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课上的情境创设

2016-05-30冉胜科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篇目荔枝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内在意义和价值,它着眼于学生的精神领域,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充分体验、感悟文本,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功能。

一、课前导入,创设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把学生引入课堂情境的重要一环。恰当的导入方式,能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令学生心驰神往。笔者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时,通过实物展示导入新课。将试先准备的鲜荔枝分发到课桌上,学生每四人一颗,要求四个人为一个小组,从外到里(壳、膜、内、核)观察荔枝,学生立刻凑在一块,仔细端详外壳,又动手“解剖”,从外到里把一颗荔枝都看透了,学生情绪振奋,纷纷发言。笔者不失时机地引导:“同学们观察很细致,介绍得很清楚。但荔枝还有一些生理特征和生长习性是不为同学们所知的,现在我们就来听听贾祖璋对荔枝的介绍。”听笔者这么一说,学生急切地翻开课文,读得那么专注投入。又如笔者教学《阿炳在1950》一文,导入时播放了阿炳《二泉映月》的录音,然后讲述了阿炳的悲惨命运,教室出奇的安静,看得出学生被深深的打动了。由此可见,课前导入,创设情境对于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啊!

二、运用直观的画面,创设情境

在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描绘大自然,描绘祖国壮丽河山的优秀篇目。阅读这些篇目,旨在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川的感情。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在教学中常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美的画面,把学生带进大自然,带着学生环游大江南北。如教学《三峡》,笔者知道班上学生都没去过三峡,如果只凭文中的描述,学生是难以体会三峡高峻山峰、汹涌江流、悬泉瀑布、哀转猿鸣、悲凉渔歌这一幅幅瑰奇多彩画卷的。于是,笔者用多媒课件将三峡雄奇、美丽的画卷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以课文朗读录音与和谐的音乐。夹岸的高山、奔腾的江流让学生赞叹不已,高猿的长啸、悲凉的渔歌牵动了学生的情丝。看得出学生已“身临其境”,完全陶醉其中,实现了阅读过程中体验、感悟能力的真正提升。

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画面感”极强的篇目,都适于用课件展示。如《南京大屠杀》,笔者在教学时,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播放了几个“大屠杀”的场面,学生看了之后,有愤怒的、悲伤的、叹息的、沉思的。此时,学生的民族感、爱国情溢于言表。

三、通过深情并茂的诵读,创设情境

语文教材中,有像现代诗歌、文言诗词、抒情散文等适宜朗读的篇目。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深情朗诵,营造氛围,感染学生。笔者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在课前研读了“艾青”,研读了“保姆”。课堂上,笔者“变成”了艾青,向学生讲述了“我”的不幸遭际。此刻,“我”在狱中,“我”孤寂、悲伤、茫然,我想起了“我”的保姆,“我”为她唱一首颂歌。笔者的这段开场白已经打动了学生,接着笔者深情地朗诵,深深的怀念、痛苦的呼唤震憾了每一个学生,激起了他们情感的共鸣。又如笔者在教学《周总理,您在哪里》一课时,笔者是含着泪读完这首诗的,有的学生也跟着流了眼泪。通过这样的朗诵,营造了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提升了教学效率。

四、通过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有不少课文的内容适宜学生表演,教学时应组织学生充分参与、体验。如《白毛女》一文,笔者在教学时,在学生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表演这出戏,学生踊跃参与,兴致极高。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生动地再现了杨白劳、黄世仁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也让学生看到了地主阶级的残酷与惨无人道,看到了旧社会的黑暗,从而更加认识到今天生活的美好,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情境

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抑扬顿挫,以情感人,能够使学生愉快、兴奋、感动。教师的体态语言,如轻松的表情,亲切的态度,热情、信任、鼓励的眼神,恰当优美的手势,都能感染学生,从而营造和谐、民主、宽松、愉悦的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能诱导学生乐学会学,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和文明精神,使之“思想更健康,品质更高尚,个性更张扬。”

(冉胜科 贵州省道真自治县玉溪中学 563500)

猜你喜欢

篇目荔枝语文课程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千里采荔枝的鹤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荔枝熟了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