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文《沁园春、雪》教学要点解析

2016-05-30罗世雄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要点沁园春初中语文

罗世雄

【摘要】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诗歌的欣赏、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初中阶段的学生更好的掌握及理解诗歌凝练的语言、感受诗词中蕴涵的感情,无疑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本文笔者以初中语文课本选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为教学案例,将教学要点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一点点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沁园春、雪》教学要点

一、教师结合史学讲解诗歌创作背景

为什么学习这篇诗歌要先讲解创作背景呢?这里首先来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个春节,一列由广州驶向北方某城市的列车上挤满了疲惫的打工者。当时的中国处于外出务工的热潮,无数的青年背井离乡,一去数年,他们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痴情守望。车厢的广播里播放了一首《等你老地方》“梦回故乡,天边的你在心上,把那沧桑珍藏在行囊,独自在路上……”听着听着忽然有人哭了起来,随之整个车厢哭声一片!这首极为普通的歌曲何以催人泪下,拥有如此动人的力量呢?因为歌词所诠释的正是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所听到的每一字一句都是他们的心声。正是由于这样的生活背景他们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样的道理,诗歌的创作背景介绍相当的重要,因为诗歌中凝练的语言,含蓄的风格隐匿着诸多的信息,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就诗词析诗词学生很难被打动,并且无法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诗词中的意境。但如果为学生们讲解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的历史背景学生将能够深刻感受到伟人的英雄气概。当时正处于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蒋介石叫嚣着“攘外必先安内”对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企图摧毁革命根据地。而中共中央由于掌握领导权的人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方针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于一九三四年十月实行战略转移。经过一年的艰苦跋涉终于在第二年十月到达陕甘边区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而这首诗是与陕北红军会师之后,毛泽东正准备率领红一方面军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之时创作的。因此当时的背景直接影响着作者的写作内容及内容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红军突破了重重的阻碍,拜托了敌人的围剿,并且有了较为稳定的根据地,因此作者的心境也开阔许多,对革命充满了信心。因此作者的词气势磅礴、意境开阔。

二、深刻分析诗词内容解读诗词意境

诗词使用形象进行情感的表达,优秀的诗词作者往往可以借助客观形象。而这些表达情感的形象被称之为“意象”,众多“意向”所汇集的画面便是意境。而《沁园春、雪》顾名思义“雪”便是作者选择 的主要形象。诗词的上阕以描写雪景为主,作者精湛形象的雪景描写,使读者无论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借助作者的文字将北国雪景一览无遗。“千里”“万里”“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等概括疆土辽阔,银装素裹的世界一望无垠的意境;以“银蛇”“蜡象”来呈现雪山的蜿蜒、雪原的粗犷;“惟余”“顿失”表现雪的大和急。这样一副气势磅礴的雪景图作者寥寥数字呈现的淋漓尽致,然而要想将这副画面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需要用心的体会,字字句句的剖析。然而对“长城”“大河”

“大山高原”的描写出气势恢宏之外,其还是中华的象征。作者一次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唤起读者们门族自豪感。同时赋予高原及雪山一种永不妥协的斗争精神,意在展现民族不屈不挠的斗志,昂扬的斗争精神。在师生共同深入的分析解读之后,学生便可极其轻松的看到理解到这些意象中所蕴含的诗人的英雄气质,以及伟大的情怀。

三、分析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情怀

诗歌无法象戏剧、小说一样以细腻的笔墨描写对人物事物进行细致的描写对事情进行详细的阐述,其是以极其精练的文字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进行完美的展现与诠释,浓缩了深刻的思想感情。因此诗歌中的一字一词、甚至是标点符号都力求捕捉特点,生动传神。因此诗歌中的重点字词的解读极其重要。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反复的吟诵,用心的体会,使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理解诗歌真正的内涵,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在

《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诗词中的几个重点字进行深入解析,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诗歌的主旨。“望长城内外”一个“望”字,诗人“望”的是什么?──诗人放眼望去尽收眼底的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面!进而引领学生体会伟人豪迈的情怀,指导学生诵读进而感受那种激动的心情,以及磅礴的气势。“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惜”字,作者“惜”的是什么呢?──文轻武重,莽夫之勇,不求创新,都配不上这壮丽的河山。由此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自信。由此引出“俱往矣”的“矣”字,表达了作者对秦皇汉武之流的不屑,呈现作者的胸怀及抱负。如此进行字词的品析可以使学生更加明了诗词的内涵,更加深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真正的体会到伟人的博大胸怀。在感叹其拥有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自信外,同时被其才华所折服。

结语:对于诗歌这样的文学作品解读,欲解其文,先解其人。首先將作者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解读,内容中所要表达的以及呈现的思想感情便不难理解了。对于教学要点的解析途径及方法多种多样。但对于中学生来说了解诗词创作背景,以及诗词内容所表达的主旨思想,及其中所蕴含的感情是这一阶段教学的基础内容。对于这些的了解将更易于学生对诗词中所蕴含意境的深入理解。

参考文献

[1]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学设计研究 [J].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志清.试论初中阶段诗歌教学的重点难点[J].教育科学研究2014

猜你喜欢

教学要点沁园春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沁园春·赞中原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沁园春
沁园春 ·春朝送暖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理性中的即兴随想
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