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5-30王世花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高职

王世花

摘 要:校企合作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本文从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校企合作的发展、校企合作的沟通机制等方面,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于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86-01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职业教育中最基本的特征。教育部指出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培训项目需要按照企业所给出的要求来进行,还需要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开发的工作,使得学校资源可以在企业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企业还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去,从而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1]。“校企合作”的模式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的成功与否,企业需要人才,同时学校需要企业的支持,所以高职院校和企业都需要激发和调动对方在合作上的积极性,学校把校企合作深入到教学中去,企业把校企合作发展到项目中去,让学生的实践项目紧跟企业的需求,这样校企双方都能受益。本文就对于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校企合作的理念认识不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在校企合作上的认识严重不足,因此在校企合作中抱以消极的态度,仅仅把校企合作看做是一项公益,或者是作为一个带有功利性的投资项目,使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同时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依然不足,固有的教育教学方式与企业的经营模式衔接不到位,把对校企合作的项目仅仅当做是对于学生的一项课外活动,不给予重视。在合作上不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的参与也只停留在表面上,同时缺乏主动性,仅仅等着企业主动提出要求合作。

(二)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都没有从整体上来计划,对于合作中的细节问题考虑不周到,不能有效地将企业的优势和学校的优势进行融合,从而开展出更具特色的校企合作,达到教育部门最初的预计效果[2]。如果学校和企业还未从整体上来看待校企合作的话,则两者的合作就只停留在表面,比如说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进行宣讲、送学生去企业进行参观和短期实习,这些都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企业,企业也对学校、学生也没有充分了解,这大大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校企双方都没有互相融入,深度合作。学校的运行机制和企业的运行机制、学校的文化和企业文化大相径庭,没有做到真正的融合。

(三)学校和企业的发展不平衡

学校和企业的管理模式都不一样,或许在各自的发展领域中,企业得到的机遇更多,发展的更快,从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的要求就会更高,这会与当初的培养条件会有不同,这样会导致校企合作的不协调。另外,校企合作在中心城市或比较先进的城市发展的比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城市的发展要好,工科类和艺术类院校的校企合作要比文科类院校的发展要好,诸如此类的差异也导致了学校和企业发展的不平衡。

(四)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实践脱节

随着近年扩招的不断进行,很多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的设置等脱离了企业的需求,虽然学校一直在开展专业的改革,但过多的是实施理论的学习,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不在课后多注重实践的学习,就很容易只知理论不懂实际操作。另外,学校在实践能力的培训中,只要求学生能通过学校所设置的技能考核,导致学生缺乏应对真实问题的能力,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

(五)校企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相对来说,我国的校企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企业和学校来说都对这个理念理解还不到位,而且校企之间的沟通机制还有所缺失。目前校企合作中,只有学校和企业两者之间进行相互协调,没有第三方进行协调、监督和服务。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都相互不大了解,学校不能很明确的认识到企业的真正需求和实时动态,企业无法知道学校的具体培养项目和培养方式,双方更关注自身内部的情况,与对方的沟通较少,更不用说在进行良好合作上。校企之间仍然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不能产生真正的合作效益。

二、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对策

(一)实行优化政策

首先要明确规范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应该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和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做到良好的协调作用,给予学校和企业的相应权利,把政府的角色进行转换才能有新的局面。建立职业院校行业的基金会,用于支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税收优惠。同时,加强法制,坚持依法保护企业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校企之间的利益价值

校企合作可以让学校和企业共同达到双赢的局面。企业可以通过完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来提升自身价值和自身品牌的巨大影响力;企业还可以合理的利用学校的资源,使得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成本适当降低;企业可以直接在学校挑选优秀人才[3]。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来解决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另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也会相应的提高。

(三)加强校企沟通

首先要在校企双方中建立一个管理机制,主要是负责处理校企合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及时的发现问题的所在。其次就要建立新的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中来,并共同制定评价标准。最后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共同研发合作,提高师生的研究水平。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每年都会聘请企业中的管理、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任课,对实践教学和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进企业中表现完美和善于表达的管理、技术人员为学校的专任老师,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

三、结语

总的来说,开展校企合作目的就在于让学校和企业双方受益,双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校要重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办学特色,并多与企业沟通,让企业认识到合作的优势所在,并加大对学校培养人才的投入。校企合作的模式虽然施行了较长时间,但由于学校和企业双方的需求和投入不能达到一个平衡点,要实现真正有效的合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作者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梁凌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02):12-14

[2]汪长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的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01):23-24

[3]田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55-58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高职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