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2016-05-30戴莹

科教导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厌学成因对策

戴莹

摘 要 当前高校厌学情绪弥漫,大学生厌学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有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原因,若大学生的厌学之风任其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如何应对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蔓延,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厌学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5.077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Weariness

DAI Ying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ning, Hubei 437100)

Abstract Current filled the weariness, wear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nly the behavior of students, is a comprehensive social phenomenon, from society, school, family and other various reasons, if students weariness wind of its develop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s adverse. How to deal with students' Weariness spread, i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weariness; cause; countermeasures

大學学习是大学生成才的主要途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累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①大学生厌学是当今高校的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通常意义上的大学生厌学是指大学生厌烦学习的心理态度,其表现为消极地对待学习、学习行为水平不高、不积极等。②而今在社会经济高速运行,就业形势的改变以及各类信息的不断冲击下,大学生厌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心理活动或行为活动,而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

1 大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

《中国青年报》于2008年刊登了“厌学情绪弥漫大学校园”的文章,文中显示有52.6%的高校教师认为“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③事实上,学习现象的本身就会伴随有厌学现象,大学生厌学并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而大学生厌学情绪的催生是多方面的。

1.1 社会因素

(1)社会不良价值观。大学环境相对单纯,却又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当中,在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上不乏诸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心理,加之个别成功人士片面的个人求学经历曝光,致使部分学生产生了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的思想。其次,信息网络的不断进步,各种休闲娱乐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淡化了学校学习的作用。同时,在“娱乐至上”的时代,由于大学生自制力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利用身边的信息网络资源,而沉溺于电子游戏、电视剧等,大量的挤占了学习时间。

(2)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近些年来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首先,自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④学生规模的扩大,就业机制的转变,以至高校毕业生工作分配体制已不复存在。由此而引出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低下等问题的凸显也加大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其次,个别学科的专业性太强,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无以在专业岗位上从事工作,学而无以致用也是导致大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再次,国家大力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而部分学生并未理解其真正用意或并未受到专业的引导,而是盲目的,片面的热衷于创业,而荒废了学业。

1.2 学校因素

(1)教学硬件存在弊端。研究表明,优良的硬件设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⑤随着高等教育改革,高校之间盲目攀比,部分高校盲目扩招,导致学生规模的扩大,与此同时,相应的教学硬件设施却无法满足学生数量的扩大。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空间规模不够,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尤其对音体美及理工科等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来说,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学空间或实验设施,专业教学就会受到制约,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

(2)教学内容方法陈旧无趣。首先,教学方法上,目前大多数的高校教学还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笔记,理论考试等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陈旧无趣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造成学生上课疏于听讲,下课疏于回顾,考试全靠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模式。既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学内容上,多重理论轻应用,缺少实用价值,专业和课程设置无法顺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无法调动起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导致部分大学生认为学校学习不如出去赚钱等厌学情绪的增长。

(3)教师的工作态度。一方面,高校在职称评定方面,多注重教师的科研成果,而忽视教师的教学水平。这导致大多数教师为求自身的职业发展而忙于承担课题和论文发表上,对教学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教学内容方法无创新,教案十年无更改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把自身的教学工作仅仅作为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种工作任务的完成,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未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甚者在结课后教师无法认全班级学生,学生也不知道教师的姓名。

1.3 个人因素

(1)家庭背景的影响。家庭背景会对学生的心理习惯的养成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呵护过度的大学生,他们往往较于被动,存在一种畏难情绪,加之教学方式的枯燥,容易滋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出现了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这类生活困难的学生,除了要完成自身的学业之外,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需要花时间打工赚钱。若不能够合理的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则可能造成忙于赚钱而疏于学习。

(2)专业兴趣度低。大学生不喜欢专业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长期以来高校招生和高等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⑥由于诸多原因,大学生并非都能够进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在无兴趣甚至反感的情绪下,对未来专业就业等问题矛盾迷茫,会滋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自然会产生厌学心理。同时部分大学生缺乏专业认同感,不甘于长此以往的从事本专业的活动而选择另谋他路,与此同时会疏于本专业的学习,导致逃课,挂科,留级甚至无法顺利毕业等后果。

(3)学习自主性差。进入大学以前,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外部环境影响小,并且在教师的监管下进行学习,因此对于学生的自制力没有过多的要求。而进入大学以后,部分学生一个学习目标的完成并没有伴随着另一个学习目标的生成,加上离开了教师的监管,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不适应。容易使学生产生得过且过的思想,适应性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这一部分学生容易被外部环境吸引,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2 大学生厌学的对策分析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大学生厌学不仅仅取决于学生主观原因,还有社会、学校、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因此,要降低学生的厌学情绪,需要依托学校教育的力量,从多方面入手。

(1)针对社会因素。针对上述成因,要解决大学生厌学问题,从社会的角度上來说,应当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力解决就业问题。而实际上,社会环境这一外因的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要降低学生的厌学心理,更多的是要在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学校教育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首先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容易受到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这些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是无法阻挡的。但是可以通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校范围内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树立健康的社会主流意识,一定程度的淡化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其次,引导大学生认清当前社会现象和就业形势。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的滞后,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⑦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的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完善其教学方式,帮助高校毕业生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职业的选择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引导。

(2)针对学校因素。学校因素有教学管理因素和教师因素两部分。首先,从教学管理的角度上来说,针对高校盲目扩招所带来的硬件设施的短缺,学校要及时的完善自身诸如校区、教学楼、图书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要使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能够跟的上学生数量的增长。而不能够只重收益不重投入。其次,教师的教学要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方面面有所创新,依托课本但不能依赖于课本,在课本内容上要有所新意,将理论运用到实践过程中,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空间上,学校应鼓励教师不仅仅把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有些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非课堂教学优于课堂教学,因此教学方式的设置要根据专业及课程的特殊性来进行变化。再次,提高教师的素质素养。大学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一方面,学校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注重其学历背景和专业背景,还应注重对其政治、心理等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估。另一方面,学校可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培训。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自身需先树立起良好的信仰,方可影响他人。

(3)针对学生个人因素。大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对外部环境所做出的心理变化,因此要降低大学生的厌学心理,除了外部条件做出改进,内在的精神调节也十分重要。首先,针对特殊家庭成长的学生,应多关心多交流,必要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例如,对于经济困难学生,通过日常的沟通,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根据相应的国家资助政策给予其帮助,同时,帮助其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合理的安排时间兼顾两者。其次,通过专业的二次选择等方式,降低部分大学生由于专业不认同所产生的厌学心理。对于其中确无法进行二次专业选择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通过丰富的专业教学的变化和专业宣传,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再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面对困难能够较好的进行自我调节。对于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性较差的这部分学生,还应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同时,利用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指导并带动其学习。

3 结语

大学生的厌学之风已不是个案,若任由其发展,则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高校的进步,甚至直接影响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应对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蔓延,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 伍新春.高等教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4,267.

② 陈卫东.新时期大学生厌学现象分析及其对策[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232-236.

③ 刘瑞贤.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深层诱因[J].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8(8):84-87.

④ 罗竞红.试析当前影响大学生厌学的因素及解决途径[J].成都大学学报,2008(9):37.

⑤ 臧美莹.浅析硬件设施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⑥ 张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厌学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9).

⑦ 程桢.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厌学现象的对策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10(12):81-84.

猜你喜欢

厌学成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