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技校走出的“首席专家”

2016-05-30柯玉升

初中生学习·低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墨沈飞民品

柯玉升

28岁的他,拥有令人钦羡的头衔——中航工业沈飞标准件厂高级技师、首席专家。参加工作不到10年,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第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机修钳工状元,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等20多项荣誉称号。

16岁初中毕业,当别人选择了上高中考大学这条未来的人生之路时,他却特立独行地坐进了沈飞技校钳焊专业一班的教室里。爸妈对他寄予的厚望破灭了,同学们也不看好他,甚至有的当面嘲讽他:“做个钳焊工,一辈子别想穿上一件像样的衣服!”

“做钳焊工怎么了,蓝领不是人了?”这句不服气的话,最终还是没从他的嘴里喊出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他把心中的不服深埋心底,把他人的嘲讽视作一股强劲的动力。在技校苦读3年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航工业沈飞集团民品总公司烟草机械厂,成为了一名普通钳工。

钳焊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精细活。为了练就一手绝活,他平时净找些平面只有火柴盒大小的零件进行加工,每个表面起码得锉修30下才能达到尺寸精度要求,这个往复单一的锉修动作每天要完成8 000多次,就像他所说的“人仿佛都变成了机器”。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锉修,多年来,0.005毫米的精度纪录,是由他刷新的——做加工的精度达到0.003毫米。0.003毫米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拿一根头发丝来做对比,这个精准数相当于头发丝的1/25。他创造的“0.003毫米的加工公差”被沈飞公司职工看作是一个“传奇”。

就是回到家中休息,他的心中也时刻装着技术攻关的事。一次,公司接到了一个国外客户的大型客机舱门的大订单。其中有一道紧固件的生产环节,加工难度大,由于时间周期紧,技术上一时没能拿下。晚上,他在家中看电视,《走近科学》栏目正好在播放一个有关汽车刹车片的专题,他豁然开朗:可不可以生产一个装置,事先预设好摩擦系数,通过钻床旋转达到紧固的目的?

有了灵感,他立即走进书房,铺开图纸画起来。第二天天没亮,他就赶到单位做零件乃至装配、调试,经过10多次试验,他获得了成功。就是这个名为“定扭矩螺纹旋合器”的装备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在生产加工中被广泛应用。以往两个人一天半的加工装配任务,现在一个人两小时即可完成。“定扭矩螺纹旋合器”的使用,将原来工效提高8倍,仅人工成本一项,每年就为公司节约100多万元。

要想成为一个行家里手、创新型人才,单靠师傅的传教和自己的苦练是不够的。拓宽知识面,涉猎专业外的东西,逛书店、购买书籍也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年来,他自己购买的工、量、夹具足够装满半卡车,价值达几万元。他拥有400多本专业书籍,还整理了20多万字的钳工技术资料。同时,他还在工具钳工、装配钳工、机修钳工、模具钳工等诸多方面进行过研究。

他就是方文墨。2010年,他获得第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机修钳工冠军。他拿到奖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当地买了一套进口的、价值5 000多元的成套量规。

2012年,他由民品公司调入军品公司。公司成立了“劳模工作室”,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班组—— 方文墨班。进入军品公司后,方文墨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他依然没有丝毫懈怠,总是努力地工作着。2013年5月4日,他作为全国青年代表、中国航空工业最年轻的首席技能专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方文墨成名了,国内很多知名公司向他伸来了橄榄枝。其中一家公司以年薪48万元的高薪聘请他,但被他拒绝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说:“我从没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技校生!人生就像爬梯子。站在梯子上,技校生比本科生所处的位置低一点,但只要肯于向上攀爬,不是照样可以到达顶点吗?我们一些职教生、技校生不比别人矮一筹。要说矮的话,是自己把自己低估了,把自己看得一成不变了。”

编辑/吕秀妍

猜你喜欢

文墨沈飞民品
“钳王”炼成大国工匠:锉刀声声熔爱意,战鹰烈烈震九霄
Migration of weakly bonded oxygen atoms in a-IGZO thin films and the positive shift of threshold voltage in TFTs
带700万骑手办春晚:有一种野心叫灵魂有火
航天企业民品文件归档工作的思考
方文墨,大国工匠的精度
湖北省民宗委组织召开全省贯彻落实民贸民品优惠政策视频会议
政府投资、军民工业标准差异与民品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的困境
一家四代都是航空人工龄累计已达700年
中航沈飞在上交所正式挂牌
人死不毁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