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汽300MW汽轮机通流节能优化改造

2016-05-30高明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汽封通流汽轮机

高明

摘要: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4机组为上海汽轮机厂早期生产引进型300MW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组,投产以来一直存在效率低、煤耗高的问题。文章阐述了该型300MW汽轮机通流节能优化改造的必要性,通过优化改造后,机组热耗率较改造前降低409kJ/kWh,相应供电煤耗较改造前降低13.9g/kWh,年节约标煤2万吨,二氧化碳减排约3.3万吨。

关键词:300MW汽轮机;通流节能优化;供电煤耗;热耗率;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组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K26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2-0080-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2.038

大唐淮南洛河电厂#4机组为上海汽轮机厂生产N300-16.7/538/538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单轴、反动式、凝汽式汽轮机。机型代号H156,该型汽轮机的设计属于美国西屋公司20世纪80年代的设计水平,受当时设计技术、设计手段、制造加工能力和临时改型等因素的影响,效率相对低下,汽轮机热耗偏高。机组虽经历多次大、小修,但受先天结构条件制约,低效率高热耗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改善。随着电力供求矛盾的逐步缓减、大容量机组的不断投运以及国家环保形势的发展,节能减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能耗燃煤发电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越发严峻,同时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号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通过充分调研分析及论证,实施了#4机组上汽引进型300WM汽轮机节能优化改造工程。

1 机组运行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机组运行现状

1.1.1 高中压缸各监视段运行参数:#4机组在THA工况下,调节级后压力为12.46MPa,远低于出厂设计值,高压缸排汽压力为3.98MPa,已接近制造厂极限设计值,高压缸第七压力级后抽汽温度为404.57℃,高压缸排汽温度为335.18℃,中压缸排汽温度为343.67℃,高中压缸1~4段抽汽压力、温度参数普遍超标,温度最高偏差为21℃,数据表明高中压缸效率明显偏低。

1.1.2 低压缸各监视段运行参数:五段抽汽温度为257℃,偏高23℃;六段抽汽温度为185.48℃,偏高43℃,数据表明低压缸效率也不理想。

1.1.3 根据安徽电科院#4机组改造前性能试验结果,详见表1。

由试验数据看出,改造前机组高、中压缸效率明显低于制造厂设计值,中压缸效率受过桥漏汽影响,效率测量结果相对于真实值偏高。机组热耗值偏大,经济性不佳。

1.2 原因分析

通过对上汽H156机型300MW汽轮机结构设计分析,造成经济性能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八点:

1.2.1 调节级为反流布置,流动阻力大,效率低。高压部分调节级与高压压力级蒸汽流向相反,存在反流损失和绕流损失;高压部分级数布置较少为11级,焓降分配不合理。

1.2.2 汽轮机的全部34级动叶片,除低压缸末三级为扭转叶片外,其余均为直叶片,叶片效率低。该设计完成于20世纪70、80年代,虽然采取可控涡理论进行设计,但受设计手段和工具的限制,其热力设计水平现在看来已比较落后,设计不准确,其高、中、低压缸效率明显低于设计值。

1.2.3 汽缸、叶片持环变形。由于同型汽轮机均存在高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和变形大,导致汽缸结合面漏汽和通流部分径向汽封磨损,使汽轮机的热力性能下降。

1.2.4 汽輪机的动叶片采用的均是铆接围带,铆钉头凸出叶片围带,动叶叶顶汽封齿数少,汽封间隙大。由于结构设计、安装及老化等原因,高压进汽插管高、中压中间部分轴封、高压缸夹层蒸汽泄漏量较大,也是导致汽轮机经济性能差的原因。

1.2.5 低压#1、2静叶持环变形严重,低压缸漏汽,影响机组的真空严密性。

1.2.6 高中压持环及汽缸变形大,“空扣缸”汽缸中分面内张口大,本问题在同型机组中普遍存在。

1.2.7 通流汽封间隙大。反动式机组的反动度高,动叶片前后的压差大,同样的汽封间隙下,漏汽量更大,因此对汽封间隙调整的要求更高。

1.2.8 汽封形式为传统的疏齿汽封结构。高中压合缸机组的中间过桥汽封漏汽对机组的经济性影响很大。一方面,为了减少漏汽,又要求汽封间隙尽量小;另一方面,此处是转子挠度最大的地方,为了保证机组顺利启动及运行安全,汽封间隙不能过小。如果采用先进的汽封型式能更好地实现二者的平衡。

2 改造节能优化方案选择及设计技术特点

2.1 改造优化方案选择

通过对目前国内各制造厂家所提出的改造方案进行调研分析,结合#4机组运行中突显出的各种问题,在充分考虑改造投资成本的基础上,决定采用高中压缸通流部分全部改造更换,将成本较高的低压转子保留(低压转子不换),但同时为了最大化地提高效率,将对低压叶片进行改造更换。

2.2 设计技术特点

针对上汽引进型300WM汽轮机组运行中所暴露出的影响效率的各种因素,在此次改造方案的设计阶段得到了充分考虑,并制定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其设计技术特点:

2.2.1 调节级优化。调节级动叶改为顺流布置结构,提高机组效率。调节级的性能对汽轮机整体效率以及出力具有较大影响。由于调节级叶片展弦比较小,二次流损失非常严重。子午面收缩可以降低叶栅通道前部的气动载荷,减小二次流损失。采用非定常设计技术对收缩子午面调节级叶栅的收缩规律、动静叶型匹配、轴向间距和叶片只数进行优化,提高调节级效率。

2.2.2 优化叶片型线及通流布局。将百万等级机组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改造和设计中,如:采用百万机组先进的通流积木块进行设计;高中压通流叶片采用3DV叶片及变反动度设计(30%~60%)以提高通流效率;高压除调节级外,共有13级压力级(原11级),中压共10级(原9级),优化高中压各级叶片焓降分配,以获得更加平稳的热效率曲线,提高了级效率;采用弯扭联合成型静叶栅可以比直叶片的损失降低25%以上,从而提高汽轮机的级效率1%左右。

2.2.3 采用无中心孔整锻转子。转子更换为不带中心孔的整锻转子,大幅提高转子强度,改造后可取消中速暖机,缩短了65%的启动时间,提高了机组运行灵活性和调峰能力。

2.2.4 采用虾米弯中低压连通管。采用虾米弯及不锈钢波形膨胀节技术,提高效率及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解决机组启停过程及运行中的膨胀补偿问题。

2.2.5 汽封。高中压通流各级汽封均采用最先进的1000MW机组设计理念,在转子上增设了多齿汽封,与隔板汽封形成多齿迷宫式汽封,大大降低了级间漏汽。各级动叶片顶部增加径向汽封齿齿数,中压各级动叶片围带加工成带有凸台的结构,与高低齿围带汽封相配合。高中压缸、低压缸端部均采用刷式汽封;平衡活塞汽封采用布莱登汽封。

2.2.6 叶片的强度设计和振动设计。高中压缸叶片材料采用X19CrMoNbVN1和X20Cr13。动叶都为自带冠叶片,在工作转速条件下形成整圈联接,增强叶片的刚度,动应力水平小,彻底消除铆接围带存在的由磨损导致的围带脱落隐患,运行安全可靠。在叶片的振动方面,對叶片的振动特性进行优化设计,叶片具有更大的共振安全裕度。

2.2.7 结构优化。改造方案中对主要静止部件结构也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机组经济型,如高压内缸与持环及高压平衡活塞采用积木块设计,制作成整体缸,减少漏汽;低压内缸采用单层缸结构,增强缸的强度,减少运行过程中的变形等。

2.2.8 进汽和抽汽插管的结构改进。高压进汽插管和一抽抽汽插管的密封原设计采用的是“钟形罩”密封结构和活塞环密封结构,弹性密封圈的圈数少,多数机组有装反、压碎、弹性差、偏心和接触不良等问题,导致蒸汽泄漏量大。对原设计进行改进,采用新式堆叠式密封结构,并增加密封环圈数,以解决蒸汽泄漏问题。

3 改造后节能优化效果分析

2014年3~4月,结合#4机组大修,对汽轮机通流节能优化改造工程进行了实施,为了验证机组改造优化后的热力性能指标,特委托安徽省电科院依据《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GB 8117.2-2008)并参照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汽轮机试验规程》(PTC6-ASME),对改造后#4机组进行了热力性能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

由试验数据看出,改造优化后高、中压缸效率分别为87.53%和93.20%,均达到制造厂设计值要求,较改造前分别提高了2.19%和0.92%。需要说明的是大修后,过桥汽封间隙经过调整,漏汽量减少,中压缸效率结果中的虚高成分相比改造前相应减少,机组热耗率7981kJ/kWh,较改造前降低了409kJ/kWh,除去高、中压缸效提升对热耗率的影响,可明显看出在此次改造优化中,低压缸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相应供电煤耗较改造前降低13.9g/kWh,年节约标煤2万吨,二氧化碳减排约3.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减少480吨、NOX排放减少约119吨,机组经济性及环保指标均得到较大改善。

4 结语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通过对#4机组汽轮机通流节能优化改造,基本解决了该机型先天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其改造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机组经济性和安全性均得到了大幅提高,改善了机组环保指标,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在燃煤发电企业当中的竞争力,同时为企业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在同类型机组当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殿武.汽轮机设备检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 朱新华.电厂汽轮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3] 张延峰.汽轮机改造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 张贵杰,等.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4号机大修前热力性能试验报告[R].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2014.

[5] 张贵杰,等.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4号机大修后热力性能试验报告[R].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2014.

(责任编辑:王 波)

猜你喜欢

汽封通流汽轮机
300MW和600MW等级汽轮机通流改造经济性研究
汽轮机通流改造节能效果及经济性分析
汽封对汽轮机通流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浅析给水泵汽轮机跳闸回路改造
基于圆盘缝隙阻尼器的中心通流静压推力轴承
600MW超临界汽轮机通流改造及效果探究
侧齿汽封在汽轮机低压缸轴封中的应用
汽轮机供热系统的技改创新
135MW汽轮机组滑压运行经济性分析
蒸汽轮机新型汽封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