,如乐清市的原双峰中学、智仁中学、镇安中学湖雾中学等,亚农村教师是指在亚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在硬件建设上,综合楼、学生宿舍、餐厅、多媒体教室等均为新建;在学生数量上,生源不断流失,学生数量逐年减少,在某些学校几乎出现断层的现象,整个初一年级也只有二十几个学生,多种多样的矛盾和冲突在教师身上汇聚和交融。

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通常具有这样的特点:(1)植根于学校背景,立足于教师所在的学区学校;(2)基于实际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质量为追求;(3)重视教师间的参与和合作,使教师保持较高的投入和认同,有更多的参与机会;(4)对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能够基于教师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所以,适合亚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一定是基于亚农村学校这样的学校情境,针对教师特点和问题并且能够让教师深入参与。

一、以现实需求和愿望为导向,激发亚农村教师发展的自觉主动性

当教师的现实需求得到了满足,才有改变的内在积极力量。虽然同处一校,但教师需求因个性化特征和各种因素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以这些现实的需求为导向,才能找到教师主动学习的基点,激发教师主动发展的愿望。亚农村学校教师的需求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亚农村学校教师既有工作量和福利待遇方面的需求,又有继续教育学习资源的需求;既有专业理念等认知层次需求,又有心理与情感等多层次需求。大多数教师的普遍需求主要表现在工作时间和专业发展机遇上。其次,教师的个性化需求表现出不同层次和不同特点。新教师的求知欲望很强,平时学校活动教研次数少,学习机会少,能力上得不到大的提升,专业发展有热情无方法,他们希望能够打消顾虑,坦率地对领导提出专业发展要求。中年教师在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业倦怠,专业发展意识淡漠,普遍认为自己社会劳动过多,已经没有专业发展的热情,参加专业发展活动是为了职称和面子,希望学校建立相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增强对优秀教师的认同,引发自己进一步进修的愿望。老年教师是学校内部教学科研的主要指导力量,他们希望在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在教学上作为专业引领者的愿望薄弱。另外,教师的需求也因专业素养结构不同而异,每个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和专业情意上的需求各有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

二、以教师团队为载体,力争每位教师的参与及合作

对于亚农村学校而言,本校内形成的教师团体在学校日常专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亚农村教师之间缺少自发主动的分享、交流和研讨的气氛,合作意识淡薄。怎样的教师合作才是真实的教师合作?如何改革现实状态下过于行政式的教研活动?学校应提供哪些支持为教师创造一种工作氛围,改善惯有的工作作风?如何把形式化的活动转化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合作共享为主导的合作学习?这些都是亚农村学校面对的主要问题。针对亚农村学校,首先要营造压力情境。新的理念并不等同于新的行为模式,团队活动同样需要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以往的教师团队活动因为参与者压力不足,往往流于形式。要努力减少团队活动中的旁观者,力争每位教师的参与。其次要营造合作的氛围。民主的、参与的、合作的新型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才能为教师团队合作奠定基础。比如在具有“合作”基础的教研组活动中,“教师都一起备课、观课,以及观摩有经验教师的教学,形成一个开放的、相互观摩和学习的良好气氛”,教师群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团队”,为教师与同事交流和相互学习提供了机会。第三,专业引领在团队活动中很重要。如果没有教研组长或者教学骨干等教师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团队活动就很有可能浮于表面,难以深入。一所亚农村学校专业素养高的老师虽然不是很多,但如果在年龄、经验、学科甚至工作习惯和风格方面合理配置,专业引领并不会制约着农村教师的团队合作。

三、以校本模式为支撑,实施草根化的校本途径

专业发展活动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它还可以融入课堂外与领导和同事的交流中,融入每个亚农村教师的专业生活中。我们提倡在亚农村学校实施“草根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草根化”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它强调教师专业发展不能脱离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脱离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不脱离学校和社会环境。亚农村教师培训费用紧缺、人手不足,只有低成本、低投入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才有可能在亚农村学校实际展开,以学校为立足点的校本模式正可以弥补亚农村学校开展专业发展活动的不足。对于亚农村学校,草根化的校本途径可以从教师个体、教师团队以及学校三个层面上实施。在教师个体层面上,校本专业发展活动中应该让亚农村教师接受新课程改革和专业发展的新理念,通过一些外部压力使教师愿意在课堂上尝试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主动找到发展的需求。在教师团队层面上,建立教師间良好的沟通机制,在亚农村学校中形成多样的教师团队并积极开展研讨活动。在学校层面上,草根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寻求学校本土文化的认同和有力支持。对于亚农村学校,学校领导应该重新思考重构校内时间安排和人事安排,最大可能地尊重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话语权、进修权、需求权,形成和谐认同的校园文化。

亚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矛盾有其特殊性,出路有其独特性。在国家、人民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亚农村教师只有认识到自己在专业发展中的特殊性,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农村教育的期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范良火.义务教育的出路[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3]易南轩.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李吉林.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猜你喜欢

出路专业发展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