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体学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实践意义

2016-05-30朱加强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文体学三国演义

朱加强

摘 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篇长篇章回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到西晋建国的这一段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的历史。《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因其语言文字通俗易懂、简明生动,其充满了生命力和吸引力。它是历史和文学的一个经典的结合。

本文从文体学的选词角度,对一位广泛接受的翻译者罗慕士的《三国演义》译本进行分析,进而探寻文体学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结合当今时代的大学英语课堂,简述文体学的教育实践意义。

关键词:三国演义;词汇选择;文体学;大学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10-01

一、简介

(一)《三国演义》的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明代初期的罗贯中。在作为一部古典历史小说的同时,《三国演义》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1]

《三国演义》描绘了从东汉时期的黄巾起义,到西晋建立的这一段历史。在这约有一百年的争霸天下的历史中,有三个国家涌现在了舞台上:魏国、蜀国和吴国。这部小说展现出这三个国家之间尖锐又复杂的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冲突。得益于作者罗贯中博学的知识和深厚的阅历,《三国演义》至今依旧是享誉海内外的经典小说。

(二)文体学的简介

简而言之,文体学是研究语言如何使用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语言使用的风格的一门学科。[2]

文体学是研究在具体的语篇或者文章中,语言的具体的使用风格的一门学科。作为文学批判和语言学之间的一门科学研究方法,文体学试图在语篇的分析中,寻找和总结语言的特点和文学作品的风格。同时,文体学也能够在文学作品和读者之间建立一座互通桥梁,这也有利于提高阅读的质量,并让读者可以尽可能地触碰到这些作品的精髓所在。[3]

语言分析的情况将会给作品的风格造成影响。从词汇的角度来说,这里有书面语和口头语,具体意义的词和抽象意义的词。从句法的角度来讲,这里又有陈述句和疑问句。再从修辞手法上来看,这里就有更多不同的修辞格了,比如隐喻,矛盾,提喻等。[3]

将文体学应用到大学英语课堂,也是对不同语言和不用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促进作用的。

二、文献综述

为了更好的了解对《三国演义》的研究的现状,笔者在知网上摘录了一个相关的学术论文数量的统计表。在知网上一共有38篇期刊,包括7篇硕士论文,1篇博士论文和28篇出版在其他学术机构上的文献。另外,还有2篇会议文献也囊括在内。[4]

张煜和田翠芸对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的创造性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这部英译本不仅仅介绍了其间的历史事件和故事,也向国外传达出了中国的古典文化和精神。[5]张旭认为有关古典的翻译,应该反映出古代或者传统文化来。罗慕士对《三国演义》的翻译,通过对一些古典英语的词汇和语法的使用、对合适的修辞方法的运用和直译和意译的结合使用,进而成功地把这种文化得以展现。[6]

三、词汇选择的案例探究

句子中的词汇选择。

例: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汉朝字高祖斩白蛇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译文1:

Here begins our tale.The empire,long divided,must unite;long united,must divide.

罗慕士将第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翻译为“The empire,long divided,must unite;long united,must divide”,这是很形象的描绘和灵活的翻译。从文体学里面的词汇选择来看,“divide”和“unite”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换句话说,罗慕士对这种词汇选择方法的使用,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当国外读者阅读这篇译本时,他们放佛就在看原汁原味的《三国演义》一样。并且,如果罗慕士可以添加更多的史料加以佐证的话,这部译本将会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例如简介陈胜和吴广的起义。[7]

(二)直接引语中的词汇选择

例2:

权曰:“诚如君言,刘豫州为何不降操?”

孔明曰:“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

译文2:

Sun Quan said,“Why hasn't Lord Liu submitted?”

“Tian Heng,”answered Kongming,“the stalwart loyalist of Qi,held fast to his honor and refused to disgrace himself.A scion of the loyal house,renowned in his time,looked up to by men of learning everywhere.”

罗慕士使用“A scion of the loyal house,renowned in his time,looked up to by men of learning everywhere”来翻译“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这句翻译可以让国外读者很简单地理解它。[8]从词汇选择的角度来说,在此段对话里,一连串非谓语的熟练使用,营造出了一幕紧凑的场景。它不仅仅加强了语篇的劝服性语气,也使得行文如流水般更加畅快。

四、结语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然而,理解文学作品并不是那么简单。文体学可以扮演好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这一重要角色,它打破了语言分析和文学评比之间的障碍。罗慕士成功地使用了词汇选择、修辞选择和其他的文体学的方法来翻译《三国演义》,他的译本在西方世界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掌握了文体学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把文体学推广到更多的大学英语课堂,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中文和英文之间的语言差别以及更深层次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

参考文献:

[1]潘演强.“三国演义”及其英译本文体学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

[2]徐有志.英语文体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3]卢艳凤.文体学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重要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1:121-122.

[4]文军,李培甲.国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评述与建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8:25-30+24.

[5]张煜,田翠芸.从“三国演义”英译本看译者的创造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156-159.

[6]张旭.“三国演义”罗译本中古雅韵味再现的翻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7]高珺.从目的加忠诚的法则对比“三国演义”的两篇译文[J].经济研究导刊,2012,14:233-234.

[8]李鹏辉.论“三国演义”罗慕士英译本中人物对话的语用对等[D].南华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课堂文体学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特征简述
平时成绩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探讨
大学英语课堂互动式主题演讲的有效性研究
三国演义
大学英语课堂中内容教学法的反思研究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近期认知研究对戏剧文体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