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增强校园“正能量”方法浅析

2016-05-30张笑仪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正能量校园方法

张笑仪

摘 要:校园“正能量”能促进学生内在积极潜能的激发和传递,将心理学理论原理运用到增强校园“正能量”的工作中,探析增强校园“正能量”的有效方法,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宣传活动也能起到推进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校园;正能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88-02

“正能量”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最先提出,他将一切给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情感统称为“正能量”[1]。对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而言,正能量不止包括健康乐观的心态,还包括积极主动的行为。在校园“正能量”的驱使下,大学生们一方面被激发出内在潜能,不断超越自我的;另一方面让整个校园中充满着温暖与博大的爱,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传递给其他人。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增强校园“正能量”的工作当中,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对校园文化建设也能起到推进作用。

一、“表现”理论——通过面部和肢体表情训练,增强校园“正能量”

“表现理论”的原理是人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思想、情感等。比如,我们不是因为快乐而微笑,而是因为微笑而感到快乐;我们不是因为紧张或恐惧而感到心跳加快,而是因为我们的心跳在加快,从而产生紧张或害怕。“表现”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首先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在实验中,他要求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微笑或者皱眉,之后报告自己的情绪感受。实验发现,当志愿者们做出微笑的表情后,他们体验到了快乐的情绪,体内的”正能量”越聚越多;当他们皱眉时,感觉自己也无端生起气来,内心瞬间充满了负面情绪。后来,有很多心理学家也通过心理学实验证明了詹姆斯的“表现”理论。保罗·埃克曼(Paul Ekman)研究发现,生气时人心率提高,体温下降,快乐时心率降低,体温上升;当他们做出恐惧的表情,他们的心率迅速提高、体温下降,当他们脸上挂着笑容,他们的心率降低、体温上升。萨拉·斯诺德格拉斯(Sarah Snodgrass)也通过实验证明了不同的走路方式都会影响情绪,大踏步走的人与拖着步子走的人相比,明显感到更快乐[3]。

“表现”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某种情绪的表现而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根据“表现”理论,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面部和肢体表情训练方法,鼓励大学生们在课余生活中,进行一些肢体向上伸展训练,或者开展微笑传递、微笑图片征集等活动,来帮助同学们产生积极的情绪,并通过情绪渲染,使“正能量”通过情绪传播,以面部和肢体动作创造积极情绪,从而增强校园“正能量”的传播。

二、强化理论——通过奖惩机制和警示教育,增强校园“正能量”

强化理论认为行为的后果是导致人们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关键。如果某种行为的结果会使个体受益时,个体的这种行为以后出现的频率会升高,而当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不利时,主体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减少甚至消失。正强化是指对符合目标的行为,给予积极的刺激以增加此行为的发生频率。负强化是指就是对于符合目标的行为,撤消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4]。

运用强化理论,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其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教育者采取正强化或负强化的方法来控制行为的后果,从而引导其行为,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在正强化的条件下,施加学生易于接受的正向刺激,来加强良好的行为。例如,学生做了见义勇为的好事,学校给予表扬,是正强化;而负强化的条件下,是撤销学生所接受到的不良刺激,从而加强其某种行为的发生概率。例如,学生因犯错被惩罚,但当其悔改或出现新的良好行为时,学校减轻或消除处罚,可以稳固其积极行为。但负强化不是惩罚,惩罚是通过施加消极刺激来达到消除不良行为的目的,而负强化的目的在于通过撤消原有的消极刺激来达到增加积极行为频率的目的,因此负强化和惩罚的目的是不一样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可以通过对大学生传播“正能量”的行为进行正强化,当其“负能量”转变“正能量”时,撤消原有的消极刺激,进行负强化,稳固其积极行为,达到增强校园“正能量”的目的。

三、社会学习理论——通过“正能量”榜样树立,增强校园“正能量”

由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进行学习的,个体的品德形成过程实质上是社会化的过程,主要通过社会学习来完成。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从而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班杜拉称之为“替代学习”[4]。个体在社会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模仿——依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而行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相同。模仿有四类:一是直接模仿,个体通过榜样的行为直接学到一定的态度和行为;二是象征模仿,个体通过电影、电视、广播、文学作品等象征性媒介物所显示的榜样态度来学习;三是创造模仿,个体将各种榜样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综合成全新的态度体系来模仿;四是延迟模仿,个体学习观察榜样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模仿[3]。

科学树立榜样对发挥榜样的“正能量”传递和道德示范作用,对于增强校园“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榜样树立要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建立在被认同上的基础上,并以此为动力进行推进。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说教式的口号和形式空洞宣传或是过分功利化导向并不能产生足够的感召力与模仿效应[5],榜样树立作为“正能量”的传递方式,需要立足于个体差异性与情绪渲染性的基础上,而抽象化和崇高化的宣傳叙事方式显得过于遥不可及,为尊重人的真实,可以从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着手,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代入,增强模仿率,从而达到增强校园“正能量”的效果。

四、符号互动理论——通过新媒体符号传递,增强校园“正能量”

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于1934年提出了符号互动理论,该理论认为自我意识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中自我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媒介是具有意义的“符号”,而各种符号(包括声音、语言、文字、图像等)是心灵、自我和社会三者形成、变化和作用的工具[6]。

新媒体的普及使得互联网情境下的符号互动理论有了全新的意义。在互联网情境下,个体之间的互动就是典型的符号互动,且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所传递的符号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多元化。新媒体极大地增强了人际间符号互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是最快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也是新媒体使用最活跃、最广泛的群体之一。高校可以通过新媒体在虚拟网络平台上将“正能量”符号传播出去,实现校园“正能量”的传递。因此,通过新媒体传递“正能量”符号,创立新媒体“正能量”传播平台,如:微博、微信、校园APP等,在这些平台上通过符号互动,达到有效增强校园“正能量”的效果。

综上,以上四种心理学理论均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将其应用于增强校园“正能量”的校园宣传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校园“正能量”的传播效率,促进学生积极乐观的面对挫折和困难,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询中心)

基金项目:2015年度南华大学社科基金宣传思想工作专项(2015XXC08)。

参考文献:

[1]汪大海,何璐.大学生中“正能量”的传播路径与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4,4:158-160.

[2]彭聃玲.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3]王钟吟.“正能量”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

[4]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8,145-147,153.

[5]杨岚岚.积极发挥“教育正能量”的导向作用——兼论高等教育管理中榜样教育和警示教育的异同[J].太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5-37.

[6]黄秀娟,唐静,李晓莉.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探析——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4,6:176-180.

猜你喜欢

正能量校园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