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乡土地理教育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16-05-30马万里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中学生素质教育

马万里

摘 要:素质教育是我国开展教育的最终发展方向,对中学生而言,其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的阶段,对自然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丰富的知识储备也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指标。因此,对中学生教育而言,在素质教育中要引入乡土地理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阐述了乡土地理教育概念,并分析了乡土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开展原则。

关键词:乡土地理教育;中学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052-01

一、乡土地理教育概念

所谓“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环境,乡土地理教育是指依托于本地区的地理条件来开展地理教学,让学生从熟悉的地理环境入手,提高对家乡地形地貌、地理环境的了解,并由此进行地理教学扩展,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乡土地理教学是地理新课程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乡土教育,学生对自身所处的地区生活环境更加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爱家乡爱家园的情怀,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二、乡土地理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一)扩展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老师,在地理授课时应当注重把地理基本知识和乡土地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研究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对本地区的发展有深刻的了解,从而提升中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乡土地理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学大纲中列举的典型地形和地貌,都能够和本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一一对应,引入乡土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土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现象。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和好奇心,在学习中喜欢把知识点和现实生活对应匹配,发挥乡土地理教育优势给予学生近距离观察和研究的机会,学生从具体的地理表象出发,深入各项抽象概念的学习,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增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例如在山东部分地区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侧重于华北平原地形地貌以及种植作物的引导,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来了解平原地区人们生活习惯和经济结构,让学生从感性经验出发得出理性的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科学文化素养。

(二)培养爱家乡的情怀

爱祖国爱家乡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人民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地理乡土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通过对家乡地理、人文和风俗的了解,学生会对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表现出高度的自豪感,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也树立了建设家乡的情怀,从而帮助中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品德标杆,端正其世界观和人生观。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不同的地理环境塑造了奇特的地形地貌,有的地区是突兀挺拔的山区、有的地区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有的地区则是秀美的江南之乡,中学生对乡土地理了解程度越高,则对家乡建设的好奇心越强,并激发了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乡土地理教育不仅仅是结合本土本乡来学习地理知识,同时也包括了组织开展乡土地理调查,地理教师要把握地理大纲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查,让学生感受到家乡地貌的雄伟、家乡人文气息的浓厚,在课堂上学习基础知识,在课外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对乡土地理有深刻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调查本地区河流污染状况,详细了解家乡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调查本地区现有企业的污水排放状况,了解本地区的水资源污染情况。再者,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性较大,针对家乡气候变化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时定点每天记录温度,并把记录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绘制温度变化图表,让学生对家乡气候条件变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避免学生陷入到呆板学习的状态,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同时利用乡土地理教育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解决遇到的困难,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格。

(四)激发学生保护乡土资源的意识

乡土地理教育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包括美丽的自然风光、浓厚的历史底蕴、优秀的文化传统、雄伟的名胜古迹,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多了解到为家乡曾经做出贡献的名人雅士,增强中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带给学生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明辨什么行为是美,什么行为是丑,引发学生学习美的意愿,激发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崇高美德,同时提升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乡土地理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点点滴滴中积累了对美的认知,从而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操守,达到热爱家乡、倡导美德的和谐统一。

三、新课程改革下乡土地理教育开展原则

地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乡土地理教育开展应当遵循以下三点原则: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展示家乡美丽,并利用现有的教学大纲,引导学生来思索乡土元素。再者要理论结合实践,利用实地教学向学生展示本地区的地形、地貌、天气及气候等,同时延伸到经济结构、资源分布、人文元素、历史建筑和名胜古迹等,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强化教材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调查的能力,对家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此外要加强课堂教学和课外科普活动联系,地理教学贴近于显示生活,学生可以真正走向实地去考察,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对家乡的旱涝疫情、空气治理、环境污染和水资源利用等深入研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乡土地理教育提升了学生地理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怀,同时有助于提升器实践能力,极大学生保护乡土资源的意识,因此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对乡土地理教学开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三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婷.浅谈乡土地理教育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人自社科,2015,(28).

[2]茹素萍.发挥中学地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校园心理,2009,(02).

猜你喜欢

中学生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