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换吾心,知汝心

2016-05-30李卓

写作(中旬) 2016年12期

李卓

摘要: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只有用爱来交换爱。 ——马克思

关键词:换我心;知你心;相忆深

总有那么些个事,当时觉得不得不做,做完后又愧疚难当;总有那么些个事儿,经历之后,才感受到当时自己给他人带来的痛苦;总有那么些个事,我们永远不能明白,直到垂垂老矣的那一天。

家人,是我们最爱的,或又是最常被我们伤害的。大家都清楚,在外人面前,家长们常常把委屈留给自己的孩子,将好的让给别人。那个炎炎夏日,给我留下的记忆,就那样不深不浅,刚好余一丝丝苦涩,任我回味。

邻居家的小朋友小凯来我家做客了。作为一个小小的“长者”,我毫不犹豫的使用了我的特权,把弟弟最喜欢的板凳,文具都给了小凱,让弟弟自行解决。一开始小小的弟弟从眼神中流露出各种不满,可当我一瞪眼,他也只得垂头丧气地默默走开了。

“姐姐,我写完啦!”完成作业的弟弟兴奋地朝我大喊,而小凯仍在一旁安静地阅读。

“怎么这么快就写完了?难道就让他和平时一样在家里‘翻天?不行!我得赶紧把他赶回书桌去!”想到母亲还在隔壁房午睡,为了让淘气的弟弟安分一点,我又“霸道”了一回,冷冰冰地说到:“你奥数题写完没?没写完还不快去写?”

“我不写”突然,弟弟用他尖锐的童声向我发出反抗,霎时间把我吓到了,“今天怎么跟平常不大一样啊。”我默默地想着。

“那你去客厅,别在这里吹空调!”我回过神来,想通过凉爽的空调诱惑住弟弟,可这一次,他竟撅起小嘴,一脸怨气地望着我,然后“砰”的一声,摔门而出。他不买我的“账”了。我感到有几丝惊讶,但也没再去理会。

“你们怎么把弟弟弄哭了呀?”妈妈推开房门,睡眼惺忪地对我说着。温柔的提问好像落在了旷野上给吞了似的,没有留下一点依稀的声响。彻底的寂静,给这个略有闷气的午后增添了分量。我的心“咯噔”一下,感到自己好像做错了什么,结结巴巴地回答道:“他……不想写奥数,我把他赶出去了。”

一切的狡辩都源于我们内心的虚伪。这时我才回想起我之前对他所做的一切:板凳,文具,冰冷又不讲理的回复……越是回想,自责越是压抑在我的心头。想想我小的时候,妈妈把我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时,我是否也很不情愿?当大人们拿我与其他人比较,说我不如他们时,我是不是也非常郁闷?当父亲硬拉着我写一道道奥数题时,我是不是也有些反感?事到如今,已成為青年的我固然明白这些都事出有因,也算是一种爱,但为何大家不能转变一种方式,让大家都能坦然接受?而我又为何把自己经历过的难受再一次转到弟弟身上呢?

人们对从前的自己是忘却,而对将来的自己,更是近乎无从思考。

“爸,说了你在家里不要种菜,你把自己的身体拖垮了,那就是大事了。”“妈,就这么个破衣服,买新的就好了,有什么好补的,这样多累啊!”时不时地,我们从家中或一些公共场所听到一些年轻力壮的人对着自己身旁或电话那头的老人说诸如此类的话,语气中夹杂着若有若无的着急或是不屑,无奈或是烦躁。这些的初心都出于关心,体贴和孝顺。只是此时,他们的身边,老人的目光或是呆滞,或是流淌过一丝丝胆怯,脸上的几条皱纹,又深深地凹陷,表情,转而再次凝固,为迎接子女到来而特地整好的衣冠,似乎也随之萎靡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少数可能会说:“我天天坐在这里,像菩萨一样,有什么意思啊?”,更多的是,戛然而止。年老而又大多时候独处的他们,是否会想:“我真的什么都干不了了吗?真的只能靠我的子女们来操心照顾了?”

《劝孝歌》有言:“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仔细想想,他们用大半辈子照顾子女,怎么舍得说放手就放手,在他们那儿,你永远都是个孩子,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永远都认为自己还能干些什么,好像“不甘心”就那样无所事事地度过余下的时光。他们也害怕,害怕自己会沉浸在自我与孤独之中,站在生死的界限上,同时又被两者抛弃。

想着想着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篇文章,叫《不懂老人的痛》,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我们永远不懂老人的痛,因为当他们在某种炼狱中煎熬时,那种痛苦于我们还距离遥遥,无法亲临,永远不能感同深受。母亲曾对我说,人老了就像一个孩子,需要我们去关怀、照料了。可我觉得,这个“孩子”我们永远无法照顾得那般周全,因为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们除了猜测,别无选择。

我们最清楚的,当然是当前自己的想法,可以自由地选择去表达或是埋在心底。可我们身边的人呢?人越是长大,越是不自觉地为自己戴上一张张面具,越学会默默地舔舐自己的痛。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或许,应该多一些换位思考吧,同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它变成一颗颗埋在他人心中的温暖种子,渐渐发芽、长大,将生活点缀得更加明朗。

换我心,知你心,始知相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