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澜跌宕添神韵

2016-05-30潘军芳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丑石或事物当代作家

潘军芳

抑扬法,通俗地说,就是褒贬法。“抑”就是贬,批评的意思;“扬”就是褒,赞美的意思。抑扬法指的是在一篇文章中,褒与贬先后出现在同一人物或同一事物上,以此强化感情,造成文笔跌宕起伏,突出人物形象,增强表达的艺术性。抑扬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欲扬先抑,即为了肯定和褒扬某人或物,先作某些退让,有意贬抑或否定,而后再着力褒扬。

二是欲抑先扬,又叫抬高跌重法,本意在贬抑,却先以扬入手,竭力加以抬高。

运用抑扬法,必须着重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明确“抑”与“扬”的辩证关系。“抑”是手段,“扬”是目的。“抑”不过是虚张声势,撩人眼目;“扬”才是真情所寄。前面的“抑”是为后面的“扬”蓄势,前面“抑”得越低,后面便“扬”得越高。人物或事物的价值,可在一抑一扬、一起一落之间表现得更充分、更彻底。当代作家贾平凹的《丑石》就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文中先“抑”:丑石极不规则,不能垒墙,不细腻,不光滑,不能刻字雕花,不能浣纱捶布,是一块毫无用处的丑到极处的丑石。然后笔锋一转“扬”:丑石原来是几千年前从天上掉下来的一块陨石,它补过天,发过热,闪过光,给了祖先光明、向往、憧憬,掉下来默默地忍受误解和寂寞。由于作者处理好了抑与扬的辩证关系,文中“抑”的内容不仅没有损害丑石的形象,而且有助于彰显出丑石是一块伟大的石块。

其二,把握“抑”与“扬”的分寸。是不是“抑”到极处,也就是“扬到极处”呢?不能这样笼统地说。“抑”的分寸,一要掌握在现象或外形的极处;二要掌握在“迫于反击”的极处。反击战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开始的,文章的“抑”也止于“撩拨”到顶的时候。假如蒲松龄的《促织》里那个少年在三“笑”后,在“屡撩”的情况下,小虫还不暴怒反击,就说明少年“笑”得有理,小虫真的无用。而作品恰选在这里起“扬”,有分寸,用得恰到好处。

猜你喜欢

丑石或事物当代作家
当代作家老照片
当代作家老照片
当代作家老照片
入木三分
当代作家老照片
井中
丑 石
丑石 未经雕琢的璞玉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