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与英语学科教学

2016-05-30王亚男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发展特点学科教学注意力

王亚男

摘 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注意、记忆、观察及思维等认知能力都在急剧提高。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并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的始终,因此对于英语学科教学来说,如何在课堂上抓住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英语教师只有顺应并利用初中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才能使语言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注意力;发展特点;英语;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047-02

随着青少年神经系统的逐步发展与完善,他们的注意力较小学时期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迅速发展和深化,而且从无意注意为主向有意注意为主过渡,注意的稳定性增强,注意广度变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的发展使他们更适应学科的学习。本文结合初中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从英语课程教学的角度出发来探索如何利用这种心理发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注意种类的过渡性与英语教学

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无意注意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初中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反之,则参与度较低且容易走神。因此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课堂教学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当前许多中小学英语教师盲目崇尚教材,照本宣科,极少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评价。事实上,教材上提供的教学内容很好地为教学方向提供了指导和参照,而不是教学的权威。因此,教师应该摒弃以教材为权威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及时对教材中因过时而对学生失去吸引力或者是与当地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且陌生的材料予以替换,用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来教学,从学生感兴趣的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甄选和设计。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些对英语教师是个挑战。教师既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还要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更要时刻关注社会的最新信息与热点,并将这些信息进行筛选然后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案。

其次,初中生的有意注意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代了无意注意的主导地位,他们能够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专心致志的完成任务,因此,他们的学习活动也有了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性。这些进步更加有利于教师展开教学工作。

有意注意的增强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顾学生的兴趣,一味地对语言知识进行讲解,强调学生机械的对单词语法进行记忆以应对各种大小考试。相反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采取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目前,大多数中学都采用的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而这套教材是基于任务型教学进行编写的。任务型教学理念是相对较适合初中生心理发展,能够有效的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任务型教学法更是具有其他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优点。按照这一原理,可以把阅读课分为三部分,即读前、读中和读后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任务需要学生完成。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让学生进行预测的任务,通过对文章的预测,可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求知欲,进而带着阅读任务去阅读文章,这些任务不但能够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保持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文章的主要信息,把握文章的重点。在读完文章后,学生还有阅读后的任务需要小组合作完成。这样,整节课就通过做不同的任务,持续的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有意后注意是青少年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的注意,兼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双重特征,是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达成的最高目标。许多初中生由于对英语的认识不足或是学习方法问题等原因对英语课不感兴趣,他们学习英语单纯是为了应付中考高考等考试而不是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要保持对英语的有意注意并坚持学习英语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努力且学习过程是十分艰辛的。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这时候就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正确动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注意力发展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并能加以利用,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合理的任务,促进学生从无意注意想有意注意的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发展有意后注意,让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同时成为发展自身兴趣并将其与增长知识相融合的过程。

二、注意内容的深化性与英语教学

对于初中生来说,无论是无意注意还是有意注意都在逐步深化。主要体现为产生无意注意的原因由外部为主变为以内部为主,有意注意则是学生能够付出艰辛的劳动来克服困难保持对学习的注意,久而久之便出现了自觉的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的出现是青少年有意注意逐步深化的体现。

无意注意的深化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了更多的积极主动性,因为这种无意注意不再是由外部刺激为主反而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这就为教师教学单纯的注重外部刺激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兴趣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学英语教师不能再采取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或单纯为了外部刺激而把课堂教学设计的形式大于内容,而是要发现学生兴趣的根源,选用更有意义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材内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花哨的教学形式上。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真正感兴趣而激发了学习动机,那么这种注意才会更持久,学习才会更积极更深刻。

有意注意的深化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最初通过刻苦学习掌握知识,有了这些知识作为基础,英语学习自然会容易进行,学生的信心随之增加,然后逐步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除了以上提到的需要激发并保持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之外,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不断通过课堂渗透的形式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勇于面对困难并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只有学生自己能够主动的学习英语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兴趣,学生才会成功的发展其有意后注意,使学习英语成为享受乐趣的过程。

三、注意品质的改善性与英语教学

注意的品质一般是指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四个方面。初中生在这些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注意的品质是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注意品质来调整教学策略,才能使课堂教学更高效地进行,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知识。

首先,初中生的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趋向稳定,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上,注意的稳定性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果学生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那么学生注意力就不会集中,上课会开小差,若是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注意则会保持相对较长时间。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安排,因为根据相关调查,学生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从二十到三十五分钟后开始衰减。

其次,注意的广度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材料的组合方式有关。学生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材料的排列越集中越有规律且整体性越高,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意识的对象数量就越多。为了提高学生注意的广度,教师可以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二是把课程内容安排得有逻辑有条理且整体性强。初中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英语足够的认识,学习经验还不是很丰富,这直接影响他们注意的广度。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介绍一些西方文化传统,帮学生了解语言背景。

注意的分配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同时进行两项活动时,必须有一项是熟练地自动化的,这样才能使另一项活动得到大部分注意力,从而使两项活动同时协调进行。这在教学活动中突出表现在听课和记笔记之间的矛盾。总有一些学生因为听课而记不好笔记或因记笔记而耽误听讲,这说明学生的两项活动都没有达到熟练甚至自动化的程度。教师应对学生记笔记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指导,教学生学会记重点而不是力量均分,在日常听课过程中训练学生记笔记的能力,使其达到熟练地程度,那么,学生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将大部分注意放到听讲方面,同时,笔记又能记下重点,做到两项任务协同进行,真正做到“一心二用”。

最后,注意的转移在初中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越高,注意转移就越慢越困难;个体对新对象越感兴趣,注意的转移也就越容易实现。课间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候,如果教师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就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开始环节的设计格外注意。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预留出一定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设备,演示上课需要用到的相关背景知识,这些演示的资料必须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材料,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注意力的转移;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且有意思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并邀请同学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逐渐转移到与他人的话题交流当中,这样就成功将学生的注意力过渡到课堂教学上来。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

参考文献:

[1]毛卫华.动机·注意力·兴趣——谈有效阅读教学中的三大因素[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1).

[2]张梦娇.浅析英语教学与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相适应性[J].教学研究,2012,(5).

[3]张向葵,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周吉勇.关于调控学生注意力的探索与思考[J].教学实践,2013,(1).

猜你喜欢

发展特点学科教学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台湾幼儿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论当前大学生思想特征及发展趋势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