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三年全国新课标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命题特点

2016-05-30谭方亮

广东教育·高中 2016年3期
关键词:命题试题考查

谭方亮

随着教育部的一声令下,高考命题“各自为政”“省考”的时代即将结束,全国一张卷的全国统考再度加强,这样全国新课程卷就成了各地来年高考的“风向标”。综观近几年全国新课程文综卷历史试题,一个总的印象是试题深化了新课标的理念,诠释了新课程的内涵,试题立意高瞻远瞩,材料选取丰富多彩,命题技巧日益娴熟,在传承中不落窠臼,在创新中不拘一格,较好地发挥了高考的选拔功能,也对高中新课程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下面是笔者对近三年全国新课程文综卷Ⅰ历史必做题的一些共性分析,仅供参考。

一、试卷结构:极度稳定,遵循常规命题套路

全国卷的试卷结构基本定型:12+2(1大1小)+1(4选1)。这样的试题结构从2011年开始出现,一直稳定下来,几年中都没有变化。命题的风格和趋势基本稳定,这对复习备考是极为有利的。但每年会有一些微调和变化,则要引起注意。

1. 试题时段分布极为稳定。

与各地方卷相比,全国卷Ⅰ试题在时段的分布上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一是中国史部分“厚古薄今”,非常重视考查古代史,三年中每年占比都超过了三分之一。二是世界古代史“年年必考”,从未落空。三是中外历史比例非常稳定,57:28,约为二比一的比例,这个比例三年都没变。

2. 模块赋分比例起伏较大。

三本教材所占分值变化比较大,不太稳定,这说明命题本身并没有什么标准,一般来说,大题落到哪个模块,哪个模块的分值就相对较多。但从这些数据中也可以看到重经济、思想文化轻政治的趋势是明显的。

3. 试题排列顺序时有调整。

选择题的排列基本上都是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顺序排列。但其间也有过两次例外,2011年和2013年则是按照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这样一个顺序排列。应该说现在基本稳定为第一种排列模式,但如果出现第二种排列模式的话也不要感到意外。

4. 试题呈现延续传统风格。

全国卷试题历来是以稳定为主,不像广东、上海等地试卷那样富于变化,但一旦有某种比较成熟、比较可行的试题类型时,全国卷也会及时跟进的。如2015年第25题考查汉代政治,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而对于西汉外戚封侯、外戚干政等“汉家之制”,任何版本的教材都没有涉及,但该题命题者却以“不常见”的知识入题,这是内容上的创新。第35题世界银行题,材料强调世界银行的贷款变化,却考查的是民族解放运动,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材料与问题似乎毫无关联,这是考查方式上的创新。

其他试题虽创新不够,但延续了传统风格,以常规为主,稳中有新。有立足学科内综合,考查事件之间相互关系的。如第27题将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与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变化联系起来考查,是一道横向联系的题;第31题将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同时代美国、英国的工业指标放在一起,是一道中外关联的题。有强调历史概念,注重历史整体性和完整性考查的。如2014年第26题,对人性的认识与讨论,一个题就把这个千古迷题的几种不同理解呈现于读者面前,很容易让大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认识。第25题涉及到唐代的三教并行,但儒学的地位却是最稳固的的,这与“主流思想”这一主题是相吻合的。

二、知识选择:立足主干,突出历史发展线索

坚持以课标主干知识为主要考查内容,并以此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依托,是新课标高考的命题原则。考题以教材为本,从史实出发,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材料在书外,但答案在书中,不片面求新求异,不刻意追求覆盖率,不故意刁难考生,该怎么考就怎么考。

下表是近三年全国卷Ⅰ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试题考查教材知识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考查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没有一个知识是琐碎的,或者是偏、怪、难的。二是大多属于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积极、进步影响的正面的东西,而对于那些落后的、消极的负面知识则考查较少。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一些弊端、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国共内战与对抗、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的重大挫折等。三是重要知识反复考,年年考。其中有些重要知识考查频率是非常高的。如:宋明思想就有2015年26题民间崇拜、2014年人性论、2013年孔孟之道、2012年四民同道;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就有2015年28题包装变化、2014年英国棉布滞销、2013年40题海洋利用;新中国的前两个五年计划就有2015年31题、2014年31题、2012年32题、2011年33题。

对历史发展线索和整体性的考查是近年来的新趋势。这在2015年全国卷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把全卷考查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归类,按历史时序联结起来,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

三、教材处理:超越课本,强调知识拓展延伸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这就决定了高考试题与教材若即若离,或者貌合神离。仔细分析近三年全国课标卷Ⅰ历史试题,除了直接考查教材知识点外,还有三种情况是很常见的:

1. 在教材知识的“边界处”作文章。试题中的某些知识学生似曾相识,或者在教材中有简单涉及,但没有深入,或者是与教材知识类似的其他知识。这实际上就是教材的“隐性知识”,也就是“打擦边球”,对这些隐性知识的考查已成为近年高考所要考查的主要对象和方式之一。如2015年24题小农经济题,教材有关于小农经济形成原因、特征、影响的详细叙述,学生对此应该是非常熟悉,但该题考查的却是农业收益的增加与小农经济的关系,对于这个内容学生就非常陌生了。32题双眼蒙布题考查罗马法官审案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的原则,这在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的表述,但与罗马法追求公平正义的原则是一致的。

2. 与教材无关的史实大量出现。如2015年的汉代外戚干政(25题)、宋代民间崇拜(26题)、国民政府的持久抗战(30题);2014年的宋应星(40题);2013年的六大决议(30题)、欧洲版图(34题)、海洋利用(40题)、汉唐历史变迁(41题)。这些内容在任何版本的教材中都没有出现,需要学生课外的积累。近年来考生普遍反映的“高三白学了,老师讲的不考,考的不讲”,根源就在于此。

3. 学术研究新观点频频入题。随着史学研究的新发展,大量新材料、新观点出现,而教材编写明显滞后,于是试卷中就出现了与教材观点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左的一些新观点。2015年33题的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与国王“统而不治”的观点不一;2013年31题的胡佛干预与教材的胡佛总统“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的表述完全不同。

四、考查视角:关注热点,彰显历史学科价值

历史高考从来就不回避热点,关注社会,关注现实,这是历史学科的功能之一。全国新课程卷Ⅰ历史试题很多都是社会现实的反应,都不同程度地、“声东击西”地隐性介入社会现实问题。

高考关注社会现实主要有三个倾向:

1. 逢五、逢十的周年事件。如2015年试题涉及到的周年事件有:孔子诞辰2565周年(24、40题);科举创立1410周年、废除110周年(27题);韩愈去世1190周年(40题);公车上书120周年(40题);世界银行建立70周年(35题);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33题);罗斯福新政养老保险制度建立80周年(34题)等。

2. 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如2015年卷涉及到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有:社会公平正义(32题)、渐进式延迟退休制度的探索(34题);一带一路及亚投行建设(35题);提倡国学、弘扬传统(40题);设立国家宪法日,依宪治国(32、33、34题);关注民生,建立和谐社会(24、26题);科教兴国(41题)等。

3. 考生身边的生活化事件。如2015年的农夫耕田(24题)、妈祖和临水夫人(26题)、退休人员养老金(34题)、苏联粮食问题(34题)。还有卷Ⅱ的茶叶成为消费品(32题)、节假日变化(41题)等。

五、命题立意:强调运用,考查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既包括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比较历史事物异同、概括历史过程、归纳论证某些历史观点等方面的思维能力,也包括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全国卷Ⅰ高考试题以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作为命题的原则和方向,较好地融入了课程改革的理念,鲜明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符合学生学习与认知规律。

新课标全国卷Ⅰ很多试题都需要学生综合几个方面的知识,而且要能够灵活的运用知识,才能形成正确的答案。如2015年27、28、30题,不仅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还对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出了要求;29、33对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提出了要求;25、32、40题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提出了要求;40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从儒学的演变入手,涉及到先秦、汉代、唐代、宋代、晚清、现在等几个时期。该题把整个儒学发展演变的全过程都涉及到了,突出了儒学因时而动、与时俱进,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考查范围较大,涉及孔孟、董仲舒、韩愈、朱熹、康有为等相关内容。考查方式灵活,既有史实回顾,包括教材的史实和材料提供的史实,又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运用多角度、全方位的纵横联系、对比分析的方法。试题呈现方式既有“信息提取”“指出”等低层次要求,也有“宏观概括”“共性分析”等高层次的要求,不仅仅考查重要知识点,更重在考查考生的个人认识,可以说该题基本囊括了考试大纲对考生的所有能力要求,对学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41题更是让人耳目一新,通过一个乘法算式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对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史实论证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原来这也是历史,历史题原来可以这样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全国新课程卷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强调多角度认识历史。历史本来就是多面体,是丰富多彩的,新课程理念更强调还历史的本来面貌,这在新课程教材中已经有明显的反映,新课程高考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如2013年26题材料强调“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旨在说明在古代雅典实行公民政治,要想成为政治领袖必须具备出色的演说能力,才能获得公民大会大多数公民的认可。这一现象是雅典民主制这一政治体制的产物。2013年31题胡佛干预题与教材所述胡佛依然固守自由放任政策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境。

2. 强调思维过程的发散性。试题设计大多体现了材料的多样性、设问的开放性、思维的多面性及答案的非唯一性,以考查考生思维的创新性。如2014年33题“人口比例”题,此题涉及两个有关联的知识:1787年宪法、独立宣言等,要求学生探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及思维的发散性。2015年31题“一五计划”,材料提供了中美英三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一个材料显示了三国经济发展情况,答案的选择要根据当时各国的原有经济基础、经济发展状况及世界局势才能作出判断,这样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考查了三个国家(中美英)、两本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内容,知识容量大、能力要求高。2015年41题“科技作用”题提供了一个乘法公式,答题要求可以对乘法公式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甚至还可以提出新的公式,这充分体现了设问的开放性、答案的非唯一性,给了考生极大的自主权,有助于考生的发挥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3. 强调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很多试题都是史论结合,学科特点鲜明,专业性突出,考查考生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如2013年24题墓葬差别题、2015年28题包装变化题都涉及到史料的价值和史料的运用。2013年32题六国联合题涉及到几种不同的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

六、材料类型:还原历史,营造独特历史情境

近三年全国卷Ⅰ的材料类型多样,题材丰富,来源广泛。材料的选择非常新颖,不拘泥于教材,立意深远,集人文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这些材料均属情景材料,有几个显著特点:

1. 除2013、2015年有少量图表材料外,其他全部引用纯文字材料。这一方面是因为纯文字材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载体,而且来源丰富,含有足够多的信息量;另一方面纯文字材料与教材内容有某种“貌离神合”之处,且文词语句的阅读难度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2. 从材料类型来看,广东卷倚重的田野史料,如时人日记、族谱、家谱等“野史”在全国卷中并不被看重,更多的是史家、名家的“正史”资料,这说明全国卷更注重史料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 所有材料均没有阅读上的障碍。所提供的全部材料使用的都是通俗语言,均是高中学生能顺利阅读的,以往的那种晦涩难懂的“文言材料”和“欧化语言”难寻踪迹。2015年第29题《申报》“时评”虽有一定文言色彩,但语句意思非常清晰,已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语言、文字习惯。

4. 非常注重新情境的创设。如2015年30题的材料提供了“国民政府在1933-1937年加强了国内重要塞区、城市和交通线防御工事的建设”这样一个情景。这个时间段国民政府虽然仍在围剿红军,但从提供的情景材料中很容易排除这种建设并非是为了对付红军。从时间来看,情景材料截止于1937年这个关键点;从地点来看,塞区主要位于华东、华北,并非红军所在地;从区域来看,防御工事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而当时红军主要在农村。第33题国王权力题是典型的逆向情境命题,大家都认为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没有什么权力,但是,命题者偏偏找出18世纪中期国王依旧有名义上的权力的例证,让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机械运动,历史是丰富多彩的。

5. 材料中暗沼迭起,陷阱丛丛。材料往往被命题者加以“利用”和“伪装”,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不仔细阅读,很容易误入“歧途”,钻进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难以自拔。如2015年27题材料涉及的是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但考查的却是经济与文化的关系。35题材料涉及到的是世界银行的贷款,但考查的却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大批新兴国家的出现。2012年全国卷第27题四民同道题本意是考查王阳明的“致良知”,但提供的材料却是四民各行其业,很容易让学生跳入重农抑商、工商皆本等古代经济政策或经济思想这一陷阱中。这种材料与问题“两张皮”的设计,就是典型的情景材料题,“意在此,言在彼”“王顾左右而言它”,已成为现在命题的一种潮流与趋势。

6.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高考提供的情景材料新颖别致,具有可读性、广泛性、跨越性,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因教材篇幅问题而没有叙述到的知识,让考生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教材在讲隋唐三教合一时有这样一句表述“唐末,儒学大师韩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但教材并没有具体内容。2015年40题通过韩愈评传的一段材料,让学生了解了韩愈对儒学的认识和理解,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的不足,这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宋代儒家兴起的背景。

总之,教无常法,学有定律,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兼采他样,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借助教材落实双基,加强整合构建体系,强化训练查漏补缺,重视讲评反馈校正,这是最常规的做法。

责任编辑 李平安

猜你喜欢

命题试题考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