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口服补液盐治疗猪流行性腹泻的效果初探

2016-05-30魏伟峰

南方农业·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禽畜治疗效果

魏伟峰

摘 要 为分析猪流行性腹泻采用禽畜口服补液盐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150头2016年1-12月某养猪场的流行性腹泻病猪,将其分为3组,各50头。1%食盐治疗组给予1%的食盐水治疗,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治疗,口服补液盐组采用禽畜口服补液盐治疗,观察比较3组病猪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1%食盐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0%(42/50),空白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2.0%(36/50),口服补液盐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8.0%(49/50),口服补液盐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禽畜口服补液盐在猪流行性腹泻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病猪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加速其恢复。

关键词 口服补液盐;猪流行性腹泻;治疗效果;禽畜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2.043

猪流行性腹泻属于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脱水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若无法及时对病猪进行有效治疗,易导致病猪死亡,而且造成疾病大范围传染,影响养猪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探讨有效的猪流行性腹泻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禽畜口服补液盐在猪流行性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了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养猪场2016年1-12月的流行性腹泻病猪150头,体重为42~51kg,平均体重(46.3±2.1)kg。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0~41℃,食欲不振或拒绝进食,之后出现水泻,排泄物为黄色或灰褐色,排便呈喷射状,且有恶臭。部分病猪存呕吐的情况。将这150头病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口服补液盐治疗组(50头)、空白对照组(50头)、1%食盐组(50头),3组病猪的体重、临床症状等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符合临床比较要求。

1.2 治疗方法

对3组流行性腹泻病猪给予不同的方法治疗。口服补液盐治疗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公布的口服补液盐配方自行配制,主要为氯化钾1.5 g、氯化钠2.6 g、无水葡萄糖13.5 g,枸橼酸钠2.9 g,临用前加入5 000 mL的水将其溶解待用,将配制好的口服补液盐水溶液倒入清洁水槽内,令其自由饮用。空白对照组:不给于任何药物治疗,仅按照常规方法饲养。1%食盐组:将1%的食盐水倒入清洁水槽内,任其自由饮用。均连续治疗7 d,观察3组病猪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3组病猪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定其治疗效果,若病猪治疗后体温将至正常,精神明显好转,食欲增强,大便性质和次数恢复正常,则评定为治疗显效;治疗后病猪的体温明显下降,食欲、精神状况均有所改善,大便次数减少,大便性质基本成形,则为有效;病猪经治疗后,精神状态和食欲没有发生好转,粪便从肛门自流,眼球深陷、卧地不起或死亡,则将其评定为无效。有效率和显效率相加之和则表示为治疗的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收集的数据应用SPSS18.0分析,(±s)和(%)分别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差异对比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若对比结果差异明显,以P<0.05表示。

2 结果

统计结果可知,口服补液盐组的50头病猪在给予口服补液盐治疗后,有31头治疗显效,显效率达到62.0%,治疗有效18头,只有1头病猪治疗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8.0%。采用1%食盐治疗的50头病猪中,治疗显效27头,显效率为54.0%,有效15头,无效8头,其总有效率为84.0%。没有给予任何药物治疗的空白对照组,只有23头显效,显效率为46.0%,有效和无效分别为13头和14头,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2.0%。口服补液盐治疗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和1%食盐组比较,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一种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所致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较为相似,猪流行性腹泻的潜伏期通常在5~8 d,主要表现为腹泻、脱水和呕吐等症状,呕吐多发生于吃奶或吃食后,其症状轻重与病猪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年龄越小症状越重。猪流行性腹泻主要多发于12月份和次年1-2月份,在寒冷季节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他月份也有可能发生,但发病率相对较低。猪流行性腹泻首发于英国(1971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陆续有该病发生。该病只发生于猪,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猪,且病猪年龄越小,其临床症状越为严重,死亡率也相对更高。

病猪是猪流行性腹泻的主要传染源,肠系膜淋巴结和肠绒毛上皮细胞是病毒主要存在的部位,消化道是该疾病的主要感染途径。猪流行性腹泻的主要发病机理为:在经口和鼻感染后,病毒会直接进入病猪的小肠,从而导致腹泻[1]。采用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检查可以发现,小肠与结肠绒毛上皮细胞浆是病毒复制的主要场所,病毒增殖后首先会对细胞器造成损害,从而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并引发腹泻。若腹泻较为严重,会直接导致脱水,甚至导致病猪死亡。因此,研究探讨猪流行性腹泻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由于猪流行性腹泻与豬传染性胃肠炎在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只有传播速度和病死率略低,但临床还需结合实验室检查进一步诊断,从而对其展开治疗。对于猪流行性腹泻目前尚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已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的病猪应及时隔离,避免疾病的扩散,并同时采取有效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抗生素药物在猪流行性腹泻治疗中不具有有效性,所以应从病猪的发病机理着手。急剧腹泻导致电解质丢失和脱水,造成重要脏器损伤是导致病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应以调节电解质平衡和补充体液为主。对于规模较大的养猪场,在发生流行性腹泻的病猪较多时,难以大规模进行静脉补液,所以采用口服补液盐的方式非常重要,能有效提高病猪的整体治疗效率。

口服补液盐(ORS)是一种临床常用口服制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腹泻脱水治疗的药物,疗效较好,且该处方价格低廉,易获得,处方组成合理,其纠正脱水的效果与静脉滴注相比,显著较优[2]。口服补液盐对配制含量的准确性、配制方法以及使用方法要求较高,必须严格按照配备要求操作,口服补液盐的应用不应当加重病情,若短时间内服用大量补液盐,不仅无法起到治疗效果,还会导致吸收困难,加速胃肠蠕动,导致腹泻和呕吐加剧,加重电解质紊乱。有研究证实,口服补液盐在猪流行性腹泻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病猪的腹泻症状,提高疗效。钟扬永等研究学者通过采用禽畜口服补液盐治疗流行性腹泻病猪发现,其平均恢复时间为4.63 d,其治愈率达到100%,其恢复时间与治疗效果和对照组、1%食盐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说明禽畜口服补液盐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有效性[3]。本研究中,选取150头流行性腹泻病猪,将其分为均等的3组,并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研究结果发现,采用禽畜口服补液盐治疗的病猪,其有效率达到98.0%,而1%食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0%和72.0%,口服补液盐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较高,证实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与上述研究结论相符,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4 结语

口服补液盐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流行性腹泻病猪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病猪死亡率,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獻

[1]王文安,张勇.强制补液对仔猪恶性腹泻的治疗体会[J].中国畜禽种业,2015,11(2):33.

[2]阙晓南.试析禽病运用口服补液盐治疗的作用[J].兽医导刊,2014,29(14):126-127.

[3]钟扬永,钟杨平.浅谈畜禽口服补液盐(ORS)治疗猪流行性腹泻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1):23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禽畜治疗效果
浅析畜禽传染病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播途径
给禽畜配制饲料 搭配比例要合理
病死禽畜“后事”料理不是小事
2010-2012年我国6~17岁儿童鱼禽畜肉摄入频率
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有效措施探讨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禽畜粪便加EM液沤制喂鱼喂虾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