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召县城郊乡成人学校社区教育工作的有益探讨

2016-05-30马可张玉红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10期
关键词:成校成教成人

马可 张玉红

为加快发展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确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协调发展机制,强力推进社区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南召县城郊乡成人学校在县教育局、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自我加压,迎难而上,成效显著。笔者近期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城郊乡成人学校的社区教育模式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其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基本情况

城郊乡位于南召县中部,在城关镇外围环绕,总面积144平方公里,辖18个社区(村),5.5万人。近10年来,南召县城镇化建设主要在城郊乡铺开,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行政区、住宅区均在城郊乡境内。该乡前庄、闫沟、秦老庄、竹园沟、董店、东庄、贾沟等7个县城近郊村为县城规划区,规划区内的行政村全部设置为城镇社区。规划区占全乡土地面积的42%。如何使三个产业协调发展、共同受益于社区教育的科技红利,在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保证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收增收,成为发展社区经济、加速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该乡成人学校勇挑重担、突出主业、善于借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做法

1.果断决策,积极行动

城郊乡成人学校对全乡产业分布、技术需求、培训方向、缓急程度了解全面,主动和当地党委政府部门沟通,及时拿出切合实际的建议供决策参考,并大部分被采纳。学校建议,首先开展常年二三产业技术培训班,依据报名情况随时分专业开班。根据社区内建筑业发达的特点,开设了泥工、模板工、钢筋工、电工、砼搅拌工、架子工、上料工、防水卷材施工等专业技术培训班;根据装修业市场广阔,急需提高从业者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开设了装修设计、瓷砖贴铺、铝合金门窗加工、防水涂料施工、电路施工等培训班。同时建议在堰塘、水库开展高效养鱼,被采纳后积极为农民提供种苗、疫病防治服务,经两年发展,全乡水库利用率超过80%,连续3年年均产值在700万元以上,成为群众重要的财源支柱,并逐渐在上店村、县城康乐街形成了鲜活鱼交易市场,带动了饲料、网具、运输等相关配套行业的发展,成为南召县重要的商品鱼产地。

成人学校十分了解本乡的信息和人才网络,对培训工作驾轻就熟,诸如什么时候培训、培训什么技术、培训什么人、由谁来培训、在实践中如何指导等具体问题,成人学校都很有经验。学校培训前认真调研,准确切入问题的难点、重点和易被忽视点,理论精讲,实践细讲,注重操作,引导讨论,把课堂设在操作车间、施工工棚、农家小院、田间地头,虽然形式简捷,但主题鲜明、特点突出,群众愿意听、乐意学、学得会、用得上。学校在东庄村蛮子庄组开展的苗木花卉科技推广项目,目前共培育玉兰、辛夷、桂花等中高档花木40余种、60余万株,年利润超过40万元,150余农户从中受益,从业者单项人均增收9000余元。

2.巧借培训平台

在社区搞技术培训有其自身特点,一是不能强制,二是要通俗易懂,三要注重直观。要达到上面三点要求,成校就必须想办法借助现代教学设备。

①利用党委电教设备开展集中培训

乡党委装备了一个高质量的、拥有150余个座位的电教室,大屏幕电视、投影仪、功放机、影碟机、摄像机、照相机等设备齐全,并备有大量行业科技光盘。在党委支持下,成人学校利用党委电教室片库资源和电教室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培训时间长的一天,短的半天,针对一个操作难点形成专题,针对性很强。对社区(村)农业技术员、种植大户进行水稻、玉米、蔬菜、花生等种植技术的集中培训,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把新技术及时传递给农民。良好的设备、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②利用社区(村)文化广场、科技大院搞专题培训

目前,社区普遍建设了文化广场、科技大院、党员电教播放点等学习场所,为成人学校搞小规模专题培训提供了理想平台。依托这些学习场所,史庄村开展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培训,2013年发展蔬菜大棚300余座,年产值650余万元,种菜群众户均收入2.5万余元……通过坚持不懈的系统培训,每个社区的支柱产业都有一批群众成为技术骨干,全乡在册技术骨干200余人,群众的增收稳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高。

③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开展专题培训

成人学校注意从相关网站上下载生产实际中可学可用的新技术,制成光盘到行业相对集中的社区播放,并明确专人进行跟踪服务。如他们在浏览互联网时得知日本的柿子和柿叶市场容量大,便有目的地查询相关技术,指导上店库区群众种植柿子3000余亩,与日资企业上野忠株式会社签订长期供货合同。通过专题培训,有效提高了群众的科技意识,加快了科技植入实业的步伐。

3.重视科技人才

拥有适用的人才队伍是搞好技术培训的重要前提,成人学校的教育人才要由高、中、初级梯次队伍构成,单依靠成校内部是不能完全解决人才问题的,必须另辟蹊径,全方位、多层次地解决人才问题。

①挖掘乡土科技人才

实践经验对生产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乡成校在全县各行业都筛选了一批理论实践兼具的技术人员,并组织他们为群众做培训。如在东庄柞蚕传统放养区,每年都聘请当地技术人员和养蚕能手开办制种、养蚕、柞坡管理培训班,使该乡的柞蚕效益提高了近一倍,柞坡利用率提高到85%,令该项产业成为浅山丘陵区群众的支柱财源。

②聘请技术专家讲学

现代种植业越来越依靠现代科技成果,高产、质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尤其需要高科技支持。为追赶科技前沿,学校适时聘请有关科研院所高级技术人员进社区(村)讲课,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2014年秋,为解决围城蔬菜基地大棚内蔬菜病虫害问题,成校邀请了中国瓜菜协会理事、省瓜菜协会副理事长、知名蔬菜专家郭青秀前来讲学。2015年春,得知我省知名水稻专家、信阳农专教授吕德志来南召讲学,学校抓住机会,请其为农民主讲水稻种植新技术,为困扰群众多年的水稻良种不高产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

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成教教师是我们可以信赖的基本力量,他们是工作的主体和栋梁。乡成人学校为提高成校教师业务水平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一是强化培训。成校教师均为普教教师出身,因工作需要转入成教战线,他们接触的是全新的领域,许多困难是难以想象的。教师们通过外出培训、集中学习、分散自学,上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与技术员一起操作等方式强化技能训练,都掌握了一两门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稳定教师队伍。成校教师和普教教师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性质有很大差别,其工作技能非一日可以习得。乡成校特别强调成教教师的稳定性,十年来基本队伍始终未变,使教师能静下心来钻研业务,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三是紧跟科技前沿。为把最新科技尽快应用到生产中,乡成人学校要求教师下载有关网站技术资料,制成光盘作为教材使用,到基层巡回播放为科技深入生产实践铺路搭桥。

4.注重完善自我

成人教育是国家农技推广的网络终端,是科技服务生产的末梢神经,只有这一级的微循环通畅,社区经济才能充满活力。因此,成人学校加强自身建设是这个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①完善成校培训网络

成人教育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像普通教育那样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学环境。该乡成人学校建起了一个“双线三级两节点”式网络。所谓双线三级,即成人教育系统一条线,乡成人学校为第一级,社区技术培训班为第二级,科技示范店(厂、户)为第三级;乡政府技术服务系统为另一条线,乡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为第一级,社区科技班为第二级,科技示范店(厂、户)为第三级。所谓两节点即乡成人学校、乡技术服务中心为第一节点,社区成人学校、社区文化大院为第二节点。成人学校的培训网络建设有其独立性与主导性。乡成人学校(乡专师)—— 社区成人学校(社区专师)——科技示范店(厂、户),是一条完整的成教富民科技培训网络,这个网络为科技致富注入了活力。前庄社区的终端科技户刘学忠就得益于该网络的帮助,他在成教科技培训网络支持下投资30余万元引进良种波尔种羊快速发展。两年来仅饲养场存栏的种羊产值就有40余万元,带动全社区140余户群众从事波尔羊饲养。2014年社区居民出售良种波尔羊2000余只,产值达150万元,利润在90万元以上,从业者人均增收14000余元。三年来学校带出了一个波尔羊饲养专业社区。

②树立成教品牌形象

在基层社区,群众缺技术,对技术的渴求程度令人感动,而且群众怕假技术、怕被欺骗,因而真正推出好技术让群众相信并乐意去实践,相当不易。成校教师推广技术从一点一滴做起,切切实实地给群众带来了实惠,使他们感到,成校教师真的水平高,技术实用,而且值得信任。通过努力,乡成校树立了成人教育的品牌形象。

③提高教师全面素质和社会信誉度

事业的成功关键是人的因素。提高专师素质,塑造专师完美形象,乡成人学校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一是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树立敬业爱岗理念,使专师充分认识到成人教育在社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提高业务素质,鼓励教师自学,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创造条件实践,提高教师工作能力。三是提高教师声誉,声誉来自诚信,来自不怕苦、不怕累的敬业与服务意识。盛夏季节,教师们进入稻田指导农民喷洒农药;隆冬季节,他们指导农民修剪果树,与农民爬山越岭修剪柞坡,在凛冽的寒风中与渔民共同下水研究鱼病的防治……专师已不是一个“文化人”,而是一个为农民着想、为农民服务的新型农民。

城郊乡成校通过不懈的追求,科学技术对于生产经营实践的推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据统计,2014年社区居民二三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00多元,其中社区教育科技贡献率为60%左右,成人学校主导的社区教育为发展社区经济、加速小康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召县城郊乡成人学校的做法对各地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一,要勇挑重担。有人说成人教育是“软工作”,没有“硬尺子”可以度量。这就要成教人员不等不靠,主动“找活干、找重活干”,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服务经济建设。第二,要突出主业。社区教育内容复杂多样,但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始终是重中之重,“咬定青山不放松”,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第三,要善于借力。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成教人只是社会一分子,工作本身硬件平台缺乏,没有经费保障,技术力量薄弱,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争取政府支持,加强横向联合。

(责编 陈 颖)

猜你喜欢

成校成教成人
关于乡镇成校社团建设工作策略
乡镇成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调查
成人不自在
农村“成校”如何做好引领农民提高环保价值观的急先锋
农村成校服务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Un rite de passage
终身学习理念下成教生学习行为分析研究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以企业需求为目标 实施成教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