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不可能没有品牌

2016-05-30

中外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消费者时代产品

《移动互联时代下一个被颠覆的,是品牌?》2016年第9期

互联网时代并不是说商业的基本规则被取代,这两者是兼容的,商业规则不适合互联网的需要调整,互联网不适应商业规则的也要调整。消费者是品牌的最好检验者,互联网时代难道没有消费者的体验了吗?

传统经济时代是有限的传播,现在是通过网络无限传播,因此消费者的体验更加“淋漓尽致”。于是坏事来了,只要你出一点纰漏,想在有限的范围内把它捂住,是不可能的——比如最近的三星手机,全世界很快都知道了。互联网加快了产品淘汰,这是对品牌更残酷的考验。

现在的产品需要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因为消费者越来越向前了,生活改善了,以前认为满意的东西,现在早已不满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结婚的时候追求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现在呢?拿自行车来讲,消费者需求也发生巨大变化,以前是凤凰牌、永久牌,现在品牌早已慢慢淡化。其实,品牌是可以有延伸并扩张的,如果当年那个凤凰自行车厂开发了新的产品,或者将商标嫁接到其他产品上,就会让老品牌增值、更新。

互联网时代,促进了新品牌的诞生与竞争,只要有创新产品,消费者就会为你点赞。互联网时代,不可能没有品牌,同时互联网时代还会促进品牌的形成,即便互联网淘汰了很多老品牌。

任何时代,消费者都是有比较的;任何时代,消费者都不糊涂,最聪明的就是消费者。

本刊战略顾问、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 徐源

不要过分夸大用户体验的作用

《用户凭什么认同你?》2016年第9期

文中作者提到一个观点:“做市场营销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企业理念不等于品牌理念!你认为的,你给予的,不一定是受众真正想要的。”同时,作者还提出“品牌打造就像在用户心里存钱。”

的确,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今天做件事,明天就有回报。此外,品牌的建立,需要经常释放一些积极的信息。比如:企业对外表达的社会责任、关爱员工、优良的服务等,通过这些信息连续、频繁地释放,久而久之,你的企业在消费者脑子里就建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品牌自然就会建立起来。反过来会拉动企业的发展。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宝洁,它将自己的品牌建立起来后,做任何洗发水产品都风生水起,飘柔、潘婷、沙萱等产品都卖得非常好。如果没有宝洁这个优秀的母品牌,或许其产品不会这么火,这就是品牌的价值。

再有,用户体验和产品创新不是一回事。我们有一个观念需要改变,就是过分夸大用户体验的作用,这是极为错误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乔布斯很少做市场调查,他有一个观点,我特别赞同,他说:“如果你要开发一个创新产品,你问消费者需要什么,他怎么会知道?”就如同一个坐马车的人,你问他想要什么样的汽车?他都没坐过汽车,怎么会知道?

所以,搞研发之前,你就要想到,客户可能需要什么东西?他没想到的,你要替他想到,因为你是专业人士。企业重大的发展方向,重大的创新,客户完全不知道,只有产品小改小革的微创新才适合做市场调研,但仅限于微创新。

甲春秋传媒机构策略总监 刘步尘

幸福就是把想做的事情做了

《黄若再出发:只做分子生意》2016年第9期

男人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创业是性感的,正因为如此,这篇文章吸引了我。

黄先生担任过天猫、当当、麦德龙等名企高管,年薪千万的身价,却可以“心态归零”,他17岁的儿子从大洋彼岸传来的声音“生命的价值不仅是金钱”,一直在我耳边回荡。黄先生摘掉金领中的金领:50岁的男人开始和90后称兄道弟,50岁的男人用自己的节奏和决心一条道走到“黑”,50岁的男人要做一米宽一千米深的“分子生意”。

这让我想到两位令人敬佩的企业家。72岁的任正非在上海虹桥机场,独自拖着行李箱排队等出租车,没有助理和专车,他的头衔是中国最受尊重企业华为的创始人;“橙王”褚时健,84岁那年让“褚橙”家喻户晓,而他的背后是牢狱之灾和失女之痛。不管身居何职、什么年纪,有梦想、在路上就会魅力非凡。

我的父亲也年近七旬,在他的世界里,种地就是人生最大的寄托和追求。全家老小都劝他安享晚年不要再种地,但他坚持自己并告诉每一位劝他的人:“种庄稼就是行善,我是农民,不种地还做什么?”父亲在8年前就住上了带院楼房,不愁吃穿,我曾对他的执着不屑,现在是满满的崇敬。作为他的儿子,13年来我只做了一件事——速记,大概跟他的基因有关。我一直有一个信念:只要能动,我会一辈子奋斗在路上。但是现在,要加上我父亲说过的一个词:行善。

就在今年中秋节的晚上,女儿睡了,我独坐她的书桌前,无意翻看她的一个粉色小本本,本里放着她自制的“分卡”,突然想起她最近一直嚷嚷着要给我玩“上课”的游戏,我却找了各种理由推迟……以后,再有人问我什么是幸福?我会说:幸福就是把想做的事情做了。

年幼也好,年老也罢,想出发就不要犹豫。学习黄若、任正非、褚时健,生命的精彩就在无数个再出发的路上。此生,生活不止眼前的金钱,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做你最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京安演说训练机构创始人 高天

@中外管理杂志:

【我们,最缺什么?】中秋之际,阿里安全部的四名员工借助技术多刷了124盒以成本价销售的月饼,被公司发现并在当天被开除。我们这个社会,最缺的就是规则——不,最缺的是遵守规则并维护规则,我们习惯于“法外开恩”,热衷于“下不为例”,擅长于“特殊情况”。所以,几千年来,我们的商业文明几乎还是一片废墟,契约精神在这片土地上难寻踪迹,相反违背公平正义的“三十六计”倒是人口相传。其实,阿里的四名玩小聪明的员工,与死伤于猛虎口中的母女,有何区别?

@张方:终于找到同类人了。哪怕活得很累、很狼狈,但我依然坚持我的底线和原则,并试着教育和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即便他们总是极其抵触,即便就剩我一个人……

@十四面体魔方:可以容忍群体的大毛病,不能容忍个体的小毛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时间:对于企业来说,难道不应该更看重能力吗?

@王洛:说“用代码抢月饼”跟火车票抢票软件一样?细思恐极。这难道不是我们自己价值观矛盾的结果吗?

猜你喜欢

消费者时代产品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知识付费消费者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