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价值建构中宣传机制的不足与路径调适

2016-05-30康晓晨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康晓晨

摘 要: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支撑力量,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有效的宣传机制便成了这一进程顺利与否的关键。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信息传播媒介的现代化以及大学生思想上的特殊性,价值观教育的宣传机制尚难以适应新的这一情况,许多问题逐渐凸显:过于依赖宣传主体的素质、情感和技巧,导致了不确定性;难以调动大学生的乐趣和积极性,效用低下;宣传手段单一,形不成宣传合力。促进宣传手段的现代化,营造家庭、社会和学校良好的整体环境以及注重价值教育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成了应对上述问题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宣传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57-03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未来,所以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处于思想不断成熟时期的大学生在价值层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现象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对大学生进行价值秩序的建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宣传机制是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重要凭借,在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正视宣传机制存在的不足,洞察其深层次原因,进行机制的调适,为通过大学生价值的建构以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及其机制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社会生活实践,通过对不同的价值进行评价从而形成的思想观念,是一个生活气息浓郁的概念,渗透于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核心价值观是在是在众多价值观中占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大学生价值建构的重要性

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这是真理,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这样去做,知道怎样做不等于愿意并真正去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懂与不懂、会与不会的问题,更要解决认同的问题。价值建构的本质是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指整个个体或组织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种或某一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实现自身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它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规律所采取的自觉的接受、自愿遵循的态度甚至服从。健康的价值认同能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青年的意识逐渐被唤醒,他们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可,上升到了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多种价值观念,尤其是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增加了他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确立正确价值观的障碍。同时,他们出生并且成长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浪潮中,多种社会思潮涌现,加之大学生价值层面有许多不确定性,易受外界影响,所以这也就造就了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迷茫性和矛盾性,所以我们要对当代青年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的人才队伍的后备资源,不仅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其为主导进行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建构,是将大学生培育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领域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生价值建构中的外在宣传机制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主体,这不仅需要社会的大力倡导与实施,更需要良好的培育机制。在促进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大学生自觉认同的内在路径和机制,也要重视优化价值认同的外部机制。外在机制大致可以分为教育宣传机制、利益调节机制、惩罚奖励机制,典型示范机制、制度保障机制、政治法律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这几个方面。而在当今信息时代下,媒体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对于社会心理及个体意识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而且我们党十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所以我们更要重视宣传机制。相对于其他机制,宣传机制对于大学生更有其突出特点,如可以通过学校广播站、校报、网站等校园媒体搭建多方位、多维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平台。在学报和学生刊物可以开设价值观教育专栏,在学校广播站开播价值观教育专题节目,在网站可以开设价值观教育主题页面。还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拓展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道。这些宣传手段可以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大学生价值建构的重要机制。

(三)传统思想道德建设对当前价值观的启示

毛泽东同志曾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来号召大家学习“雷锋精神”,今年是“学雷锋”活动五十周年,回顾“学雷锋”活动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历史,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从20世纪60年代初,宣传雷锋精神与思想政治工作、公民信仰的培养,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形式化的学雷锋活动,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塑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再到如今21世纪传承雷锋精神。五十多年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雷锋,始终是亿万国人心灵深处的光辉榜样;雷锋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弘扬雷锋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路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道德典型的示范与引领,人们才能“赶有目标,学有榜样”。弘扬雷锋精神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雷锋精神的形成虽然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但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都是闪耀着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的光耀,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所以,我们更要把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的核心价值培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在于行,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大学生价值构建中宣传机制的不足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正在各个社会阶层中展开,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总体上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我们要切实认清当前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对宣传主体的依赖性

宣传主体的身上所肩负的是动员群众、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必须要以加强理论水平为依托,要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党的理论、方针、路线、政策,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科学的把握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问题,从而有效的开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工作,所以我们要不断增强宣传主体的宣传工作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工作的有序而言。在整个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是重要的宣传主体,所以在大学生的的价值观教育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离不开思想工作者也就是教师的作用,我们要提高老师的宣传能力和职业素养。因为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来说,一般都是在课堂上进行,虽然得到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但是得到理论知识教育的来源主要从老师的授课中获得,老师是其行为活动的标杆和引导者,老师的作用尤为重要。这就暴露的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取得的效果,是来源于相对封闭的课堂环境中的,而且及其依赖老师的传授,如果老师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必然会误导学生接受错误的价值观。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新任务就是不但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践行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也让我们对宣传工作再怎样的环境下更好地展开引发了思考。我们要在全球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不断的在实践中完善宣传机制,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宣传教育的低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是一个有一定形式的具体的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报刊、杂志、电视条幅等是一种价值观念灌输的普遍手段,但是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其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滞后性,而且大学生校园生活主要依靠课堂为知识的来源,对报刊和电视条幅这些宣传手段的接触率较低,再加上当代大学生属于年轻自主群体,有极强的个性,所以这种宣传手段效应程度不高,缺乏针对性,不适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此外,大学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人生阶段,对新的事物接受度极高,他们虽然深处校园环境,但也了解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然而,许多老师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地发展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不够,没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和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相联系,还缺乏有针对性的关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报刊,一些与价值观教育为目的的活动没能够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来进行。总而言之,当前的许多宣传手段没有让广大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灌输了核心价值观、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但是宣传手段的效用程度比较低。

(三)宣传手段的单一性

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价值培育的宣传手段,只局限于传统的知识灌输,以及电视报刊等有限的几种宣传手段,宣传手段特别的单一,没有有效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大环境相结合,宣传引导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主体,这不仅需要社会的大力倡导与实施,更需要大学内部的机制体制创新和家庭教育环境的引导。我们要建造社会和谐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父母子女平等交流,校园文化环境积极向上的三者有机结合的核心价值观的建构环境,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为有效的进行。除此之外,宣传方式的单一还体现在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教学方式的效用不高、教学活动缺乏灵活性创造性方面。老师单纯讲授、学生机械听课,大大降低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率,我们要肯定学生的主体性,但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性,我们要在授课为主的基础上,加入新媒体等多种媒介,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专题教学与传统知识灌输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宣传手段的多样性。

三、大学生价值建构路径的调适

过去,对价值观的培育一般采用“老师机械的教,学生机械的学”、电视、报刊这种单向的灌输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些的确有利于统一大学生的思想。但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社会相对开放,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并普及,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应对意识不断增强,这就要求我们要创新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对大学生价值建构的路径进行调适。

(一)普及价值观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手段

近幾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革命已经涉及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领域,信息化的网络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正在对我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关系祖国未来建设的当代大学生,越来越的被网络文化的魅力所吸引。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互动性、虚拟性等特点,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各种价值观通过不断拓展的网络平台得以快速和广泛地传播,网络平台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价值观的重要场所。我们要利用网络平台的传播优势,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等社会网络新兴的方式,让不断受网络文化影响的大学生普遍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除此之外,校园网络更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主要阵地,与网络相比,校园网络的可控性,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针对大学生上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还可以将管理和教学相结合,提升管理育人的功能。而且网络教学模式相比传统课堂,打破了教学时间、地点固定的模式,大学生的学习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教学范围更广,可以让全校学生都参与。并且网络教育的互动性更强,且不受时间限制,通过电子邮件、论坛、聊天室等多种形式,实现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所以为了更好的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我们要积极构建这种宣传的新方式。

(二)普及价值观要把家庭校园和社会进行有机的结合

学校体制、家庭教育、社会环境这些因素也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我们要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想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的成功建构,学校各项制度的完善也至关重要,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其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教职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各大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战略规划作用。因此,学校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保证教育工作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与此同时,学校应该积极的对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案,这样才能确保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顺利。除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也相当重要。“家庭是孩子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和信念的背景。”可见家庭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教育不仅涉及知识能力的教育,还涉及社会生活技能的各种知识,家庭教育往往都是在父母和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进行着,由于家庭环境的这些特点,使得家庭环境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辅助。家长应与子女多沟通,与学校多沟通,从而开展更有效的家庭教育。人们的一切生活都在社会中产生,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环境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断增大。就整个社会而言,就需要塑造出健康的社会风气,清新的社会环境,确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下有序地进行。

(三)普及价值观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只能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農相结合的道路。”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年纪尚小、阅历尚浅、见识不广的这一不成熟阶段、他们的价值观是在逐步形成的阶段,所以这就表明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可塑性,而且大学生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所以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建构中不能一味的说教,机械的传输,要努力的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知和行的统一。要广泛开展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大学可以通过现实案例和一些实际的场景再现的方式,使大学生从体验中得到教育,并且要积极创新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教学方式,是实践不仅仅是知识和理论产生的源泉,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价值观教育中,我们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理论、道理和规范,还要注重发展他们的能力,实践正是实现知行统一和价值认知与价值评价统一的关键环节。除此之外,不仅要积极推进教学中的课堂实践教育,更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能够传递价值的社会实践,如西方的“义工”制度,其目的之一便是要倡导公民、青年学生通过服务社会来体验奉献精神,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青年价值教育的核心内容,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构建当代青年价值观的主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大学生活的各个环节,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导的价值来引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建构,通过社会实践来强化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观点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观点,更应该让当代大学生通过践行价值观来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所以,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价值认同教育,作出理性的科学的价值建构,以推动当代青年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培育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文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12).

〔2〕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黄凯峰.价值观研究:国际视野与地方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3.

〔4〕赵爱玲.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季明.核心价值观概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6〕陈芝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赛汉)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