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家拉夫卡迪奥·赫恩

2016-05-30张瑾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9期
关键词:教育家想象力

张瑾

摘要:拉夫卡迪奥·赫恩,著名英裔日籍作家,1890年赴日,1904年在日本辞世。本文旨在超越以往将赫恩作为作家、评论家的研究侧重,试图确认其教育家的身份。在日期间赫恩曾辗转于松江、熊本和东京三座城市担任教师。从早期“重视想象力”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到“感情中心教学法”的尝试,再到东京大学英美文学课的精彩讲义,无疑确立了拉夫卡迪奥·赫恩教育家的地位。

关键词:拉夫卡迪奥·赫恩;教育家;想象力;感情中心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44-02

拉夫卡迪奥·赫恩,生于1850年的希腊,1890年离开美国来到日本,开启了人生的教师生涯。现在,一提到拉夫卡迪奥·赫恩,人们马上想到《无耳琴师芳一》、《雪女》等一系列怪谈故事,或是《陌生日本的一瞥》、《心》等一系列日本印象记。故而历来的研究重点都在他的文学创作以及文明批评上。然而,他在日本生活的十四年间,除了1893年在神户短暂地当了《外侨报》的编辑外,一直是一名英语教师。从1891年在松江中学,接着在熊本高中,1896年起在东京大学,拉夫卡迪奥·赫恩的工作都是教授英语或是英美文学,直到1903年去世前夕离开东京大学。在此期间,他以独特的教育理念,尝试了特有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同时也奠定了日本英美文学研究的基础。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明确拉夫卡迪奥·赫恩的教师身份:“重视想象力”这一教育理念的确立;“感情中心教学法”的尝试;“英美文学讲义”的实践。

一、松江时代——教育理念的确立

与松江的相遇,对赫恩来说是人生一大转折。在日本友人西田千太郎的引荐下,赫恩成为了松江寻常中学的英语教师。在这座依然保留着古风的东北小城,他受到了所在学校师生的欢迎,同时还收获了友情以及爱情。赫恩在学校每周要上20节课,包括会话、英文写作、听力等。对于完全不会日语的赫恩来说,想出色的完成这项工作并非易事。于是,他会在黑板上以绘画辅助的方式向学生们通俗易懂的进行解释说明。此外,在自由英文写作课程中,赫恩发现学生们的作文内容缺乏想象力,毫无个性及新意,甚至连文体都基本一样。于是他选择了一些更贴近日常生活的作文题目,希望学生们能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率真地思考日常生活。这些方法都是赫恩教育理念的体现——即重视教育中想象力的价值。赫恩在松江寻常中学就任2个月后的1890年10月,在岛根县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教育中想象力的价值”的演讲,明确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他指出:缺乏想象力,只是机械地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这是毫无价值的。依据斯宾塞的进化哲学,进化不仅仅是形态上的,也是精神上的,而这种精神上的进化就是一种想象,是在头脑中将思考进行再现、描绘。无疑各个学科都需要想象力,缺乏想象力,也就无法进行真正的研究。教师在培育和启发学生想象力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他提出了两种方法。其一,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重要性。教师要努力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要培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就不会只停留在提高记忆力这一点上。此外,作为教师不能过分在意教材的进度,也不能厌烦或迁怒于提出偏执问题的学生。因为“问题”才是想象力的源泉。其二,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而这正决定了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就是说,构成教育的核心要素,不是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授课的教师。教师要将自己所学、所知简洁、生动地传递给学生。

总之,在教育中想象力的存在至关重要。提问和回答是想象力的出发点。要提出问题,首先要有好奇心和兴趣,而教师的职责就是让学生们能够感兴趣。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不论任何知识,都能够教授得趣味十足。这要远胜于只依赖教科书的机械性教育模式。为了鼓励学生们提出质疑和问题,教师应该接受一切问题,积极地和学生们进行交流。作为教师的赫恩,他非常积极、认真地对待学生们的提问,并且通俗易懂地进行讲解。其中,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想象力,他非常重视英语作文教育。与那些完美无瑕的华丽语句相比,他更看重能够表现独立思考能力的美文。在松江,通过英语作文课、英语会话课等,赫恩触及到了日本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且得到了一生的伴侣小泉节。但是,松江的寒冷气候让赫恩难以忍受,使得他最终忍痛离开了这个他最喜欢的日本城市。

二、熊本时代——“感情中心教学法”的尝试

1891年11月到1894年的10月,赫恩在熊本第五高中担任英语教师。熊本的教育不像松江那样简单,首先松江的寻常初中升格为熊本高中,他每周担任的课时数由20节增加到27节,尽管如此,他依旧不拘泥于教科书,灵活授课。和松江一样,熊本的学生依旧缺乏学习自主性和独创性,这些问题仍然让赫恩十分困扰。鉴于此,赫恩进一步贯彻“重视想象力的教育理念”,开创了“感情中心教学法”,并进行实践。关于这种教学方法,赫恩如此描述:“我讲述文学作品时,会将其作为作家情感的表达和对自我人生的描写。讲述一位诗人时,我想尝试去解释他所激发出的情感的力量和意义。换而言之,我将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感情作为我教学法的基础。”①赫恩就是以这样的教育热情,赢得了日本学生的爱戴。“热情”,这是赫恩作为一名教师,最为灵魂性的特质。在熊本,赫恩同样对学生们的英语作文进行了细致用心的修改。他会在班级里朗读优秀的文章并提出修改意见。他还会透过作文内容捕捉学生们的心理、思考和感情,从中试图读取日本人的内心世界和九州人的情怀。通过对学生们细致入微的观察,他感受到九州人不同于性情温和的松江人,他们更为崇尚勇猛刚健。原本还困惑于和熊本学生的相处,但通过英语作文,赫恩逐渐把握了学生们的内心思想和个性,并和学生们的交流逐渐加深。赫恩在繁忙的工作和著述之暇,还会充满热情地为曾经的爱徒进行英语语法指导。他曾经在1892年写给大谷正信的信中认真详细地讲解了动词、定冠词、不定冠词、时态等内容。即便已经辞掉了松江的工作,但依然十分关心曾经学生的英语作文能力,由此可见其作为教师的热情和责任感。可见,熊本时代的赫恩虽然面对诸多困难,但依然坚定地践行着“重视想象力,以感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三、东京时代——东京大学的英美文学讲义

1896年,赫恩在东京大学文学部开始了他的第三段教师生涯。在好友张伯伦的引荐下,当时的东京大学文科校长外山正一注意到赫恩,并高度评价赫恩的著作,于是聘请赫恩到东京大学文学部就任英美文学讲师,月薪高达400日元,且每周授课时间仅为12小时,这对于没有接受过正规高等学校教育,完全靠自学完成知识储备的赫恩来说,是一次破格录用。在东京大学,赫恩留下了一系列文学讲义稿,较为著名的有《文学的解释》、《诗歌的鉴赏》、《人生与文学》。在授课过程中,赫恩充分发挥自己专职作家的优势和经验,始终贯彻既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文学阐释为作家感情的抒发、情绪的表现和对人生的描写,将诗歌表述为诗人抒发的情感、力量、热情和思想,故而拥有无限的魅力。他积极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寻求与学生能够产生共鸣的教学方法,并且以充满热情、想象力的教育风格备受学生们的好评。在英语作文课上,赫恩在进行作文修改后,往往会对优秀者以奖品和奖金的形式进行褒奖。这种褒奖制度从松江时代就开始了,他会赠与学生们奖金或他的藏书,有时还会应学生们的要求从美国订购图书。他所奖励的学生并非只是英语语法完美、辞藻华丽,更重要的是不拘泥于形式,具有独立创造性的思考。用赫恩自己的话说,他的判定标准不是“best English”,而是“best thinking”,要尽量避免对他人的模仿,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真正的艺术创作。在东京大学的英美文学课上,他依然不拘泥于教科书,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英文进行讲授,所以学生们能够将讲义内容逐一记录下来。他的讲义非常生动、使用很多具体事例,并且从专业作家的视角进行讲解。虽然他的讲解随处可见一些夸张的表现,但是却恳切耐心地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世界。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文学的趣味,他经常采用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的方式授课。拥有磁性嗓音的赫恩,经常让学生们陶醉其中,渐入佳境,并拼命地记着笔记。当课后重新阅读笔记的时候,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先生课上所用的语言都是美妙的名人名句。赫恩在东京大学的工作时间最长,有六年半之久,而且有众多日本近代优秀的文学家皆出自赫恩的师门。其中英美文学家、诗人、俳句诗人较多,比如上田敏、土井晚翠、大谷正信、落合贞三郎、田部隆次等。著名文学评论家上田敏、户川秋骨等。1904年,赫恩结束了和东京大学的合约,受邀到早稻田大学赴任,但却在短短的半年后,由于心脏病突发去世。

在日本的赫恩,首先是一名教师,他以充满想象力的教育理念,以感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了心与心、灵魂与灵魂的交流。通过教育和文学创作,他在展现自我;作为一名热情恳切的教育家和文学家,他将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传达给学生和读者,将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英美文学教育和文学创作,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一位世界教育家、文学家。

注:

①《厨川白村文集》第3卷,改造社,昭和四年版,210页。

参考文献:

[1]E.史蒂文森.远田胜,译.评传拉夫卡迪奥·赫恩[M].恒文社,1984.

[2]小泉八云.明治日本的面影[M].讲谈社学术文库,1990.

[3]广濑朝光.小泉八云论[M].笠间书院,1976.

[4]小泉八云.拉夫卡迪奥·赫恩著作集[M].恒文社,1983.

猜你喜欢

教育家想象力
教育家与儿童
看见你的想象力
别让想象力“绑架”了美术教育
打开新的想象力
放飞你的想象力
津派教育家成长
爱读书的大教育家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