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公共雕塑创作几点看法

2016-05-30王淋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人文思想城市文化

王淋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众多城市新区不断崛起,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公共雕塑在其中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一件好的公共雕塑作品带给城市的不仅仅是美化环境,对于城市文化发展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雕塑;城市文化;人文思想;关照大众

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世纪,在网络信息与数字化发展的今天,一切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都将发生改变。环境雕塑也不例外,特别是大型雕塑。一个好的艺术构思只有和设计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魅力和功能作用。 一般说来,大型环境雕塑的设计是最难的。同时,它又是最能体现一个雕塑家艺术才华的最好空间。大型雕塑往往是通过招标形式来选择方案,一般大型公共雕塑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充分肯定人的行为和精神,展现人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基础上的。人文思想所表现的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和精神财富。公共艺术中那种崇高的人文价值观和民族创造意识,正是大型雕塑在设计中所寻求的艺术魅力的“轴心”,雕塑在空间、形体、材料和色彩上的种种造型手段无不围绕着它运行。当今社会时代和历史的要求从另一个角度看雕塑赋予了公共艺术更高的价值标准,大型环境雕塑绝不仅仅是一件在空间中单纯的“存在物”,它所包容的设计思想和文化信息是艺术表现的核心。

2.强调城市文化观

一个城市无论大小,必然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文脉,即使是经过移民迁都的新城区,也不会忘了老祖宗。这种潜栘默化的浸润构成了它独特的风景线。“艺术源于生活”同时也源于现实,源于历史。大型雕塑强调城市文化是设计的前提,城市文化包括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等等。一个城市的外部形象除自然外首先是由建筑和雕塑构成的,了解了这一点,设计才上升到一种高度。

3.关注公共雕塑与其所处的环境状况

一个设计师如果不对设计现场有充分的了解,光靠灵感是难以没计出成功的方案的。现场考察要求对环境的建筑形式、主要人流及主要视点、交通线路等有所认识,从而对未来的设计在高度、体量、材质与色彩上有一个模糊的轮廓。

4.收集雕塑的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主要包括当地人文环境、历史文脉、远景规划等,力争设计出独特的、有象征意味的设计方案。

5.造型力求简洁,结构要牢固

在室外环境中,“建筑是合围的空间,雕塑是伸展的空间”。这话没错。但在大型超高雕塑中(15米以上),其伸展度应该是有限的。-—般来说,雕塑的悬挑部分不能超过5—8米,造型要和结构工程帅密切配合,有的可以采取金属拉索和合理的支撑。雕塑做得越大,越要具备丰富的建筑知识。“人型雕塑建筑化,小型建筑雕塑化”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6.注意雕塑的抗风抗震

人型雕塑的设计一般会遇到雕塑面积过人,体积过重的问题。发计中可以考虑雕塑的多体块处理,还可以设计导风口,以减少风力对雕塑的影响。

7.避免雕塑表面大面积的不平整

大型雕塑一般采用金属加工,雕塑的平整度是目前城市雕塑巾加丁技術的难点,在设计中可以利用分缝处理,金属折板,减少人工锻造的痕迹,同时应用氩弧焊和激光焊(切割)等多种技术来完成。

理查德·塞拉被誉为现代主义重要的艺术创作者之一。虽然他的作品有雕塑、录影艺术及绘画,然而最著名的还是他以极简练的设计、用锈蚀钢材创作出的作品。他的作品《倾斜之弧》(图2-18),是一件极少主义的雕塑作品,以长达36米、高5米的巨型尺度,将纽约曼哈顿区联邦办公大楼广场强行阻断,而广场以前曾是举办爵士音乐会、群众集会和午饭时间简短的社交活动的场地。公众认为《倾斜之弧》不仅侵犯了他们的权利,而且人格也受到了欺辱。自作品立起那天起,公众抗议声就从未间断,市民对市政当局和作者本人反复提出要求,最后以诉诸法律、强行拆除而告终。在这里,艺术家的自我意识表现为将自己的概念强行加给公众,公共艺术的目的性失去,而作品体现的对强权的批判意识转换成了对公众日常生活的限制,它生硬的,与社会语境脱离的,与公众的意志相背离,最终公众抛弃了它。公共艺术时代的艺术家们不是救世主,也不是先知,他们是生活的参与者。在现代这个社会里艺术家如何给自己定位呢?著名解构主义大师福柯也许能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他说:“知识分子的角色并不是要告诉别人他们应该做什么。他们有什么权利这样做?想想两个世纪以来知识分子竭力表达的那些预言、承诺、指示和蓝图吧,那产生了怎样的后果,我们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了。知識分子的工作不是改变他人的政治意愿,而是要通过自己专业领域的分析,一直不停地对设定为不言自明的公理提出疑问,动摇人们的心理习惯、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拆解熟悉的和被认可的事物,重新审查规则和制度,在此基础上重新问题化,并参与政治意愿的形成。”公共雕塑的设计就像所有的艺术创作一样,没有一定之规,但它具有可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按照设计的客观规律归纳的设计活动所具有的依据和遵循的基本法则。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所创作的公共雕塑才能够成为设计合理、符合公众审美要求和社会文化要求的艺术品。

最后,公共雕塑应该弱化了艺术家自我意识的艺术。在人类文明历史的长河中,雕塑这一艺术门类源远流长,那些大型室外雕塑几乎同建筑物一样,成百上千年地屹立在那里,反映着历史的足迹,被人们称作“石头的历史”。雕塑是以三维空间的形式,并用坚实的物质材料构成的,其形象的实体性以及形体的物质性,可以与建筑艺术等同。但建筑不具有造型性,建筑艺术不可能表达具体的概念,雕塑艺术却可以通过自身的“造型”处理,典型地再现生活,可以把外部空间环境所要表达的主题从一般概念上升到具体的思想。这就是雕塑同建筑长久以来相互结合的基本条件和保证。大型空间雕塑是指在城市广场、交通大转盘、大型绿化空间里的雕塑。除环境对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外,在设计规范上也是有严格要求的。

参考文献:

[1]孙珊,胡希佳,王卫华编著,公共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03,第54页

猜你喜欢

人文思想城市文化
数学教学中让人文与德性洋溢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之思考
论语文教学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新时期博物馆的城市功能拓展
小议衡阳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文化性表达
大学英语教学人文性与价值观培养的探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现代人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